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数学教学
教学反思(三角形相似的判定2)

教学反思(三角形相似的判定2)

作者: 感恩遇见0331 | 来源:发表于2022-05-09 15:14 被阅读0次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课堂实录:

师:请大家画一个三角形,一条边长是1cm,另一条边长是2cm;画另一个三角形,一条边长是2cm,另一条边长是4cm。

 

图1 图2
图3

师:你画出来的两个三角形看上去相似吗?

(大部分学生会说不相似,小部分学生说相似)

师:两个三角形有两条边成比例,它们一定相似吗?

生:不一定

师:如果不相似,再增加一个条件使它们相似,可以增加哪一个?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刚才画的相似的两组图形,他们不自觉地做了什么?

生:两条边的夹角是相等的。

师:所以你有什么启发?

生1: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师: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请大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任意画一个∠POQ,

2. 在射线OP上截取OA=1cm, 在射线OQ上截取OB=2cm,连接AB.

3. 在射线OP上截取OC=2cm, 在射线OQ上截取OD=4cm,连接CD.

图4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2:AB和CD是平行的,

生3:OAB和OCD是相似的,

师:我们换一下位置,在射线OP上截取OE=4cm, 连接BE,你有什么发现?

生4:OBE和OCD是全等的

生5:OAB和OBE也是相似的

师:特别好!通过刚才的探索,通过刚才的探索,我们得到了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第二种方法: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课后反思:

1.教材的编写是严谨的

如“两个三角形有两条边成比例,它们一定相似吗?”如果是我们问,一不小心就会问成“它们相似吗?”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学生只能给出“相似”或者“不相似”两个对立的答案中的一个。但是“它们一定相似吗?”学生就需要思考“可能相似,也可能不相似”,这就涉及到了分类讨论。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没有直接抛出教材给出的这个问题,而是搭建了一个小台阶,让学生自己随机来画,并从学生所画的图形中生成“可能相似,也可能不相似”这个结论。

2. 教材的编写是严谨的

如“如果不相似,再增加一个条件使它们相似,可以增加哪一个?”再增加一个条件,可以添加“一个角”,也可以添加“一条边”。这里又有分类讨论的思想。对于本课时,顺着学生们的作图,我们可以顺势引出添加“一个角”这个条件。下一课时再添加“一条边”。

3.让学生画图有必要吗?

现在有很多的教学辅助软件或者APP,可以很好的辅助我们的课堂教学,比如“希沃白板”。这一课时,如果我们直接采用希沃白板,一定会大大节省时间,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同时也剥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体会环节,缺少了知识在课堂中生成的过程。

教学中可以在知识生成之后在通过“希沃白板”的演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也许效果会更好。

先进的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开展有效教学,但教学中决不可过度依赖它,把它当成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唯一的燃点。

4.课本中的做一做,要求学生改变k的值,再试一试,因为时间关系我没有具体操作,可以借助ppt来演示,使学生的认知框架更加完整。

相关文章

  • 教学反思(三角形相似的判定2)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课堂实录: 师:请大家画一个三角形,一条边长是1cm,另一条边长是2cm;画另一个三角形,...

  • 【幼儿园小班课堂】20180418周三

    今日教学内容1.«分点心»根据物体的形状(圆形,三角形)进行分类,并找出周围环境与圆形三角形相似的物品。 2.古诗...

  • 关于《构造等边三角形·上》预习任务单浅谈

    教学难点:构造含特殊角——60°的全等三角形 教学重点:熟练应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倒...

  • 矩形相交判定

    这是什么? 矩形相交判定是用于一个平面内,判断俩矩形是否相交。换言之,在做2D游戏开发时,难免要用到碰撞检测,而这...

  • 临时起意

    晚自习安排的内容是讲期中试卷的第二十二题和二十三题。这两道题都是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不同的是二十三题是一个动点问题。...

  • 镇海第24题一题思考

    (1)直接由条件可以证出,两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由(1)相似的性质可以推出AP/PE=DP/PB...

  • 10.15

    真真微记忆:见好就收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一》课后记 一.亮点:类比、分类讨论数学思想在课堂上的渗透 1.类比相...

  • ggplot 绘制三角形相关性图

    ggplot 绘制三角形相关性图[https://mp.weixin.qq.com/s/YD-l6u2pMfwpp...

  • (12)班的数学课(2)-2022-09-12

    上周五上午,教学内容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两个例题,一是判定定理的证明,二是例题,测量河宽,按计划,中午进...

  • 《切线的判定定理》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本节内容时,先让学生回顾直线和圆的有几种位置关系?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进行判定?(三种位置关系:相离、相切、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学反思(三角形相似的判定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kph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