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小殊
国庆节,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个全民欢庆的时刻。对于上班族来说,是个难得的可以放松的时候。对于学生来说,也许是个慵懒的早晨,不必早起上课……
每个人对待国庆,总是有那么点想法。而国庆之于我,则是把对家人的想念划上一个分号。
我在四川读书,家在江苏,两省间千里之隔,回家成了一件奢侈的事。不管是时间,还是金钱。它们都或多或少的影响了我做决定。
但这次我很果断,提前一个月早早地订好了机票。美滋滋地告诉父母,他们比我预料的还要高兴。还记得暑假结束,临别前,父母不舍的样子。过安检时,看着他们落寞的神情,让我想到了龙应台《目送》里的那句:“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拐弯的地方,而且,他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所以,我和父母之间的缘分,真的要在上了大学之后,渐渐消散吗?
不,我不能这样。即使我违背不了客观规律,不出意外,父母总归是要先于我们而去的,但在这之前,我一定要珍惜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光。
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才反悔,是何等的悲伤。
想念往往不是刻意的,他出现在很多我们无法控制的瞬间。一部影片,一首歌,或者就是闭上眼睛的那一刻。对于史铁生来说,想念是在开满菊花的秋天,母亲曾经说过的那句话,“我们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地活”。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中写道:“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虽是平淡的一段话,却总是让人忍不住落泪。
著名演员袁泉,十岁时考入了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当时年幼的她,开启了想念这扇大门。八九十年代的交通还不算发达,从她的老家湖北荆州到北京,要在路上花费一整天的时间。更多的是靠书信来往。她说,每天下课都要去传达室看一看,收到父母书信的那天,就像过节一样。七年来,积攒了将近三百封家书。
如今这个世界,交通发达,通讯快捷,不再需要鸿雁传书来表达思念。我们何不充分利用科技带来的伟大成果,时常给父母打个电话或者视频聊天。我相信,纵使隔着屏幕,彼此之间的亲情仍然可以相互传替。
随着时间飞速的流逝,现在发生的事,转眼就变成了历史。经历的事在递增,想念的事按理讲也在水涨船高。说到想念,你脑海里是不是立刻浮现出某个人或某件事,不管是谁是什么事,都让我们从心底感谢他。因为这些人和事,让我们对人的感情又多了一种认识。在拼搏时,多了一份勇气。
想念是奇特的。它可以是甜蜜的,也可以是苦涩的。可以是深刻的,也可以是淡然的……想念就像一口古井,需要我们耐下性子,沉淀内心,静静地去体会那一捧水的甘甜。
而想念中的我们,也蒙上了一层温情,散发着特有的芬芳。
因为有了想念,我们的那颗心变得柔软,有所牵挂,懂得感恩。
想念中的你我,如此美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