早上醒来时候,发现脚丫子已经很诚实的贴在了暖气片上,果真到了冬天。北方人骨子里的隆冬基因也在逐步唤醒,从糖炒栗子,烤红薯开始,到柿子饼,大炖菜,最鼎盛舒坦的时刻,那就是去泡个温泉,洗个暖和地一塌糊涂的热水澡。在小的时候,一家人在周五晚上,提着洗澡篮子去大澡堂子的记忆总会在这个季节席卷而来。
那时候的职工澡堂是每周周末开放,清晨的薄雾与大锅炉的烟气早早就交织在了一起,不知道是周末的召唤还是集体活动的期待,看着那咕嘟嘟的烟雾一天的心都是雀跃的。好不容易捱到擦黑,快快扒完餐桌上的晚饭,就催促爸妈快收拾东西出门,那程序可真是多,又是一遍遍检查篮子里的洗漱用品,还要备着换洗的衣物,还要看着饭后半小时的“科学规定”,要是碰到隔壁的叔叔阿姨喊一声“一起去啊”,那就更可怕了,相同的流程又得重复好久,终于拽着包的和粽子一样的小朋友摇晃着出了门,争相着从围巾里钻出来在路灯下对着哈气,看着凝结成的白气倏忽腾上高空,咯咯咯笑个不停。几乎是在各种推搡之中被家人拎进澡堂,按照性别被瓜分到各自的门帘后,免不了有年龄小的弟弟离不开妈妈,在门口被我们嘲笑一通,看他哭唧唧的跟着爸爸去了男宾部才作罢。
记得有一次热搜上讨论大学生的澡堂,大家表示不能接受没有隔间的大众浴池,觉得私密性太差。私密性?我们那时候在各个淋浴头底下窜来窜去,甚至几个家庭轮流用一个蓬头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那澡堂里人声鼎沸的样子,直到现在我闭上眼睛都好像能听到。大人们眯着眼睛在水帘下聊天,小小推搡着说着八卦,我们小孩子们追逐着尖叫,直到妈妈倒计时声响了才乖乖回到水下,小一点的妹妹们会坐在盆子里,像泡澡一样玩着自己的玩具,这情景真是让我羡慕,但是妈妈总是斥责我不知自己年龄,然后简单粗暴的开始为我搓泥,哎呦,那澡堂里十有八九的尖叫声都来自于自己亲妈的搓泥,也不知道是水下泡的时间太长,还是皮肤娇嫩,总之那亲妈的爱都是无法承受的,夹杂着不太稳定的水温,在澡堂里掉几滴娇滴滴的泪水,也是一件自然不过的事情。后来都已经上了大学,和班里同学聊天时候才知道,原来男生的澡堂里会有一个巨大的洗澡池子,大家都赤条条的闷声坐在水里,默默泡到浑身通红才起身冲浴,想着那个画面,应当又是另种乐趣吧,哈哈。
现在的浴池做的更加丰富多彩,有了淋浴隔断,增加了女生的木桶泡浴,可以根据心情加入玫瑰花,牛奶,精油什么的,也可以付费搓澡(虽然克服心理障碍需要很久时间,但绝对是会上瘾的消费),还有桑拿,按摩推拿,冬日里一整天在澡堂子里都不寂寞。
但是有时候还是会在桑拿房里喝着饮料,默默想念小时候的大众浴池,想念叽叽喳喳不知疲倦的我们,还有俏皮活力,一切都像刚刚开始的妈妈们。
作者简介:念冬,金融工作者,散文重度爱好者,内耗一级选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