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岁月如歌烟雨亭简书:百家争鸣
读古诗词之【汉乐府●战城南】解读

读古诗词之【汉乐府●战城南】解读

作者: eb171e43198a | 来源:发表于2019-06-05 17:11 被阅读12次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城南、郭北,互文见义,是说城南城北,到处都在进行战争,到处都有流血和死亡。抒写一场激烈的战事,起句刚叙及“战”,便径接以“死”,而对士卒杀敌的悲壮场景,不作一语描述。战争过后,大地上横七竖八,躺满了尸体,成群的乌鸦,“呀呀”地叫着,争啄着这些无人掩埋的战士。面对这样的惨状,谁都不能不惊心动魄。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这可以理解为是诗人请求乌鸦在啄食之前,先为这些惨死的战士大声恸哭;也可以理解为死去的战士为自己请求乌鸦在啄食之前,先为他们悲鸣几声。

  “水深激激,薄苇冥冥”两句,通过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战场荒凉悲惨的气氛。清凉的河水流淌着,茫茫的蒲苇瑟瑟着,似乎在向人们哭诉着战争的灾难。“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突然,一声战马的长嘶,引起了诗人的注意:它身受重伤,已经不中用了,但仍然徘徊在死去的勇士身旁,悲鸣着不肯离去。表面上,是对战场上的景物作客观叙写,但这些景物,却是经过诗人严格挑选了的典型画面,无一不寄托着诗人深沉的感情在内。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这里,不只是对眼前战场的情景进行描述,而是把眼光移向了整个社会:战争不仅驻把无数的兵士推向了死亡的深渊,而且破坏了整个社会生产,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最后四句,诗人抒发了对死难士卒的哀悼之情。“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子”和“良臣”在这里是同位语,指那些牺牲了的战士。诗人饱含感情,用一个“诚”字,倾吐了自己内心的悲痛。“朝行出攻,暮不夜归。”感叹战士一去不复返,语句极其沉痛,引起人莫大的悲哀。结尾两句同开头勇士战死遥相呼应,使全诗充满了浓重的悲剧气氛。

  这是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但诗中运用了浪漫主义表现手法。歌辞中死人居然说话了,这就是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例证。

相关文章

  • 读古诗词之【汉乐府●战城南】解读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城南、郭北,互文见义,是说城南城北,到处都在进行战争,到处都有流血和死亡。抒写...

  • 读古诗词之【汉乐府●战城南】创作背景

    《战城南》是一首汉乐府民歌,属《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之一,是为在战场上的阵亡者而作。汉朝 和匈奴曾长期爆发冲突,朝廷...

  • 读古诗词之【汉乐府●青阳】译文

    春天来了,小草开始生根发芽。 春天的雨露滋润万物,一切动植物都得到了雨露的覆蔽。 春雷阵阵,听到春雷的声响后,蛰伏...

  • 读古诗词之【汉乐府●天门】注释

    ①詄:忘记的意思。 ②荡荡:广远的样子。 ③穆:和乐。 ④临飨(xiǎnɡ):下来享受祭祀。 ⑤烛:照耀。据史书记...

  • 读古诗词之【汉乐府●薤露】点评

    《薤露》属于乐府《相和歌·相和曲》歌辞,原先它与《蒿里》都是古人出丧时唱的歌,相传齐国的田横不肯降汉,自杀身亡,其...

  • 读古诗词之【汉乐府●蒿里行 】注释

    关东: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西南)以东。义士:指起兵讨伐董卓的诸州郡将领。 讨群凶:指讨伐董卓及其党羽。 初期:本来期...

  • 读古诗词之【汉乐府●华晔晔】译文

    神的车辆放着金光,神出游的场面真是盛大啊!使祭祀者从远处望见便知道神灵降临了。 祭祀者远远地看见神的旗子已经越过天...

  • 《战城南》

    将军出紫塞,冒顿在乌贪。 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 雕弓夜宛转,铁骑晓参驔。 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 赏析 这是...

  • 《战城南》

    唐代天宝元年,胡兵想占领汉地,没办法,双方只能打仗。抬头望去,天空鲜红鲜红,空气中夹杂着一种很浓的血腥味。 这时...

  • 战城南

    战城南 狼烟风沙口。倾杯尽三酉。 雨雪已霏霏,摧折金城柳。 星斗相移转,倏然成白首。 试教往来人,听妾长击缶。 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古诗词之【汉乐府●战城南】解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pn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