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质疑去年双12云闪付夸张宣传,接着,云闪付就被“3·15”晚会点名,称其存在盗刷风险。
但这个支付江湖中突然崛起的新玩家,其实不可小觑。
2017年年末,银联云闪付强势杀入支付市场。
因为有官方背景,云闪付被称为“国家队”。2018年,云闪付重金砸市场。
知情人士透露,云闪付更是拿下了2020年春晚的红包赞助权。
国家队来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怕吗?
01“3·15”风波
今年“3·15”晚会上,央视曝光了同体制的银联,被行业调侃为“大水冲了龙王庙”。
其曝光的内容是,银联卡会默认开启“闪付”功能,存在盗刷风险。
什么是闪付?
我们现在最常见的支付方式,就是扫描二维码支付。银联为了逆袭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开发了一个新方式,这就是闪付。
在这个技术的基础上,“云闪付”创立。
用户在支付时,只要将银行卡或移动设备靠近“闪付”感应区,即可完成支付。
在这个过程中,用户不需要输入密码、签名。
业内基本的共识是,闪付技术,是银联夺取支付江山的重要手段。
这是银联引以为傲的技术。在“3·15”晚会上被点名后,银联迅速做出回应,称“‘隔空盗刷’是极少数个案”。
据中国银联和商业银行统计,2015年银行卡闪付业务开通以来,风险比率为千万分之二,远低于万分之一点一六的行业平均交易欺诈率。
也就是说,行业平均交易欺诈率比闪付盗刷高了几百倍。
支付行业的业内人士对此的看法,似乎是一边倒地支持银联。
“小额免密支付,其实在行业非常常见。”一位前银行风控负责人高梓透露,苹果、华为、Visa以及万事达,也都有相似的操作。
目前来说,这个技术相对安全,被盗刷的案例并不多。
“我在银行这10年时间,只遇到过一起案例,非常少。” 高梓说。
“谁没事会拿着一个POS机在大街上盗刷?盗刷之后,用户手机马上会收到一个短信提示,用户报警后,能抓个现行。”高梓称,这种需要犯罪分子现场操作的盗刷,实在不够高明。
况且,这还只能刷出小额资金,犯罪成本太高。
当然,需要承认的是,越便捷的技术,可能越不安全。
比如,最安全的支付,可能需要用户输入密码、进行人脸识别,甚至得掏出身份证再证明一次。
但这样操作,用户体验可想而知。
而真正好的技术,会找到安全和便捷的平衡点。
尽管被“3·15”晚会点名,但业内人士预测,闪付功能不会被取消,只是其免密额度会被影响。
云闪付的野心,可能比想象中要大得多。
02强势入局
2017年年底,银联宣布云闪付降生。
刚开始,行业内的人对云闪付并不太看好。
尽管有官方背景,身披金袈裟,但支付江湖已被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大巨头占领90%,它还有多大的容身之处?
况且,官方系又怎么擅长玩互联网?
结果,我们看到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动作。
媒体称,云闪付在2018年的市场投入,有20亿。它不惜重金,拼命抢夺市场。
首先是狂撒补贴。在过去一年里,云闪付依托银联场景,开展了很多优惠补贴活动。
譬如,发起62主题营销、商超节、菜场生活节、半价补贴节等。
其中,声势最浩大的,是去年的双12半价补贴节。
其宣传标语显示,有40万商户参与这次半价狂欢节。
多位用户表示,当时在一些大商超的收银处,“银联云闪付半价优惠”的海报,随处可见。
很多收银员也会提醒用户,云闪付有减免活动。
不过,这次营销活动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实际上,不同商家给出的优惠不同,且并不是用户以为的“商品价格的一半”。“这有诱导消费者,夸大宣传的成分。”业内人士文苏表示。
尽管如此,云闪付也确实用真金白银去收割用户。
公开资料显示,双12当天,云闪付的下载量,增加了超过100万,拿下了苹果商店免费排行榜单第一。
接着,云闪付开始撒红包。
早在2018年春节红包大战,云闪付就已提枪上阵。
当时,云闪付采用的方式是:签到领红包,最高领2018元。
银联数据显示,2018年春节期间,领取了2018元的用户,共超过14000名;而2月份云闪付环比新用户增长超400%,日均活跃用户数超200%。
在2019年的春节红包活动中,云闪付下的力度更大。
譬如,用户由每天只领1次红包,变成了每天可以领3次。
有知情人士透露称,“云闪付已拿下2020年春晚红包赞助权”。
除了撒币大战之外,云闪付还有一个获客的杀手锏。
“云闪付调动了很多银行的员工,强制要求他们拉用户。”邮政储蓄的一位银行柜台工作人员称,他在年前接到任务,必须在一个季度内,拉120位注册用户。
为了完成指标,他不得不拉上身边的亲朋好友,还要向来柜台办理业务的客户推荐。
“下载云闪付的APP后,还要绑定银行卡,最后还要扫描我的支付码支付1分钱,才算完成注册流量。”这位柜台工作人员表示,很多客户都嫌太麻烦拒绝。
由此可见,银联为了发展“云闪付”,已将所有可调动的资源都调动起来——甚至利用银行网点,采取了地推方式。
有知情人士透露,他们每人每月需要完成十几个人的推广,且被推广的人要有一定数量的消费,才算达标完成任务。
他还表示,“这个指标不仅与每月绩效工资挂钩,也与年底考评挂钩”。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一年,多家银行都根据上级机构部署的推广“云闪付”的业务,展开了相关活动。中国银行龙岩漳平支行就是如此。
也有媒体报道称,当地央行对云闪付推广有指导性考核,虽然并非强制性。
某银行从业者王京瑞表示,“银行任务标准不同”。
撒币大战、地推战术……这些奇招之后,云闪付的发展如何?
据官方数据,云闪付APP的注册量,已达到1个亿。但其月活数据并不理想,只有1170万左右。
为了这1亿用户,烧钱20亿元,是否值得?
03耐力赛
云闪付的强势入局,标志着国家队进场。
《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银行卡收单业务市场规模占比32%,网络支付占68%;
而网络支付部分的80%,都是移动支付。
也就是说,移动支付正在占领用户支付习惯的高地,中国俨然迈进了无现金社会。
支付这个收割用户的利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几乎掌握了金融的所有入口。
移动支付崛起之后,新一代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也崛起了。
“银行卡存在感变低,而拥有‘花呗’‘借呗’等产品的第三方账户,正在慢慢取代银行卡的大部分功能。”POS圈支付网老编坦言。
此外,支付是重要的信息入口,还掌握了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信息未来的变现潜力,无限巨大。
传统金融的坚实堡垒被支付行业攻下,又怎么不让传统金融惊慌?
于是,国家队入场,试图重新划分支付的江山。
“银联在努力适应,并引导移动支付的变化。”老编称。
某种意义上,银联本身是支付平台,是所有银行卡的集合。
因此,银联的目的,就是让银行卡重回支付场景中。
但面对已垄断了市场的微信支付与支付宝,云闪付还有机会吗?
“云闪付作为后发者,要想在品牌上反超,并不容易。”业内普遍这样认为。
实际上,多位业内人士称,“云闪付依旧保留着国企的行事风格”。
除了要求银行员工推广之外,它本身的决策机制流程也较慢。
云闪付的代理商胡薇无奈地表示,尽管2019年马上就要过去四分之一了, “一些云闪付的代理商,现在还没接到什么确切消息,比如接下来该如何宣传推广”。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依靠这样的决策速度,可能很难迅速崛起。
但也不要忽视“国家队”强大的资金和背后的资源。
“现在很多合作,我们都只能和云闪付签。”一位银行的业务人员称,很多银行都会站在“自己队伍”这边,给予支持。
另外,还有很多场景,也掌握在国家队手中,比如对公交车和地铁车费的支付。
“如果所有的国家队团结一致,云闪付杀个回马枪的机会依然非常大。”多位行业人士称。
51信用卡前首席科学家徐伟栋也认为,“尽管国企效率不如民企,但时间长了,还是会追上来的。”
只不过,这将是一场耐力赛。
在过去,核心的生产资料,比如煤炭、石油,都掌握在国家手中。
而最新的生产资料——数据,却落到了民间,于是,才有了这轮互联网浪潮和金融科技的浪潮。
但最终,这些数据还会散落民间吗?
也许,市场依然面临着收割和统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