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儿子认识了几个新朋友,孩子一起打篮球,我们几个大人在旁边聊天。
说起学习、补习再说到孩子吃喝穿用,再谈到最近的冷空气。
今天我儿子穿了加绒的厚裤子,里面还有秋裤,应该不会冷了。
我说我也买了加绒的,但是不知道儿子穿没穿秋裤,反正他觉得冷了自然会穿的。
她们两个很惊讶地望着我,你怎么会连这个都不知道?

我说自从他有了自己的房间,我只负责每天把洗干净的衣服放到他的衣橱里。至于穿什么,怎么穿,那都是他自己的事情了,我不管。
她们异口同声说:“那怎么行?孩子要冷的啊,会感冒的。我们到现在还是他洗澡时都把换洗衣服拿到他手里的,穿什么每天都帮他放到床头的。”
“你们实在是服务太周到,我可没你们‘‘称职’。’”我心中也讶异。
孩子已经十几岁,父母却还是像对几岁的孩子一样,在物质上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然而孩子并不领情,大多嫌父母太烦。
我以为,父母应该给孩子机会,让他们自己成长。
比如,让他自己决定今天穿什么;比如,每天吃完钣,让他洗个碗;比如假期在家,让他学着烧个菜;比如学着自己安排这一天该怎么规划……
今天穿少了,可能冻感冒了,下次他就记住了,什么温度应该穿什么衣服;吃完饭洗个碗,让孩子也感觉他也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也需要付出他的劳动;学会烧几个菜,至少在以后的家庭生活中,不会因为做饭问题而互相推诿甚至吵架;他自己安排的这一天,也许过得很糟糕,看电视忘了作业,玩游戏忘了背书,可是这样去学校挨了老师批评,他才会慢慢学会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

正是因为经历了这些错误、困难、挫折,孩子才能真正长大。
事事帮孩子安排好,孩子就一直像温室里的花朵,缺少锻炼与成长的机会。
只有适当给予孩子物质的缺失感与获取物质的艰巨性,才能让孩子对于物质更具有畏惧心与珍惜感,否则一切得来太容易,他们会以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存在。
除了对于孩子日常生活上的放心放手,父母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的内心。
孩子最近想些什么,情绪怎么样,在学校有没有什么烦恼的事,在学习上有没有什么困难,跟同学相处有没有问题。
也许有人会说,孩子一进入青春期,跟父母根本就不再沟通,父母根本就不知道孩子想些什么,过得怎样?
这就需要父母跟孩子一样,学习青春期的知识,学习有效沟通,学会适当放心放手,有时候你主动远离些,孩子反倒会来靠近你。学会理解宽容淡定,这样才更能拉近与孩子的关系。

关注孩子的情绪与想法甚至比每天关心孩子的吃喝穿用还要重要。
但是现在的很多父母,在物质上的关心远远超过了其他方面,也是如今社会“巨婴”的一大成因。
让我们父母学会适当放下心,放开手,静待花开。
给孩子一点空间,也给自己一点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