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展示了如何用理性制定形而上学“真理”的尝试去制造麻烦和矛盾,然后他论证了我们如何求知。
人类理性是一个信息接收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
当我们看着世界时,我们对其进行建构,从中获得意义。
一些用于目前经验的概念确实来源于以往,但最重要的那些却比感觉存在的更早,它们是先在的,即先于经验存在。
理性用自身安排的“制度”和“种类”对我们的经验组织和分类,使那些不断从感觉中涌现的资料具有意义。
休谟声称,我们从经验中逐步建立概念结构。康德则回应,除非我们一开始就有某种心理概念结构,否则不可能有经验。
没有内容的思想是空洞的,没有概念的制度是盲目的。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对世界的经验感受其实是自己组织创造的。但是,我们感受什么,怎样感受是有严格的限制的。我们无法选择感官给与的“输入物”,也无法改变思想的运行方式。
我们感受的一切都是现象世界,它也许不同于真实的本体世界。
康德的结论是,人类科学是关于现象世界的,而宗教则关于未知的本体世界的。
康德声称,与物质实体不同,我们无法逃避有着因果关系的世界。
如果我们想做善人,就必须无视个人喜好,做好自己的本分。
做一个道德的人意味着违背本性行事,而且要经常与我们的邪念斗争,限制内心的挣扎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