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朗读者心情随笔艺术之家
我为什么要看《朗读者》

我为什么要看《朗读者》

作者: 听海风吹的声音 | 来源:发表于2017-04-04 09:30 被阅读1299次

近日,一档宛如春风般温暖人心的文化综艺节目吹拂过人们的心田,无论是舞台的背景设计,还是节目的整体效果等外在条件来看,还是它本身所传达出来的文化价值都可谓是一流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朗读者》就是传播文化的活水源头,当一个个无声的文字被人们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它们的力量就变得愈加地厚重,愈加地打动人心。

图片来自网络

在这个时时讲究快节奏,处处要求高效率的社会,“偷得浮生半日闲”似乎变成了一种奢望,还好每周我都可以偷得半日来静静地享受一期《朗读者》,聪慧大方的主持人,沉静空阔的背景设计,优美动人的钢琴独奏,“一个人,一段往事,一缕真情”,从第一期的遇见到我刚刚看完的第四期礼物,每一期的文字朗读都会带给我一种不一样的感受,如同心灵受到了虔诚的洗礼一般越发的纯粹。在这个舞台上没有身份地位之分,朗读属于每一个人。多年前发生的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今天就是最珍贵的往事回忆。我不禁慨叹:时光的易逝,时空的浩渺,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宇宙万物的无涯,人怎能超越呢?正如人类怎能战胜时间呢?既然终归是留不住的,那就在能抓住的日子里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感悟生活之美,体味生活之乐,学会生活,这是我看《朗读者》的最大感悟。

图片来自网络

每一期的《朗读者》都带给了我极大的感动,开个小玩笑,如果说看一期节目需要收取一百滴真心的眼泪的话,那么《朗读者》真是赚足我的眼泪了。当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玩笑了。“如果眼泪没有真心,那只能叫做水”。第一期的主题是遇见,每一天我们都在不停地遇见,有文化的遇见,当东方的《牡丹亭》遇见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会产生怎样的惊喜呢?有生活的遇见,独自走在田间,看到刚刚冒出的柳芽,我们遇见了春天,大自然也在遇见,花遇见了草,产生了美,日出遇见了大海,清晨来临了。遇见是最普通的一种美好。

第一期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2014年荣获北极光文学翻译奖、亚洲第一位获此殊荣、96岁的许渊冲先生,他翻译了大量的中外作品,如《诗经》、《楚辞》、《红与黑》、《追忆似水年华》等,当96岁的他谈起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别丢掉》时,他像一个孩子哭的伤心欲绝,他的心灵是怎样的赤子之心,才能说出“人生最大的兴趣是创造美,发现美”,他发现的是翻译的美,当中国的“床前明月光”变成了西方的“pool of light”,它是不是美的不可方物呢?无论多大的年龄,亦或是经历了怎样的冷暖苍凉,到头来依然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开心时便笑,伤心时便哭,这是多么难得的一份对生命的真诚和热爱。记住生命中无比珍贵的日子,把它好好珍藏。

图片来自网络

在第二期的《朗读者》中,主题词变成了陪伴,小到家里一棵陪伴了多年的苹果树,大到陪伴了自己多年的家人、老师、朋友和同学,陪伴驱逐了生活中的乌云,陪伴让我们不再孤单。陪伴是一种温暖的力量。杨乃斌,八个月的是时候就失去了听力,他的世界是无声的,母亲陶艳波希望他能够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在普通全日制学校里接受教育,她多次为孩子找学校,但多次被拒绝,最后一次,杨乃斌终于被一所学校接受,母亲放心不下儿子,于是开始了从小学到大学长达十六年的陪读生涯,母亲成了儿子学习上的伴侣,成了儿子的同桌,试问:“十六年的光阴,5840天,34560个学时,是什么让一个母亲如此执着?”这种执着源于一个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古有孟母三迁,今有陶母陪读,”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杨乃斌奇迹般地考上了211重点大学,现已进入天津市残联工作,我们终于明白原来奇迹的名字叫做母亲,他朗读了冰心的《不为什么》,“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不为什么,因为你是我的孩子。”让人潸然泪下,母亲的心灵像水晶般耀眼,这世上的每一个母亲都是孩子的庇佑者。

图片来自网络

从初中开始,我便很喜欢美国作家弗罗斯特的名作《未选择的路》,“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选择不同,道路亦不同。正如董卿的开场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生活中选择无处不在,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就像一次又选择地选择未知,一个人的人生观也决定着他的选择,十二年前,他的托福考了满分,成功地进入了世界名校耶鲁大学,并且获取了全额的奖学金,从小他就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六年前,他毕业了,身上贴着名校的标签,头上顶着名校的光环,他本可以进入一家大型企业做一个高级白领,然而他却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决定,选择到湖南的一个小山村当村官,为了让村民们觉得他和他们是一样的,他改掉了早上洗澡的习惯,跋涉在泥泞中,开办了公益项目“黑土麦田”,宗旨是为中国服务。

从名校毕业的秦玥飞,他忠实地选择了脚下的这片土地,选择了一种虽苦尤乐的生活,一个80后的青年用他的行动撑起了农村的建设,他是“最美的村官”。迟子建在《泥泞》中写到“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经历了泥泞,才更珍惜平坦。一次对的选择成就对的人生,海明威选择了“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刘禹锡选择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人生路上,请做好每一道选择题。

图片来自网络

不知我们是否还记得生命中收到的第一份礼物是什么,它有着怎样非凡的意义?是幼儿园入学是奶奶送的一个米老鼠书包,还是上大学是父亲精心挑选的一部手机……“礼物是情感的寄托,是一个人留给另一个人的想念,亦或是是一个国家留给全世界最珍贵的礼物”。故宫便是中国留给世界的礼物,它是中国建筑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每一处山水都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每一件文物都是最美的历史语言,小到一处台阶,大到一件清代瓷器,到处都是美的定格。

“这里曾经是皇帝一个人的庭院,体现着天下一人的权威,古代帝王以无限权力在他的家国里俯仰天下,就体现在一个又一个巨大的空间里。”走在故宫的正门前,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它精美的建筑,更多的是在这里我们遇见了历史。

图片来自网络

《朗读者》带给我不一样的文化体验,当无声的文字遇见有声的语言,它的魅力就大放光彩,每个人都是生命的朗读者,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用最美的中国声音,讲好一中国的每一个故事,感谢《朗读者》,让我的思想愈加清晰,情感愈加丰富,一个人,一段文,在《朗读者》中,一段文字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故事亦是一段回忆。

《朗读者》金句积累

1.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史铁生《奶奶的星星》 2.你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打不败他!——海明威《老人与海》 3.我要告诉你,你必须守护好你的心,这心不是心脏的心,而是心灵的心,它应该是善良的、干净的、充实的、博爱的、审美的,心空了,陷阱无处不在,黄金也是陷阱;心脏了,人间就是地狱,天堂也是地狱。——麦家《致信儿子》 4.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汤显祖《牡丹亭》 5.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老舍《宗月大师》 6.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刘瑜《愿你慢慢长大》

相关文章

  • 我为什么要看《朗读者》

    近日,一档宛如春风般温暖人心的文化综艺节目吹拂过人们的心田,无论是舞台的背景设计,还是节目的整体效果等外在条件来看...

  • 观点力(二):一语道破,胜过千言万语 12

    我以前当记者的时候,最怕开选题会议。除了要报题目,还要论证读者为什么要看,为什么要现在写,跟其他媒体类似的题目有什...

  • 15 小峰峰 第一课作业#公众号项目#第7天

    今天自己尝试写了一篇,憋的真是难受,还好完成了。 站在读者的角度,我们需要思考,读者为什么要看你的文章——标题很重...

  • 主题力(一):如何构思主题 3

    我当《天下杂志》记者时,报选题是压力最大的时刻。因为不仅要思考主题是什么、读者是谁,还要想他为什么要看,内容要产生...

  • 我为什么要看书

    从小学到大学,这快20年的时间里,我们学过的课本不计其数,做过的试题堆成小山,而读过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有多少呢?...

  • 为什么我要看以后。

    我现在18岁,未婚无子。 这个介绍并非一个段子,我看类似的育儿宝典、父母宝典不下一千遍,每次我都会给自己敲一个警钟...

  • 防控升级

    今天我所在市的朗乡出了一个无症状感染者。是从望奎返乡的。朗乡全员做核酸。但愿明天不要看到坏消息。 ...

  • 釜山行

    我害怕,为什么还要看? 自虐

  • 宁静、张雨绮、钟丽缇保养方法大揭秘:是智商税,还是挖到宝?

    话说,前几天文章一出,读者留言说要看姐姐的保养之道。其实我也很好奇,为什么姐姐们过了三、四十岁还是照样光彩照人,岁...

  • 我们为什么要看小说?

    现在越来越多的畅销书是工具类的书,干货类的书,因为“有用”,能帮到读者,这无可厚非。那为什么还要看小说呢?我前面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为什么要看《朗读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mo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