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看到一个家长的朋友圈,配图是一把绿香蕉和一把黄香蕉,配文案:焦虑已经转换成焦黄了,谁要谁拿去吧!我明白她这条朋友圈的含义。但谁又没有焦虑呢?
1、
她儿子很帅,嘴也很甜,情商高的有些让人喜出望外。可是,她儿子却是一个毫无规则的孩子。想做什么就立马去做了,不管什么场合或者合不合适;不想做什么,你就算把他捆在身上,他也不会屈服的,有种八匹马也拉不回来的勇猛气概。
他知道他做的事情在当时的场合是不对的,可他是“控制”不了自己的。因为他不会多想,也不会想远,思考在他这儿用的最多就是如何把心心念念的大炮、挖掘机拼出来。
这应该算好事吧!健康快乐的成长也是一种幸福!可拥有了健康快乐后,我们还想拥有更多,所以,不快乐便来了。
焦虑的产生来源于对比!如果你想生活的开心,就和不如你的人对比,如果你想生活的痛苦,就和比你好的人对比,总有让我们欣喜或者绝望的比较在人生的路上做路障。
她焦虑的来源除了和别人对比孩子,也和这个年龄段应该有的能力对比。这一对比把自己吓一跳,她甚至怀疑这孩子是不是有什么病症。但一通检查下来,似乎又在正常范围之内。
所以,从此她把焦虑背在了身上。抽时间陪他玩,发现他只喜欢玩一种玩具;陪他读书,发现他一听到故事整个人发抖,并大声的喊“救命”;陪他完成课堂上的小操作,可他好像从来没有出现在那个课堂上似的,必须握着他的手才能勉强完成操作任务。
陪他的每一个时刻已经从曾经的幸福变成了煎熬。每次的陪伴只会让她更加的“焦虑”,内心里充满绝望。
可她是母亲,她必须有耐心的陪伴下去!
我不是她,却也懂她的痛苦,因为所有平凡的母亲对于孩子都有期盼!
2、
从过完清明节开始,我就开始紧绷着神经忙碌了。
终于过完了母亲节,以为绷到六一儿童节就到此为止了。可我还是想的天真了,生活怎么可能如此“波澜不惊”呢?这不,六月份连着三场大活动等着不说,还有日益紧迫的招生宣传也被提上了日程。这个夏天,却让我有些闻风丧胆。我是多么的怕活动、怕折腾我和孩子,但是这些折腾它还是必须有的,毕竟一环扣这一环,一环为另一环埋下伏笔。
我也很焦虑,被掩盖在看不见的缝隙里。貌似那些最后的成果也无从让人知道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煎熬。
从知道这个消息开始,我的焦虑升级了。why?因为我的自由时间将会被剥夺,而我的灵魂还想终于那项事业。突然就不喜欢我的“事业”了,我喜欢我的爱好,可我的爱好它不能让我填饱肚子且有安全感。可我真的好想拥有自己的时间:思考的时间和读书的时间。
生活的琐碎让我厌弃自己,工作的琐碎和精疲力尽更是让内耗这个瓶子快要装不下了。我一遍遍的问自己,值得吗?到底是什么更重要呢?生活、责任、还是自由!仿佛都很重要,因为缺一不可!
我焦虑的点在哪里?未来的不明确还是如今的精疲力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恶性竞争开始了,也许一开始就有,只是我没有发觉而已。这些恶性竞争逼迫着人去“卷”、去主持正气,却在主持正义的时候倒戈了,成为了“卷”的奴隶。
不看、不想、不顾及!似乎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呢?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事儿,不看,那眼睛如何安放?不想,那如何去面对周围的人和事呢?不顾及,那如何去回避眼前要面对的一切呢?
这一切的焦虑啊,无处安放,只能默默的承受住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