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综艺、娱乐好文集锦朗读者随笔散文
当朗读“者”过多的出场,我们是否失落了什么?|《朗读者》

当朗读“者”过多的出场,我们是否失落了什么?|《朗读者》

作者: 云自君 | 来源:发表于2017-03-15 23:12 被阅读1055次

    《朗读者》是最近广受赞誉的一档文艺类娱乐节目。从第一期到第四期,我一直认真的追着。而且,毫不讳言地说,每一期都打动着我,每一期我都会流泪。有人说,《朗读者》是当代娱乐节目中的一股“清流”。对此,我是赞同的。

    的确,相比于其他以旨在娱乐搞笑或是旨在哗众取宠的娱乐节目而言,《朗读者》的深层寄托和文化内涵确实高了不是一个档次。作为董卿精心酝酿打造的一档文艺类的娱乐节目,它的确也显现出了一点儿洗尽铅华、超出凡尘的味道。

    可是,对这档节目我却始终觉得仍有遗憾。

    《朗读者》的节目介绍是这样说的——

    《朗读者》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

    有研究者说得更为明白——

    《朗读者》是以“朗读”之名,讲述“者”的故事,并以此打动或唤醒荧屏内外的芸芸众生。

    我想,如果单从这样的定位来看,《朗读者》无疑是成功的。

    但如果一档以文学作品朗读为基本载体的节目,最终却只是想要去“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去“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那我们为什么不干脆做一档人物访谈类的节目?

    当徐静蕾刻意回避奶奶的话题,而董卿还在有意无意地触碰时,我仿然看到了《艺术人生》中的朱军;

    当大学生村官们、郭小平、赵家和等人的故事被娓娓讲述时,我又感觉到了《感动中国》的缩影。

    如果是这样,《朗读者》存在的独特价值在哪里?仅仅是因为它还有一部分内容是朗读?为何非要用“朗读”这一载体?那么至少说明,“朗读”与“文学”一定有它独特而不可替代的魅力,我想这魅力应该不仅仅是“打动或者唤醒荧屏内外的芸芸众生”。(嗯,芸芸众生这个词用的好有姿态!)我想,或许更多的人追捧这档节目,而不是很多同样能“打动或者唤醒”我们这些芸芸众生的人物访谈类节目,“朗读”与“文学”无疑功不可没。

    而“朗读”与“文学”对我们这些芸芸众生到底意味着什么?

    先说我们为什么要朗读?

    因为朗读是一种用声音与文字交流的方式,声音表现着情绪,情绪表达着你对文章的理解,而你对文章的理解同时又在帮助你拿捏、酝酿、加工着你的声音,在这样一个闭环的互动中,我们更能理解文章背后的情感,也更能理解此时此刻正在朗读着文章的自己。而且,朗读有时候又是你对于阅读欣喜的表达,读到兴起,心悦诚服处,两情相悦时,心潮澎湃、一时情动于中故非吟咏诵读不能传达那份与文字相遇的心境,所以古人所言“沉潜涵泳”自是读书体文的妙法。我们享受其间的过程。

    而我们又为什么需要与文学相遇?

    俗一点说,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太多的浮躁,我们希望能够用文学来抵御。现实一点说,当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时,精神生活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现代都市人的追求,人们同样渴望过上用一种文化上更为优质的生活。于我而言,我只希望自己可以生活得有滋味、不枯竭。文学,阅读与写作,都可以润滑我的生活。

    说了这么多,我们这些芸芸众生为什么对“朗读”与“文学”情有独钟?

    我想不仅意味着我们想与文学相遇,更意味着我们想与更有文化品质的生活相遇。

    那么,其实我对《朗读者》的遗憾也正来源于这里——

    当“朗读者”更多关注的是“者”而不是朗读或者所朗读的文学作品,我们这些芸芸众生固然可以被打动或者唤醒。但是,当我们被打动或者唤醒之后呢?离开了可以吸引我们的背后故事,离开了可以触动我们的情感语境,当我们这些芸芸众生开始一个人走近文本,我们那被打动或者唤醒的心,是否还可以在其它的文本中寻找到情感的共鸣和美的享受?

    文学当然离不开人,正如朗读离不开朗读者,但我始终期待这个节目能更好的去诠释文学与人之间的共鸣与互动。正如我一直期待这个节目的嘉宾们,能够不是仅仅讲述“我”的故事,而至少还可以多讲讲“我”与“这一篇”文章的故事,当然我更希望他们讲一讲“我”与文学的故事。我希望,这档节目不是单纯地“感染、鼓舞、教育”,我希望,这档节目“打动或唤醒”的,还有很多人可能失落了很久的对文学的亲近。当然,我更希望,这档节目还能够在在碎片化阅读大行其道的当下,教会人们静下来、慢下来走进文学、亲近文学的路径。

    我并不拒绝情感,这人世间所有真挚的亲情、爱情、友情都可以让我为之感动落泪;我也并不决绝崇高,我对每一位无私奉献者、心怀大爱者,都满怀敬意,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但我只是为这个节目略感遗憾,因为我始终觉得《朗读者》对“者”的过于倚重,失落了对文学本身魅力的关注

    而我也坚信,文字的力量与美,与煽情无关。甚至,最美的文字,往往是含蓄而克制的;甚至,过多地讲述文字背后的故事,其实是会妨碍我们对文字本身的感知。而且在当今时代,情怀、情感这些美好的东西,却像快消品一样总是在被反复消费,当煽情已经成为很多综艺节目的必杀技,观众的心灵总是这样被“触动”,真的好吗?我常常在想,这样反复被“触动”的观众,是否还会发现、珍视那些就在自己身边的小小的爱与善、简单的真实、细微的牵挂,这些其实就足够美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夏陆末远:您好,您的这篇文章是我看过几篇赞扬过朗读者节目后的第二篇有提出节目问题所在文章,其实在之前看节目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节目的注重点不是朗读,而是者,是它的访谈。也许是吧,因为我看节目有的时候是会拉进度条的,我更多的是去观看某个人物的人生经历,因为我觉得他的朗读没有带给我希望的那种感觉。但是我觉得这种形式有它存在的理由,就是我们通过嘉宾的经历,在后面嘉宾的朗读中更能去体会书中要表达的那种情感,而且有的时候,在朗读之前,也会请一些专家对这本书的作者及背景等其它做些介绍。我觉得不同的人看这个节目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与感受,收获也不一样,要看那个东西是否打动他,或者更多一点。就我而言,在我看的几期节目中,令我印象最深的采访是江疏影的,她的一句话很打动我,令我印象最深的朗读是斯琴高娃女士的,令我印象最深的文学是毕飞宇的《推拿》,总之,它每一期给予我的重要的东西是不同的。当然,这只是我的拙见,还望前辈多指教。
        云自君: @第二杯半价哦 我同意你的观点, 不同的观众在节目中寻找各自的情感安放点,也许这是这档节目最大的魅力~
      • 水波杨山:反思,有道理,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 sinkstop:其实,刚看完你的观点我是有点反对的,但静下来想了一下,说说我的理解,从节目名字出发来说,节目名本就侧重的是人,朗读者,朗读的人,若是朗读和人均分,节目名字则为:朗读 人 ,或,朗读和人。再者,节目通过人的故事穿插文学,尚有抛砖引玉之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导观众去探索更多文学也是很好的,就好像看完节目,我很想去看《童话大王》,想去看看许渊冲翻译的作品。节目之后,你是追着董卿的口红,还是嘉宾,亦或是文学,完全取决于观众,毕竟现如今的现状是,第一,人们对于文学对探索缺乏积极性,人们已经疲于教科式授学,陈列式的将想要传播的放在大众面前,效果甚微。而央视档节目也有此类节目,如《档案》《人物》。第二,作为我们国家的电视行业“龙头老大”,央视有责任去传播传达文化等,而采取什么形式最大化影响观众同时不失节目本心宗旨,这便是节目的策划和选择了。因此,董卿说,她等了许多年,节目也筹备了一年多,而每一期的主题也是经过多次反复讨论决定的,礼物,遇见,选择,陪伴等等,会发现,它像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感同身受似的,它会提醒你,正视你所遇到的,珍惜你身边的,正如你文章最后说的细微的感动。节目包含了各行各业各类人的故事“朗读”,个人觉得编制不错。至于会有消费情怀,也许也是有点投大众所好,不失为一种方式吧,就好比《成语》《诗歌》两档节目,其引起大众对成语和诗歌的关注并不是通过接龙或是单纯成语故事诗歌故事形式传来,而且国民参与,通过紧张的答题,选手的丰富学识,同时还有专家嘉宾剖析以及各方面结合所达成的。不过,个人觉得,节目怎么样,大部分是观众逼出来的。写的有点多了,第一次这么认真写评论,谢谢你让我思考这么多,至少我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是喜欢《朗读者》的观众:blush:
        sinkstop:我在的城市没有朗读亭,我也很喜欢朗读亭,去里面读的人都是感情充沛的。看你写的,我想起另一档节目《读书》,现在电视好像没有播出,你可以去搜下,那就是通过嘉宾介绍的,也很不错,我想你会喜欢的,不过好像已经停止录制了。
        云自君:非常感谢你这么认真的写下了这篇长长的评论,亦非常的感动。你说的没错,尽管观点不尽相同,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喜欢《朗读者》的观众。其实我在写那篇文章的时候也在想,对于一个电视节目而言,我的想法是否过于学院派或者过于纸上谈兵,但是可能是出于一种表达的冲动,我还是把自己内心对这档节目的想法表达了出来。其实就像你说的,这个节目的确很多时候会让我们有阅读的冲动,你对郑渊洁的童话有了兴趣,而我同样觉得有机会可以读一读朱生豪的情诗,但是我不知道你是否会发现一点,其实你想去读《童话大王》和我想去读朱生豪的情诗,都是因为我们在节目中感受到了董卿和嘉宾对作品或多或少的推介,作品和文学的生命互动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不知不觉被感染,于是有了强烈的阅读的欲望。所以其实我有时候就是会觉得遗憾,很多作品,为什么不让嘉宾去自己说说为什么要读这一篇,或者哪怕只有一两句,可能给观众就会留下更深的印象。当然,也许这其间的联系有时候已经是不言自明的,但说出来,就像文章结尾有个点题,或许更显豁,不更好吗?而有时候这个事情却让文学界的专家跳出来去介绍,说这部作品如何如何好,如何如何优秀,这总让我觉得有些隔,有些说教味~或者原因就是,这个节目,嘉宾承载的最重要的功能不是让观众接近文学,而是传导主流价值观吧~嗯,补充一下,其实比起《朗读者》的节目本身,我更喜欢那个朗读亭,我觉得生活中能有这样一些朗读亭在身边,真好~
      • 阿峰自传:有句自己话说:大哥(姐),你写得忒好了!写到俺心坎里了!:+1::+1:
        云自君: @阿峰自传 谢谢肯定~
      • 爱读书的老裁缝:有同感,朗读者对者的过于倚重,失落了对文学本身魅力的关注。
        云自君: @燕山微尘 希望这个节目可以把两者更好的结合~
      • 85e2e15fba22:文学对于人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通过喜欢这个节目 会有很多人去关注文学 喜爱文学 我想 这个节目并不遗憾 楼主的文章很独到 也是很喜欢🌹
        云自君: @安颖123 谢谢鼓励,是的,很感谢董卿和她的团队制作了这么让人可以浸润其中的节目~
      • 乌鸦吃蛋糕:表达不同的观点也是这个节目影响力的一部分,支持作者
        云自君: @迷蒙乌鸦 谢谢鼓励~🙂
      • 旧深:朗读者首先做到了形式创新,如果还是人物访谈,看的人会多吗?请问朗读者没有唤醒文学吗?每个被触动的心灵,难道只是感动了一下?你发表你的意见,我应当尊重,但我依然喜欢朗读者,喜欢那个优雅的董卿。
        云自君: @小巷花匠 朗读者朗读的并非都是名篇,《红楼梦》的爱好者古往今来绝对不是少数,我从没有说只要文学性,我希望这档节目能更好的将人的情感与文学作品结合起来~当然我知道它已经在做这样的努力,而且做得比其他文化类节目都要成功~
        旧深: @云自君 朗读者,朗读的都是名篇,把前人写的带有文学性的作品在加上个人的情感,二者结合,引起大众的共鸣,掀起爱文学的思潮,以此引导社会,如果你只想有文学性,那直接卖书就好了,不必做节目了,红楼梦那么有文学性,我也没看见唤醒了多少国人啊
        云自君: @小巷花匠 我同样喜欢这个节目,喜欢董卿,但是爱之深责之切,所以希望它能在唤醒国民文学自觉的角度做更深入的挖掘,增强节目的文学性,而不是让过多的嘉宾感人故事冲淡了朗读和文学的分量~
      • 手中沙生活汇:对,应当珍视那些就在自己身边的小小的爱与善、简单的真实、细微的牵挂,这些其实就足够美好。我用文字记录它们,省得遗忘了本应珍惜的。:smiley:
        云自君: @手中沙生活汇 👍敏感而细腻的心灵才能最好的发现
      • 199e69348cbe:触及心灵!妙文
        云自君: @莲子宝贝 谢谢鼓励🙂

      本文标题:当朗读“者”过多的出场,我们是否失落了什么?|《朗读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lnr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