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砚蓝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佛号声中思绪飘飞,轻轻捻起一张张金箔纸,随着手指一折一抖,一个个金元宝饱满鼓胀着幻化而出,一会功夫就堆成了小山,像极了婆媳相处二十一年来层层叠叠的往事,把原本空洞的金元宝塞得满满当当。
老公是自己选的,婆家人可没得挑,好不好相处也得成为一个屋檐底下的一家人。最初我也担心过,自己嘴笨不会来事,而且性子酸脾气倔,但这种疑虑在我出嫁前就打消了。
结婚之前有一个订婚仪式,俗称过小礼。过礼那天,我第一次见到婆婆流泪!那是真诚的歉疚的泪水。至今我还记得当时婆婆的一番话,婆婆心疼我自幼丧母,欲多拿些聘礼,可家境并不富裕实在拿不出太多……婆婆是个要强的人,从不轻易落泪,婆婆落泪了,我却偷偷地笑了,因为我确信自己遇到了一位好婆婆,我是有福的!
婆婆有着一张圆圆的赤红脸,笑起来就更红,我常把婆婆开怀大笑时的脸庞称为熟透的向日葵,婆婆才不会生我的气呢。婆婆的性情就如同一株盛开的向日葵,温暖质朴和善而阳光。
从我进门那天起,婆婆就拿我当做女儿看待。我脾胃不好,婆婆一日三餐都以面食为主,馒头花卷包子烙饼,每顿饭不是有粥就是有汤,总让一家人吃的有汤有水热热乎乎的。我的溃疡也随着规律的饮食渐渐康复。
在我进门前,婆婆家只买瘦肉,知道我爱吃香的,婆婆改了习惯,冰箱里多了五花肉。婆婆做的红烧肉是薄薄的大片,味道独特奇香无比,不但我能享到口福,每次婆婆总是装好一大碗让我带给爱吃红烧肉的老爸。
都说婆媳之间就是客气情,我和婆婆相处二十一年却一点儿也不客气,也无需客气,娘俩之间还用得着客客气气的吗?婆婆说话从不拐弯抹角,我也就无需字斟句酌。
有一次聊起老同事的两个女儿都很孝顺,婆婆赞不绝口,婆婆有一儿一女,我就打趣道,“妈,您也不用羡慕别人,您也相当于有两个女儿呀!”我的本意是婆婆有我这个儿媳也相当于一个女儿,可婆婆脱口而出的话把我都逗乐了,“俺那儿子好啊!”
好多年前,我曾给婆婆买了一件羊毛衫。婆婆不喜欢太艳丽的颜色,我又不想婆婆总穿黑灰蓝,就折中选了件浅栗棕底色,配有鹅黄色花纹的羊毛衫,可还是功课做的不细致,婆婆是最反感黄色的。婆婆没有像多数人那样,接到不喜欢的礼物面上也不说破,过后不穿而已。婆婆直言不讳表示出了拒绝,一定要我再转送给别人。
那件羊毛衫就静静地躺在婆婆的衣柜,直到一次搬家时遗失在楼道里,婆婆捡回那个空盒子还在心疼,“一次也没穿,让人给捡走了,可惜了!”我就劝婆婆不用心疼,应该高兴才对呀,这么多年放着也没穿,这回有人穿上了是好事。
就是这么直截了当,没有虚伪做作虚情假意。婆婆从没当着我的面夸过我什么,但我却经常从亲戚邻里那里听到婆婆对我的高度评价,我也因此在邻里和家族中一直享有很高的地位,甚至亲戚们都不知道我这个被婆婆盛赞的儿媳只是高中学历。
和婆婆聊天是件快乐的事。婆婆没有读过书,思想却一点儿也不保守,我们之间是无话不说的,聊着家常也聊着往事,渐渐地,我和婆婆的知心话悄悄话越来越多,心也贴的越来越近。
婆婆心地善良,凡事总是替别人着想,有一年远房亲戚到市里来看病,正赶上婆婆刚做完睫毛倒睫手术,那时还没有出租车,很多地方连公交车也不能到达。婆婆不顾还没拆线的眼睛需要保暖和静养,硬是领着亲戚跑了好几天。怕客人冻着,婆婆在家里炒菜也没有开门,眼睛这一冻又一呛就感染了,手术白做了,还打了一个多月的消炎针。
婆婆热爱土地,亲近土地。十几岁时就是公社里拿工分最多的社员,甚至超过很多男劳力,地里的活没有婆婆不能胜任的,常常被评为优秀社员。即使成家后离开农村进到城里,也从未放弃对土地的热情。
房前屋后侍弄一小块园子,买来各种菜籽撒下去,翻地打垄浇水间苗除草,婆婆心心念念的就是园子里的长势和旱涝收成,也从不吝惜体力。天旱了婆婆宁可一桶一桶地挑水浇地,也不舍得小苗旱死在地里。平时家里来了客人找不到婆婆,一准儿是在小园子里忙活呢,邻居小孩儿就能把客人领到婆婆跟前。
秋天是婆婆最忙碌的季节,江心岛上种的土豆白菜大葱萝卜都成熟了,婆婆带着简单的午餐和开水,凌晨三点就乘着打鱼的小木船上江心岛,一忙就是大半天。一双解放鞋,几样我叫不上名的工具,回来就是满载而归。当然还有晒得红彤彤的圆脸和一身的疲惫。
腌酸菜晒大葱,土豆白菜大萝卜都下到菜窖里。每次我回到婆婆家取秋菜,婆婆都坚持自己从狭小的菜窖口下到黑洞洞的地窖,而我只需在上面等着接一把而已。听婆婆说起几十年前那次从菜窖口跌落,大腿撞在梯子上,淤青了四十多天的事,我不放心,央求婆婆让我下去,可是婆婆总是以我不清楚菜窖里储存的方位为由不让我下去。
说来婆婆真的不是一个心思细密的人,说白了有点儿心大。这方面的故事可是真不少呢,有一次家里停水,婆婆忘记了水龙头还开着就下楼去了市场,回来时家里水漫金山,阳台上足有一尺深的水里飘着厚厚的一层被泡发的木耳和被木耳胀裂的纸箱。
还有一次婆婆熬了一锅皮冻,连锅放在塑料凳上晾着,接着把一个十几斤重的大西瓜放到洗衣机上就进屋去了,刚离开片刻,就听到咣当啪嚓一声响,好嘛,满地都的艳丽的色彩和凉热相间啦!
那个平底火锅的故事更逗,婆婆蒸完馒头把面板立起来斜靠在厨房台面上,大概是倾斜的角度不够,不知是哪一刻倒掉了,还株连了菜板上放着的电火锅,等婆婆遛弯回来时,厨房地上一片狼藉,那个电火锅的玻璃盖质量真好,不锈钢锅体都瘪了,盖子还完好地躲在角落里呢。
婆婆一生勤俭持家,她老人家常说买吃买穿都见到东西了,坐车花钱太浪费。所以,婆婆极少坐车,包括公交车,去哪都是蹬着自行车。婆婆个子不高还比较胖,因为白内障和倒睫视力也不太好,我总劝她有事出门就坐车,婆婆还是大冬天在雪地里也蹬着自行车,摔倒过几次后,婆婆答应我遇到冰雪路面就下来,但还是要骑车。
有婆婆的日子里,家里总是很热闹,婆婆虽然只有一儿一女,可是家里一点儿也不冷清,侄子外甥孙男娣女干儿女干姑爷朋友同事老乡邻居,一起种地的打麻将的遛弯的,家里出出进进总是欢声笑语。逢年过节老人过寿更是不用打招呼,就按照二十来人做准备没问题。
每遇家里亲朋聚会,都是我最露脸的时候,婆婆会提前一天买好各种食材,摘菜洗菜烫菜,排骨扣肉小鸡炖蘑菇都提早做好,等我一进门洗了手扎上围裙,所做的都是大厨的活儿了,切墩码盘拌凉菜,煎炒烹炸摆盘上桌。
客人看到的是一个勤快麻利的巧媳妇,却没看到做准备工作的婆婆。每次端上最后一道菜摘下围裙时,侄女嫂子们都夸我能干辛苦,只有我知道最能干最辛苦的人是婆婆,最善良最克己的人也是婆婆。
好多次,我都想在众多亲友欢聚之时给婆婆唱一首歌,我不会写歌,只能选一首最能表达我心声的歌——婆婆也是妈!可是,每次我都羞于张口而等待下一次再唱,直到最终永远地失去了这个机会!
总有些等待最终成了遗憾,总有些借口终究成了不可原谅的负疚!今天是婆婆过世三周年的日子,我在心里默默地一遍一遍地唱着,婆婆也是妈,您一辈子辛苦啦……婆婆,您听到了吗?
记得那还是婆婆去世前的一年,婆婆因为严重的静脉曲张住院手术,我得到消息时婆婆已经做好术前准备,我怒气冲冲地质问婆婆为什么把我当外人,这么大的事直到要上手术台了才告诉我。婆婆平静地解释过后,我羞愧了,婆婆是想让我安心地多陪陪从北京回来小住的娘家三姨。
那次手术虽然很成功,术后却出现了排尿排便困难的窘境,很欣慰,婆婆最需要有人伺候的时候我在身边,那也是我这个不孝儿媳唯一的一次床前尽孝机会。而我竟还因为与婆婆沟通信息不对称,做好晚饭送到病房时,婆婆已经冲过一碗燕麦片,我埋怨婆婆怪婆婆生婆婆的气,一夜娘俩也没咋说话。
一夜无眠的我辗转反侧,心里早就知道错了,就是碍于面子没有向婆婆承认错误。清晨跑去买了两双袜子和一些婆婆喜欢的小零食,也是想用行动向婆婆致歉。婆婆出院以后,也有好多机会,但都因为我面子矮羞于开口而错过。
那是我与婆婆相处二十一年第一次红脸,也是唯一的一次。今天,在公公婆婆的墓地前,我终于发自内心地向婆婆坦陈我的过失,请求婆婆原谅,可是,婆婆,您还听得到吗?您还会原谅儿媳这迟到的道歉吗?
婆婆走了,走的那么急,没有留下一句话。那是我与婆婆结缘后最长久的分别,二十天,竟成永别!我在视光中心忙的昏天黑地,每天都到七八点才下班。当我接到电话顾不上脱掉工装匆匆赶去时,婆婆已经躺在冰冷的抢救床上永远的离开了。
我再也看不到婆婆擦着汗笑成一朵盛开的向日葵,再也不知道商店橱窗里那件漂亮的毛衫该买给谁,再也不能陪着爱打麻将的婆婆走四圈,再也不能一开门就畅畅快快地喊一声妈!
三年过去了,当我站在公公婆婆的墓前,有那么多话想对婆婆说,我没有说,但我知道婆婆已经听到了,婆婆一定笑了,笑的像一朵盛开的向日葵!值此婆婆去世三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献给婆婆,愿婆婆在那世安好!祈愿阿弥陀佛慈悲接引我的婆婆早登极乐!南无阿弥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