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大城市的重点小学开了一门心理健康课,名字叫做“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看到这样的题目后,感觉背后其实很多问题需要交代,虽然不知道讲这个课的老师是怎么讲的。
现代心理学起源于西方,主要是用统计研究数据的方法得出的结论,研究的对象具有随机性,得到的实验结果,也就不可能超出实验对象的境界。
所以,现代心理学的规律,其适应性是有一定的范畴的。这个范畴,如果没有了解清楚,就有可能不精确,不准确,乃至就不适用。
讨论“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之前,对于教育者,一个非常重要的见识就是,要知道,从出生到十三岁的孩子,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在学习、形成的过程之中的。
也就是说,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像一张白纸一样,他将拥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跟他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有密切的关系。
也就是,你问一个孩子喜欢什么,往往是他最熟悉什么他就喜欢什么,他每天接触什么他就喜欢什么。也就是,他身边的亲近的人喜欢什么他就喜欢什么。
不信你看,很多怀孕和带孩子的时候打麻将的,孩子就喜欢听麻将的声音,而带着孩子听戏曲的,孩子也喜欢听戏曲……
让小学生“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或只是个假命题……这是小孩子的特性,天性。因为他的心是开放的,是吸收、记忆、储藏、酝酿式的。你给他什么,他就吸收什么。
你给他什么样的人生观,他就形成什么样的人生观,你给他什么样的价值观,他就建立什么样的价值观,你给他什么样的世界观,他就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这是人类心的特质。
这也是教育之所以存在的意义和基础。
站在这个角度,你会发现,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一生,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
所以对于未成年的孩子,尤其是十三岁之前的孩子,他的身心、大脑都没有发育定型,这时候,给予他好的环境,三观正的环境,就显得极为重要!
让小学生“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或只是个假命题……把这种状态贴上抑郁症的标签是较狭隘的,意义的赋予本身就是虚无的。
如果从教育的视角,参考一个生命的发展历程去看,会不难发现,这些学生的状态是可以判断的。之所以会有人否定生命状态被评价,实际上是因为对于一个生命的成长发展没有一个全程的、终极的、理想的参考点,所以失去了可供判断的标准。
所以他们会问:
"我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为什么要活着?"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
“他们这种情况并不是刚刚产生的,他们会告诉我,我从初中的时候就有这样的疑惑了,直到现在我才做了决定,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传统的西方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对他们都没有效果。”
对于一个危机干预者,一个心理咨询师,或者千千万万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来说,也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
"我们也同样要面对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什么,我们内心当中有吗?如果我们没有,我们怎么给到他们?"
一切向分数看,忽视对学生品德、体育、美育的教育,已经成为很多教师的教育观——他们完全认可这样的教育观,对自己的孩子也同样甚至更加变本加厉地实施。
“我跟那些空心病的学生交流时,他们为什么找不到自己?因为他们自己的父母和老师没有能够让他们看到一个人怎么样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地活着,这个大概是根本原因。”
这些不都是教育的问题吗?这些都归属于教育的范畴。
那教育拿什么来预防“空心病”呢?
如果教育从小就没有建立高远的生命格局的设计,从来没有人给予他们理想人格的人生方向的规划,从小到大的教育也没有典范生命的参考,从小到大的课本也没有足够含金量的人类智慧给予启发、激发……
请问,他们“凭”什么不“空心”呢?
实用主义者有一万个理由来为自己的行为和选择给出证据和证明,但是他们预防不了“空心病”。因为患了“空心病”的人,心脏无损。
如果没有内在心灵的成长,如果没有精神境界的提升,如果没有从小建立起宏观的生命格局,如果没有人生理想的充盈,如果没有典范生命的参考和引导,如果没有万物之灵的志气显发……心,将无法充实、饱满;生命,也无法光辉、灿烂。
这其实是属于少年立志的问题。
也就是,对于一个志向未立的孩子而言,所谓的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概念的。
所谓的成为工程师、企业家、艺术家……这些都只是一个职业的意向,跟志向并没有多大关系,因为跟他们的生命并不相干,并没有进入到他们的生命气质当中去,今天说一下,明天可能就忘记了。这不是真正的志向。
正如《孟子》曰:“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孟子》)
如果一个孩子,乃至一个人,并没有立定自己的志向,亦即人生方向,他实际上是漂浮的,他可能理解所谓“我自己喜欢的样子”,就是像电视里面的明星一样,很“拽”,什么都不在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以无视规则和责任,不需要什么担当和道德意识……
如此,他所拥有的“自我”,并非是内心稳固的,可以支撑他面对所有人生问题而能够面不改色、从容淡定的“自我”。他所拥有的,只是一个虚假的、肤浅的,经不起考验的“自我”。
如此的他,一旦面对人生所需要的考验和担当的时候,他依然是惶恐的、无依的,依然会陷入到人生的虚无当中,找不到生命的价值和方向。
这应该是早年的教育应该要为他解决的心灵建设。
这是十三岁之前的教育,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惟有立足于教育,把握教育的时机和教育的内容,建立起深入中、西文化智慧,承续人类几千年的生命学问,开启智慧人生的志气,从而打开生命的格局,建立典范人格的理想,方可从根源上,预防、疗愈生而为人的“空心”之患。
为人父母、为人师长者,岂能不早思及之,守护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