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雒宏军
好多年以前的事情,不过也有可能继续上演。县上来的教研员听了一位教师的课,下课后在办公室里进行课堂分析和指导。教研员侃侃而谈,从教学设计到课堂表现,从教师教学到学生学习,从大局到细节,不断提出自己的意见,这个环节你应该如何处理,这个地方你应该怎么上等等,上课教师没有发言机会,只有听的份。已经过了午饭的时间,教研员好像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这位青年教师终于爆发了,说:“你来上一节课试一试?”
教研员下来指导教学工作,难能可贵,学校和教师都是求之不得。为何指导过程会发生冲突?原因在于“指导”并非促进教师学习的最好方式。
学校是一个大集体,教师学生来来往往、关系密切,师生聚集一堂,教室看起来更像一个大家庭,不过,这些都是表象。教师其实是一个教学“个体户”,一旦进入教室,“我的地盘我做主”,尊严不容许学生侵犯,课堂也是不许其它教师踏入的。在学校里,自己的同事教学情况如何,都是间接得知,通过学生,或者通过和这个教师的交往,难得有进入教室真实体验的机会。至于各种形式的公开课,那是精心准备的结果,和常规教学还是有些区别。
什么原因造成了教师相互“封闭”、彼此“隔离”?首先是对竞争的恐惧。学校考核制度关注的是教师的个人成就,诸如考试成绩、各种业绩等,教师和教师之间无法形成合作的关系,竞争占了上风,而且要想取得胜利,必须高人一筹,保留制胜法宝,于是就形成自我封闭,和其它同事在业务上敬而远之。第二个原因就是专业的个人化。学科教学工作似乎完全依靠自己就可以胜任,不必寻找合作者,教室成了唱独角戏的舞台,教学的这种特殊性造成了教师彼此隔离,教师可以在“自己的田地上耕作”,不必考虑别人的眼光,当然,也看不到别人在做些什么。
课堂教学并非车间生产,教师依靠熟练就可以担当,对他人课堂的观察,他人对自己课堂的观察都有助于提升教学艺术水平。教师需要学习,向名师学习,向自己的同事学习,一个学校,更需要建立“学习共同体”,教师之间彼此分享经验,总结教学教训,实现教学研究的发展。彼此封闭和隔离,就弱化了“共同体”的作用,甚至无法形成有效的学习机制。教师在长期的封闭中变得更加保守,更加畏惧,本能的拒绝他人的指导。
教师能够将自己的课堂向教研员开放,也许是不得已,教研员有职责,教师有有向教研员开放课堂的义务。但是,教研员如何通过进入课堂而进入教师的内心世界,却需要艺术,更多时候不是指导,应该是分享,分享课堂上的激情,分享课堂上的精彩。一节课并不只是成功,经验值得总结,教训同样需要反思,这样的经验和教训需要从分享的角度来回顾。比如,告诉老师,我也曾经遇到了此类的问题,我是如何解决的,我曾经在谁的课堂上看到过类似的问题,那位老师是如何解决的。要记住,教学永远都带有个人的特征,自己的经验不一定适合别人,“指导”的时候,就将自己的意见置于权威的地步,结果适得其反,引起教师本能的抵制。这个时候,“分享”就有利于教师提高,彼此学习,分享成功的经验,也分享失败的教训,在分享中看一看,哪些模式适合自己的教学个性,借鉴过来,最后达到提高的目的。布鲁纳的“脚手架”理论不仅适合于学生,同样适合于教师培训与提高。
分享消除了学习共同体中的话语霸权,改变了教师的对话方式,有利于每个教师的充分表达,改善了不着个人实际的业务指导,这样的方式不仅适用于教研员对教师的观课议课,也适用于学校里所有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教师学习,更多应该是分享。
发表于2008年8月27日《教育时报》(课改导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