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市

作者: 一瓢7503 | 来源:发表于2017-01-23 05:44 被阅读71次
早市

老小区里有一个自发的露天菜市场。

因为这个小区离菜场有一些路,而小区里住的大都是些老人,附近农村的老人们有吃不完的小菜都喜欢到这里来吆喝兜售,价格比市场里的要低,供需二相求,慢慢地就形成了这个露天菜市场,因为是自家产的,那些菜没有经过刻意地加工,也没有如那些菜贩子们浸上一夜的水,回家用水一洗,热油一炒,味道纯正。渐渐地,周围的居民都过来买菜,图得就是菜的新鲜与便宜。

这个菜市场已经几次被取缔,又几次在老人们的强烈要求下重新开张,只不过,早晨八点必须收摊。

夏秋之际,我总爱到那里去买菜。

新藕上市,带着泥水,随意地摆放着,卖菜的老汉在一旁抽着烟,任人翻捡:“自家塘里的,便宜卖了。”秤也是给的旺旺的,算帐时零头也给抹掉了,更有时,卖到最后,有老人问价,索性把那一二节送上:“自家的,不拿回家了,不嫌弃就拿去。”朴素的话语,没有买卖人的精明,让人感到亲切。

等菱角上市,那可是热闹了。老人们装着一三轮车的菱角守在一边,也不吆喝,走过的人看到问一声:“菱角怎么卖?”才慢悠悠地来一句:“十块钱四斤。”买菜人停下脚步,挑拣起来,微红带青的菱角嫩生生的,胖嘟嘟的,老人会边秤边说:“这菱角嫩着呢,烧肉吃最好。要吃老菱,过一段时候才有。”看不到商人的奸诈,只有如自家老伯般叮嘱。

起早,还会有渔民刚刚打来的各种杂鱼,大小分堆,活蹦乱跳着,买上几条大的,或炖或红烧,买上一堆小的,油一炸也是香喷喷一碗。

有时还有更大的惊喜。

走着走着,会看到一堆莲蓬静静地躺在地上,碧绿碧绿的,忍不住停下脚步捡上几个。卖莲蓬的大娘会顺手剥开一个,一把绿得耀眼的莲蓬子放到手中:“吃吃看嘛,嫩得很嘛。”于是,剥开,白嫩嫩的,往嘴里一丢,嚼得满嘴清香。买下一堆,大娘忽然不知从哪里“变”出一朵清香四溢、含苞待放的荷花递了过来,这荷花插入花瓶,再插一枝带着荷梗的莲蓬,任其风干,不论新鲜还是干枯,总是美丽的。

入秋,早市的颜色更为丰富了。

南瓜,由青卖到黄,菱角也卖到老,黑红黑红的;更可爱的柿子上市了,生柿子的红带着些许的白霜,捂熟了的柿子红得透明,软得吹弹可破。虽说不爱吃柿子,可总忍不住买几个回去,放在莲蓬旁——红色的柿子绿色的莲蓬,谁说不是一幅美丽的静物画呢?

做糕的大姐每天推着车子来卖糕与团子,天凉时也卖自己做的酒酿。买一盒团子咬上一口,糯软可口,芝麻馅甜而不腻,有老人做寿孩子过生日,总喜欢到她这里来预定——又干净又好吃嘛。

有时,还有卖糖包子的挑着货担过来,那可是童年时的美食呀,糖分再高也会买一些,在甜味中回忆一下童年的快乐。

各种在别处不常见的食物都可以在这早市中遇到,买到的都是应季而生的蔬菜果实,这实在是欢喜得紧。

忽一日,走到早市,却发现又没了。路人告知,这次是真的搬了,在小区旁做了露天菜场。寻过去,不再见到那些熟悉而苍老的面孔,菜一看便知,己是在山东人那里批发来的大棚菜。

我的早市之乐,应该就戛然而止了。

相关文章

  • 早市

    两个字:繁荣;四个字:应有尽有。

  • 早市

    白露已过,节令秋分。一早起来,县城大街上風景树叶的凋零,使视野更加开阔,给山城小县又换了一张面孔。 七时许。零零星...

  • 早市

    天空将醒未醒 城市中,一个古老的黎明 像鱼群一样的人们 游弋在一条巷子中 制造出喧嚣的波浪 因为一些千里迢迢赶来的...

  • 早市

    早晨四点,刚刚立秋的书市菜场被路灯照得亮晃晃的。参加早市的人们不断从黑暗中涌入。他们大都是老人和妇女,有的挑着担...

  • 早市

    弟弟前几日大婚,作为亲姐姐,我不遗余力全力以赴参与其中。婚后第三天,按家乡风俗,弟媳要回门,得带点礼品。于是我早上...

  • 早市

    每天早上上班要经过一个农贸市场,七点过一点正是农贸市场红火的时候,每天我拉着女儿匆忙走在这条路上被提着大包小包的大...

  • 早市

    这两天早上去早市,发现很多东西都贵了,很多阿姨、奶奶们在早市上逛啊逛,逛一大圈下来,袋子里面都常常是是空空的,有的...

  • 早市

    这是一个时刻 摊贩油滑,车辆过往 行人穿梭于每个缝隙 每个缝隙都无比忙碌 心满意足的忙碌,最先拂去晨雾 没有阳光,...

  • 早市

    每天早晨,南营小区门口,买卖各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的人,乌泱泱一大片。儿子太小,一般买菜什么的,都去超市,干净不说...

  • 早市

    天蒙蒙亮,就有大堰的,杨溪的镇上的村民上路了。5点半以后,郧阳路上已经是熙熙攘攘的,区医院的路上摆满了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早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xa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