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娴线
![](https://img.haomeiwen.com/i9040811/67bc7a7b32521b30.jpeg)
01
昨天是朋友的生日,她自己都忘掉了。我提醒她,打算拉她出去吃顿美食,顺便买个小蛋糕好好庆祝一下。
她说,忘掉生日是常事,身边的很多人都是如此。
不是忙,也不是记性差,更不是没钱好好过个生日,就是没有特殊的仪式感,觉得生日与普通的日子无异。
朋友的童年或者说她的青春时代,是自由又自在的,自己签字、自己恋爱、自己处理困难、自己选择大学,到最后她可以自己去做身边任何的事。
成长的路上她是无拘无束的,但是缺了父母的陪伴,所以她看到的永远是自己踽踽独行的身影,慌张而又匆忙中永远是自己孤身一人。
父母的太过放心、太过相信自己和相信孩子,结果导致孩子太过“自由”,“自由”到任何时刻任何事都随心随意,没有区别对待,更没有区别之分。
经典名著《小王子》里,小王子问小狐狸仪式是什么?小狐狸说,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其他的日子其他的时刻,全都是平平常常普普通通,所以才更加突显出某一天某一时刻的意义。
02
童年时期我是被彻彻底底放养的,父母几乎没有参与过我的成长历程,我所有的事情全都是我自己一个人说了算。
父母觉得有多大的读书天分就读到多大的层级,有多少好运就享受多少幸运,以至于在我整个读书生涯中,父母只去过我的学校两次。
一次是路过转一圈,一次是送我上大学。
除了我还算听话只知道埋头读书,更重要的原因是,父母操心自己和整个家庭都显得疲于奔命,根本没有时间顾及到我,以至于我觉得自己所有的事情都是我一个人的事,好像跟他们没有关系。
父母永远不会清楚我在学校和生活中的一举一动,我们之间只有一条叫做亲情的纽带拴系着,所有的决定我独自完成,包括心灵的成长、学业的抉择甚至择偶观。
这样好吗?简直不要太自由,可也正因为太过自由,才感受不到被重视的感觉,所以导致我对特殊的事情、特殊的时刻通常不会特别重视,与平常没有差别的去对待。
所以我也会像我的朋友那样,忘掉自己的生日,忘掉那少得可怜的仪式,虽然我不知道拥有仪式感的日子有多明亮,但缺失仪式感的人生,一定会缺失了完整。
在我看来,仪式感就是某件事在某个日子里显得尤为特殊,并且应该受到特别重视和区别对待。
某个时刻之所以显得重要,是因为我们在此刻做出了重要的决定与承诺,而这一刻的决定与承诺是不能轻易推翻的。
人类学家 Victor Turner 用“门槛”解释过仪式感,意味着人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化的过渡阶段,可见仪式感意义非凡。
跨过这道槛,一切从此变得不一样。
03
上大学时,寝室有一个很精致的室友,她的精致不是长相,而是渗透进对待生活的态度各个方面。
她对待节日的方式让我觉得有些固执:
不同的节日一定会庆祝,庆祝方式非常应节日的氛围;
亲人的生日一定会祝福,并且祝福的方式相当温馨和谐;
生活里偶遇特殊的事件她也一定会拍照留恋,醒目的水印标明那一天是特殊的值得的。
她像是上帝的宠儿,将所有好运全都聚拢到自己身上,有人会说,有钱就是任性,实际上那个室友家境条件一般,她的生活之所以多姿多彩,在于她的态度。
自然是无序的,生活是枯燥的,人生是漫长的,但我们完全可以摆脱乏味的状态,为自己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这种价值的源泉正是来自于生活的仪式感,只是需要我们不断去强化这种感觉。
仪式感,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在某个特定的地点、庄重的时刻,会显得更加具有特殊的味道。
特别区别于平日,平日的冗长乏味因这日的仪式感,也可以彰显出日子的珍贵意义。仪式不是约束更不是压制,它是内心幸福感的发源地。
仪式感是需要从小培养的,父母对孩子彻彻底底的放养式只会毁掉孩子的仪式感,而那些对孩子“形散神不散”的放养式,才可以真正培养出刻进骨子里的仪式感和透出外表的幸福感。
04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指出:
如果成长于高强度压力的环境内,则孩子长大后更可能出现健康状况不佳、滥用精神药物、工作和社会交往困难……总之,两者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
因此,很多被父母严加看管的孩子,往往丧失掉快乐的天分,他们总是很羡慕那些被父母“放养”的孩子,羡慕他们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但其实世上没有无限的自由,你享受多少自由就得遵守多少规则,自由是建立在规则和约束之上的。
规则和约束或许正是仪式感的源泉,世界是残酷的,但正因为有残酷的约束力,才成就了仪式感的美。
很多人觉得仪式感很虚,那是因为你没有真实地享受过仪式感的美。仪式感与虚伪是毫无关联的,它其实是你热爱生活的一种积极姿态。
李思国说,当日子清苦而平淡时,仪式感能让你心怀期望,消除困顿;当日子奢华而浓烈时,仪式感能让你心有所定,化解沉迷。
生活需要仪式感,过去那些被仪式感抛弃的日子再也回不去,我们不该让仪式感的缺席成为我们今后人生的缺憾,应当学会尽力去弥补,因为仪式可以重生。
我们要学会努力去寻找,未来的日子里,有仪式参与的地方和时刻。
用一颗充满仪式感的心,对待每一天的平凡日子,日子会闪闪发光,因为我们可以在平凡又琐碎的日子里,找到诗意的生活,找到继续前进的力量,找到不将就的勇气。
网友评论
每当遇到困难疑惑时也想和家人倾诉,让家人出出主意,可父母永远是:你看着办,你觉得怎么样好就怎么样。渐渐地也不再诉说了,因为知道不会得到什么有效的回应。
以前对于预估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也是十分低的,所以总有些小心翼翼,无论对谁都是客客气气的,不太会生气。
现在,有意识的去改变自己,不断去尝试新的事物,挑战自己,从而树立了些许自信心。
我想,过度的自由和过度的束缚都不是一件好事,最好的是在一个适度的范围。然而这个适度范围并不是那么好掌控的。
因而,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学习。
读到这一句,让我消化了很久、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