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是一件很悲伤的事儿?

作者: 增长研究观 | 来源:发表于2016-11-25 21:25 被阅读84次

    毕业后,独自一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打拼,住的地方是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合租屋。

    工作日的早晨,被生物钟叫醒,一番梳洗打扮后,便带着路边摊随便凑合的早餐,搭乘着挤满了人的地铁、公交,赶往工作的地方。

    8小时的工作时间里,处理各种需要要做的事情、参加公司组织的各种会议、接待那些业务往来的客户.....

    结束一天朝九晚五的工作之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那个不能称之为家的房间里,看视频、玩游戏、或者微信下以前的同学或朋友,然后上床睡觉。

    一到周末,上午慵懒的睡个懒觉,下午宅在家里看视频、玩游戏,或者相邀一两个朋友出去吃个饭。回家后,继续娱乐,累了就睡觉,然后一天就这样结束了。

    以上的描述,是大多数背井离乡去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正在经历的生活状态。

    这种状态下的年轻一族,被媒体形象的称为“空巢青年”。

    “空巢青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知乎上面,关于空巢青年的体验,不少知友的感受是这样的:

    @从医而终: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

    @丶坠湮:孤独得像条狗。但其实连狗都养不起。

    @Evan Wang:过年回家,我妈要我留一个我在上海的紧急联系人电话,万一找不到我可以找那个人,结果我一个名字都想不出来。

    @21424:我和siri成为了好朋友。在沙发上看电视睡着了,醒了发现一切如旧,没人给我盖被子,没人关电视……

    更悲观的独居体验,甚至认为“千万不要午睡,因为等你傍晚醒来时,看着窗外缓缓下沉的夕阳,会有一种给全世界抛弃的感觉。”

    网上更有一个孤独指数来描述一个人的独处状态下,内心的孤独寂寞等级:

    (最后一张太惨了,不忍直视!)

    独处,似乎总是被认为是一种很悲伤的事儿,被当成一种失败的人生经历。

    但是,独处应该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段成长经历,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酸甜苦辣中的某个阶段。

    周国平曾说:“孤独中有大快乐,沟通中也有大快乐,两种都属于灵魂。一颗灵魂发现、欣赏、享受自己所拥有的财富,这是孤独的快乐。

    所以,没有必要做过于悲苦的解读。

    甚至,独处可以让生活变得非常简单轻松,自由的同时也能保持清醒。认真学习认真工作,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好人及有用的人,在和别人交往的时候总不至于处境太差。

    独处,是自我修炼的一种状态

    我有一朋友L,单身狗一枚,和大多数人一样过着开篇的“空巢青年”的生活。

    他喜欢读书,只要一闲下来,就会去看各种书籍,周末或者放假的时候,也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对他而言,虽然是独处,但是并没有觉得有多孤独空虚,因为读书有了和作者的思想交流,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持续的旅行,增长了自己的阅历。

    他这种生活状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很少受外在环境的影响,生活变得轻松和简单,是一种自由和洒脱。

    社交本来就需要消耗大量精力和时间,很多人的社交其实仅仅是“社交饥渴”。分不清到底是“我有话要说”,还是“我想要刷存在感”。这样,反而给自己招来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打乱了原本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

    生活应该是有开关的,自己的时间是很宝贵的,不要为了聊天而去找一个说话的理由。和别人聊天,大多数情况其实都是在八卦。时间如果浪费在无意义的八卦上,就会失去读书、锻炼、旅行等这些提升自我修养的机会。

    这样看来,独处有时也成了件好事。有没有人关注都无所谓,想说就说,想做就做,享受一些自在的乐趣。

    而且,独处并不意味着与社交绝缘。善于独处的人,更会深入去了解三观相合的人,结交到真正的朋友。如果没有,就提升自己从而走向更好的环境。

    所以,独处本质上并不是一件悲伤的事情,关键在于如何去看待它。如果觉得社交给自己带来了困扰,没有必要强迫自己。

    人生无处不修行,能在独处中心静如水,才能在纷扰里安然无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独处,是一件很悲伤的事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kkw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