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杂文小品想法简友广场
南怀瑾:这四点是孔门学问的中坚

南怀瑾:这四点是孔门学问的中坚

作者: 看云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0-12-04 08:40 被阅读0次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这句话很容易解释,很容易懂。可是这不止是文字的问题,要在这一生中行为修养上做到,实在很难。这里说孔子对于这四点,是绝对做到了。第一是“毋意”(这个“毋”与有无的“无”字通用,不过在《论语》上以及古书的否定词,多半用这个“毋”)。这是说孔子作人处世,没有自己主观的意见,本来想这样做,假使旁人有更好的意见,他就接受了,并不坚持自己原来的意见。第二“毋必”,他并不要求一件事必然要做到怎样的结果。这一点也是人生哲学的修养,天下事没有一个“必然”的,所谓我希望要做到怎样怎样,而事实往往未必。假使讲文学与哲学合流的境界,中国人有两句名言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人生的事情,十件事常常有八九件都是不如意。而碰到不如意的事情,还无法向人诉苦,对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儿女都无法讲,这都是人生体验来的。又有两句说:“十有九输天下事,百无一可意中人。”这也代表个人,十件事九件都失意,一百个人当中,还找不到一个是真正的知己。这就说明了孔子深通人生的道理,事实上“毋必”,说想必然要做到怎样,世界上几乎没有这种事,所以中国文化的第一部书——《易经》,提出了八卦,阐发变易的道理。天下事随时随地,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在变,宇宙物理在变、万物在变、人也在变;自己的思想在变、感情在变、身心都在变,没有不变的事物。我们想求一个不变、固定的,不可能。孔子深通这个道理,所以他“毋必”,就是能适变、能应变。第三是“毋固”,不固执自己的成见。“毋我”,专替人着想,专为事着想。这就是孔子学问修养的伟大处。

——《论语别裁》@陈志科·国防科大附中 [强][强][强]意必固我,也常被推崇:有主意,能坚持,善守拙,活出了自我。所以,好仁而不学,其蔽也愚,学而不明辨,其蔽也残!

都是私我惹的惑祸!

相关文章

  • 南怀瑾:这四点是孔门学问的中坚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这句话很容易解释,很容易懂。可是这不止是文字的问题,要在这一生中行为修养上做...

  • 公冶长第五-1

    公冶长第五 以上四篇是孔门学问之道的纲要,本篇是拿事例来说明孔门的学问,对话录和讨论集的味道更浓。 孔门学问之道多...

  • 74 读书笔记—《论语别裁,公治长第五》

    公冶长第五 以上四篇是孔门学问之道的纲要,本篇是拿事例来说明孔门的学问,对话录和讨论集的味道更浓。 孔门学问之道多...

  • 南怀瑾先生:一通百通的智慧学问

    孔门所讲的学问不是知识,再三强调学问是做人做事;文学、科学、哲学等才是知识。从孔子这里的话,也可证明我们这个观念是...

  • 千万不要学易经

    南怀瑾在一次讲学中说:有两种学问不能碰,碰了就成为废人。一种是佛学,一种是易经。这两门学问谁碰了,谁就会成为废物。...

  • 【南怀瑾老师】这六步修养的功夫是孔门儒学心法的真传

    ​ 这六步修养的功夫是孔门儒学心法的真传 本文摘录自 《话说中庸》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

  • 学问几何?——舒生读《论语》学而第一之九

    什么叫学问?南怀瑾老师说过这样的话:一字不识的人,他做人做得对,做事做得对,这就是真学问。学学问问,问问学学,...

  • 拿得起,更要放得下

      南怀瑾说:“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把‘学问之道’说得清清楚楚、简简单单。我们人这个心脏,...

  • 读《论语》62 | 月是故乡明

    【原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第一篇《学而》讲述孔门为学问的精神和宗旨,第二篇《为政》引出学问的...

  • 南怀瑾的书值不值得读?

    南怀瑾的书值不值得读? 这个问题说两句,绝不多说。 学问界有江湖学派。“解读”类的所谓学者,比如南怀瑾之于佛学、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怀瑾:这四点是孔门学问的中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jb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