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偶尔想放松一下,看两节动漫或玩会儿篮球。父母这时也许说过:“你现在天天整这些有什么用,以后上了大学,有的是时间。”
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一个自己长期无法处理的问题,比如PPT的某个未知的长期困扰我们的功能。在历经一整下午,各种搜索查找后,终于长舒口气。有人突然出现:“你用了一下午时间就是为了做这个东西?”
甚至我们自身也被直接否定掉了:“你就是一个没什么用的人!”
这种盲目否定人的话,往往像一根根鱼刺,插入我们的喉咙深处。拔不出来,永远烂在那里,慢慢不痛了但是麻木。当我们某天一逮住机会,我们就不由自主用这种麻木又面对另一个人。
随着时间流逝,同事或朋友,就更多不想联系了;如果是父母,就很难听进去他们的话,和他们的话语越来越少。
为什么很多人老是喜欢否定别人呢?
其实针对这个问题,老子在《道德经》里有极高智慧的见解。
那我们来看看如何从圣人的三个角度去理解很多人老是喜欢否定别人这个问题。
实际他们所说的,往往不是“有没有用”,而是“有没有利”。
首先,当他们指责:“你做这些有什么用时”。实际,往往他们所指的不是“有没有用”,而是“有没有利”。
假设如果我们过一座桥,桥边都有护栏。我们通常过桥的时候都不使用护栏,那护栏是不是就没有用了呢?
但是如果桥没有护栏,你敢直接走过去吗?
而桥就是“有利”的东西,因为我们需要踏着它走过去,没有它就过不去;而护栏就是“无用”的东西,因为一般来说我们不会直接使用它,没有它也能过河。
那为什么还需要护栏呢,实际它看似无用,实则有用。这个叫“无用之用”。
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一章提出的观点:“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强调,我们能见到的,务实的,有直接效果的,一般叫做“利”;而看不到的,更深远作用的叫做“用”。
老子更是在这一章为我们举了形象的例子:“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我们每天居住的房子,其中框架、墙壁等有的东西只能称之为利,我们每天居住的实则是没有的、虚的空间称之为用。
用现在的理解,“利”可以称之为功利,直接的利;“用”是一种间接的利,但可能是更大的利。
如果我们一直有这种只是“有利”的功利之心去看待世界,世界倒的确有很多东西是没用的。但这些没用的东西,却是发挥了最大的作用。
诗歌、文学、绘画、艺术或其它种种文化那有什么用呢?不当吃不当穿。那为什么很多人还争先恐后把孩子送去学习呢?难道就只是因为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品牌和企业文化这种虚的东西有什么用呢?如果没有,为什么很多人买东西更喜欢国外的品牌,总是以背GUCCI,用IPHONE,开外国车为荣誉感。这不就是我们国家的工业设计,品牌,美感等文化落后给人家了吗?
按功利的理解,最没用的应该是睡觉,睡着了什么事都做不了。但是哪天不睡你试试呢?这个世界每天都有很多人因为睡不着觉而倍感痛苦。
所以不难发现,当他们:“你做这些有什么用!”这个想法时。往往他们是指这个事情有没有利益,或者是对他们自己有没有利益而已。
有利而不是有用,才是他们表达的真正含义。
斥责者其实是做不到“自知”和“知人”。
这个社会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自己看不上觉得水平低的员工,到别人那里,就如鱼得水,大展宏图。
自己觉得什么都不听话的孩子,在外面却得大家喜欢,学问能力样样不差,甚至工作的成就也远超父母。
难道真的那些孩子或员工的努力,就那么低效不堪?自己就比他们能干百倍吗?
难道部门或公司的成就,真的是凭自己一个人的能力得到的结果吗?
但往往事实就是,他人做的事,并不是无用,只是超越了嘲讽者的认知边际。
经常盲目否定别人的人,在他人挑战自己认知边际的时候是恐惧的,一般会像刺猬竖起全身的毛刺。要么攻击,要么逃避。
长此以往,别人畏惧他们,而不愿意把自己的所长展现出来,每次随声附和。
所以他们更加感觉自己事事能力爆棚,事事道理都懂。
佛说:“相由心生。”你看到的,你认为的,并不是事实,只是你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的一种内心表象。
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不仅那些斥责者,大多数人对于自己的评价都是高估的。
曾经有一个心理测试调查的结果表明:76%的人会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处于平均水平之上,而81%的人认为自己的容貌处于中等偏上。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对自己的主观评价有多么可笑了吧。
这个可笑的原因在于,我们长期对自我的认知实际是更多依赖“别人眼中的我”,对自己的信任来自“我自己眼中的我”,而我们忽略了还有一个我,即“真实的自我。”
但回归到真实的自我,却又是何其之难。
无论是老子的“道”,孔子的“仁”,佛家的“众生皆具我佛如来智慧德相”,王阳明眼中的“致良知”都是指这个“真实的自我。”
先贤一致认为,要有所修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那个真实的自我。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它是《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的开头八字。
实际生活中,能同时真正做到“知人”和“自知”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大多数人自认为了解孩子,但是很多家长都几乎没有倾听过孩子,更无视孩子的需求和情绪,和孩子少有的几次谈话都是自己在高谈阔论,何来“知人”?
很多家长自认为理解自己,但是可能都不知道自己身为父母到底是一种什么角色,而对于孩子的情绪管理、好奇心、创造力、安全感、自尊体系的建立都不知从何处下手。又何来“自知”。
很多人几乎不去了解员工的家庭情况,爱好,价值观,工作的兴趣点,工作的目标等等。何来“知人”?
很多人自认为很了解自己,但是可能都不明白自己工作的目标,现在的职位和责任的关系,权利和领导力的关系,能力和资历的关系,团队管理和绩效的关系等等。又何来“自知”。
管理大师杰克·韦尔奇曾经说过,一个优秀的CEO,70%的时间是用来倾听和了解下属。
这可能是他所在的通用公司可以跻身世界最大公司的原因之一吧。
既不知人,又不能做到“自知”。则是无知。
既无知,又怎能对别人妄加评判呢?
《了不起的盖茨比》开篇就讲,“我爸爸告诉我,不要轻易地评判任何人,因为你从来没有经历过别人的经历”。
但是我们生活中太多烦恼,不正是彼此经常妄加揣测和评判的结果吗?
不能做到“知人”和“自知”,这个是盲目否定他人的重要原因。
面对斥责者,用“无为”的精神超越他
我们在理解了指责别人无用的真正含义(是“有利”而不是“有用”)以及产生的原因(“知人”和“自知”)之后,我们要怎么去避免或修复好这样的关系呢?
老子给了我们最好的方法,那就是“无为”。
哈佛商学院就把老子“无为”的思想,写进了他们开发的领导力的课程。
那如此强大的“无为”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要理解“无为”,我们要先了解什么是“有为”。
道德经第二十九章解释:“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译文:想要治理天下,却又要用强制的办法,我看他不能够达到目的。天下的人民是神圣的,不能够违背他们的意愿和本性而加以强力统治,否则用强力统治天下,就一定会失败。
而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关于别人指责“你做这些有什么用”)刚好诠释了这里所说的“有为”的含义——违背人民意愿和本性的强权思想。
而什么是“无为”呢,是“有为”的反义词,是指按照客观规律顺势而为,是遵循人民本性的行为。它是一种更有智慧,更有效率的作为。
它绝不是常人理解的“无作为”,也不是一种消极逃避的价值观。
老子在三十七章强调:“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道永远是无为的,然而却成就了所有的事情。
那“无为”为什么会成就所有的事情呢?
实际Google就是一家把“无为”精神发挥到极致的公司。谷歌公司强调,他们的公司与员工的关系处理,首先不是管理的关系,也不是绩效刺激的关系,而是赋能的关系。
“赋能”意味着什么呢?就是公司不断给员工提供发挥潜能,提供更高效创造的环境和平台。
多么伟大的公司,把自己设计成员工实现能量持续不断开发的平台。
在谷歌,管理者不会以领导自居,更不会滥用手中的权力。他们更多是以公司文化让大家凝聚在一起。
比如其中有个很有意思的文化叫做——别听“河马”的话(河马hippo,是指公司高层,高管)。他们的解释是,因为河马常常抱着“我说了算”的态度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要营造任人唯贤的环境,必须强调“质疑”的文化。
而谷歌公司正是通过各种有意思的文化,真正把每一位员工的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才有了现在的谷歌。
当然,能运用“赋能”这种管理哲学,前提是要做到,相信每一个人的潜能无限,不要轻易否定他人。
很多人抱怨生意不好做了,市场越来越不好。其实他们没有发现,自己还有座金矿尚未开发,那就是员工的创造力。
而事实也是,很多企业开始用头脑风暴的模式进行讨论会议时。结果发现,原来员工可以提供各种思路和解决办法。
比如当年的海尔,当年的海尔洗衣机不仅可以洗衣服,它还开发了可以在云南洗地瓜,在安徽洗小龙虾,在西藏打酥油茶的功能。这些都是他们云南安徽和西藏的销售人员反馈和创意的结果。
这个时候我们会觉得老子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真是太具智慧,在两千多年还没有企业的年代,就给我们提供了如此宝贵的经营之道。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马云的办公桌上永远有一本《道德经》,而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也多次公开表示推崇《道德经》的原因吧。
倾听别人,了解别人,遵从他们的本性和想法,放手让别人做,发挥他们的潜能!
这就是“无为”的智慧。
结语
无论我们曾经更多扮演斥责者或是受害者的角色。
请更多停止与他人的对立之心。
当我们面对他人总是有对立之心的时候,费斯丁格法则就会开启作用:生活中90%的烦恼是我们对10%的得失做出了更多的反击。
一个有修为的人,是不需要这样做的。
孔子说过:“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有修为的人出了状况只会找自己的问题,普通人出了状况才总是找别人的问题。
当我们被别人指责无用的时候,请我们慈悲为怀,善意告诉他们“有利”和“有用”的区别,并对他们的指责予以理解。他们可能只是因为“知人”和“自知”没有做好,希望我们能平静而温暖地告知他们。
而产生了有指责别人之心时,请我们思考一下“无为”的力量。倾听于人,真正明白别人的想法。并以发挥别人的才能视作自己的快乐。
那每一次纷争不都能得到完美化解了吗?
禅师曾说,让我们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
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自省;少一份烦躁,多一份从容。
一切磨砺都是我们修行的助缘。
让我们一起,在工作中修行,做一个尘世中的觉悟者。
请关注我,道长和月。
网友评论
长此以往,别人畏惧他们,而不愿意把自己的所长展现出来,每次随声附和。
所以他们更加感觉自己事事能力爆棚,事事道理都懂。
这段话太感同身受了,跟我遇见的事情一模一样!
您好,看到您的文章我不禁想到一个问题:按照人民的意愿办事,这是顺遂客观规律的,进一步升华即为无为的思想;我在想,现在的社会令百姓迷失于犬马声色之中往往很难看清是非,如果一些人利用人们这一不足,给他们注入歪门邪道,让大多数人都认为是正确的,这时候如果顺遂民意不就成为助长歪风邪气了吗?就像二战时的日本,把孩子都军国主义化成了侵略的恶魔,日本天皇“顺遂民意”,以至于日本战败日本人都死不忏悔。
我想听听您的看法。
言论如有不当之处还请见谅
个人愚见,希望指正
个人愚见,这往往也是管理者希望看到的局面,特别是集*权统治下。因为愚民政策为了得到能让自己得到更好的控制。甚至老子也强调管理天下应该“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放弃以“智”治国的政治权谋,百姓反而能获得百倍的好处。可以看作以一种相对愚民的政策去管理。
“操控意志”和“让人民意志形式权力”本身这个到底孰好孰坏,真的很难鉴定。
比如日本二战时候的确可恶,但是日本战后奇迹也不得不说主要因为有这种民族主义的力量。 这可能只能看统治阶级具体要求(“杀人”还是“发展经济”)。根本的问题还是管理者的问题。
不过从历史上看,更民主的社会往往生命力更强一些(长跑),但是专政社会爆发力更强一些(短跑)。 专政社会一般都会在短短几十年间取得经济的奇迹(希特勒时期,苏联时期),因为更能集中力量办事情(比如大跃进),但是往往因为从上到下欺瞒和腐败,且一直不能代表人民利益,一般消亡会很快。 而民主社会往往每次变革很慢,那是因为多方利益在不断争论,导致事情往往很慢推行(比如美国医改)。但是因为是在市场范围内不断验证和讨论,切代表大众利益,所以最终他们的办法总是更好一些,社会生命力就会越来越旺盛。
所以,如果是自己的企业,那就看更希望达到哪种效果,如果想做短期爆发的生意,可能选用强权专政要好一些。如果想做百年老年,估计要更多发挥员工的潜能才行。
建议可以分成两篇文章。上篇“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下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