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听说微电商这个概念,是我准备去口袋通面试的时候,而且说实话,当时口袋通这家公司也是第一次听到,尽管那个时候它已经在业内小有名气了。这两天口袋通正式更名为有赞,整体系统也是全面升级,我想一方面是因为对入驻商铺群的增长需求愈发强烈,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面临拍拍、口袋购物等产品的压力,急需作出改变和迭代。
所谓微电商,今天特指在微信上做电商、开小店。最开始接触微信电商,应该是从朋友圈代购开始。似乎只要身边有几个出国的朋友,就会有各种各样的代购信息涌入我的朋友圈:电子产品、化妆品、包、UGG......当时看到这些信息,我个人是比较反感的,因为朋友圈还是一个比较私人的社交圈,被用来做生意总有些不自在。
后来等朋友做起了面膜生意,发展了三两个下家,兼职一个月也有三四千的收入时,我才认真关注起微电商。
在微信开店,和传统电商平台有什么区别?
传统电商平台(天猫、京东、淘宝等),是统一入口的。简单来说,用户进入平台,要么通过关键字搜索浏览店铺排行,要么就是通过推荐广告位选择商品。这样的结果也很显而易见,商家们把原本交房租的钱交到了平台,必须购买流量产品、广告位等,才有可能增加店铺曝光和客流量。而大的入口往往都被大商铺所占据,排名两页之后的商家基本很难获得流量。
另一方面,传统平台产品同质化严重,仅一个面膜,所有产品在一个小时内肯定是翻不完的。用户会面临选择困难,进而只挑大商家;商铺之间则会一次又一次地进行价格战。而从商铺的角度来说,他们很难维系自己的用户群,很难针对性地开展营销活动(购买流量等行为的受众是没有针对性的),商品购买之后客户拓展和回流也存在一定的阻碍。
微信店铺的做法,则是将入口和流量解放给商铺本身。在微信上开店,一般是通过公众号来进行,每个小店都拥有自己的粉丝群,可以说,微信店铺是利用社交平台来进行营销和用户群维护。商家流量不再受限于电商平台,通过社交产品又可以形成很好的拉动效应,商家针对自己的商铺开展各种各样的营销活动,效果较好,成本也较低。
微信开店,实现了从线上到线下的 O2O 闭环。
以前经常出现的一个场景是,在淘宝购买了某件优质产品(衣服等),会向朋友索要店铺链接去购买,这个环节,是繁琐的。而微信店铺则巧妙地利用了二维码和微信扫一扫的功能。
线下流量导至线上。对于购买行为(无论是线上购买还是线下购买)的回流,商家会在售出的商品上印刷商品购买链接的二维码,这样无论是再次购买(比如吃完了零食),还是推荐给朋友,都更加方便,只要扫码就可以直接在微信上支付下单了。
线上流量导至线下。结合最后一公里配送,线上购买的产品可以很快地在线下送达。更重要的是,通过微信店铺购买一些服务商品,或者医药类产品,用户可以就近选择门店进行消费、享受服务。这不仅打通了原本线上线下之间的隔阂,解决了线上平台沟通不畅导致很多服务无法准确进行的问题,也出现了很多配送的玩法(如上午下单下午送达、一小时内送达等)。
那么在微信开店,劣势是什么?
上面提到,在微信开店,能够避免入口被平台挟持,并且可以开展营销维护自有用户群,社交宣传效果拔群等优点。但是,微信电商也有自己的劣势。
首先,丧失平台化入口,很多商铺难以被发现。从目前已有的几个产品类型来看,主要依然被大商铺所占据市场,小卖家受限于营销能力、资金和货源等问题,难以扩展自己的用户群。这就又回到了传统平台,做的好的越做越好,做的不好的,很难翻身。
其次,用户搜索无力。我个人目前关注了一个花店还有一些化妆品的商铺,很容易想到,如果我有一个明确的购买意向,是没有方便的途径提供给我搜索的。在传统平台,通过入口关键字,能够迅速得到备选列表。但在微信上,除了社交推荐和官方(口袋通等)网站推介,是很难发现足够多的店铺的。
最后,体验不佳。微信本身是一个社交工具,并非为电商而生。通过公众号开发的店铺,只能使用 webview 调用微信内嵌的浏览器进行各项操作。基于目前微信的设计,信息流是不能并行处理的——聊天、webview 和朋友圈都不能同时进行,收到消息就需要离开页面,而返回时信息还原常常失效。具体的场景也很简单,你在微电里浏览商品准备下单,此时有朋友给你发送消息,则必须回到聊天页面。
但是不可否认,微信在电商平台已经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格局,也有相当的商铺从这里赚到原本很难赚的钱,更是培养起了自有品牌下的用户群。期待后续的发展和变革。
网友评论
微信小店、微博电商,都走上了托管/营销的路子上,微信提倡服务管制营销。相比之下,基于社交做电商,更期待豆瓣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