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和友(小文)

作者: 夫非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8-09 00:07 被阅读0次
朋和友(小文)

“朋、友”两个字代表的是信任,是情意,是厚道,而非尔虞我诈,攀缘依附,用之如至宝,弃之如蔽履。

现在,世人经常把一面之交的人也当做朋友交,这或是性情所致,或是世风所致。这样的朋友注定无法长久,或者说这样的关系根本算不上朋友。

人云:“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这么说话,自然存心机而定交,为功利左右,谋现实利益,断也不能算“朋友”!

朋友当是有共同情趣,心智,三观趋近;当经一翻境遇,而形成的彼此欣赏的拥有共同立场的关系。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所以,危难中走出来的朋友,方是真正的朋友。

有一天,一个陌生的文友通过信箱发给我一组诗,留言说:“朋友……望能评论下拙作……”当然,这里毋需妄论他是否视我为朋友,又或是客套话,但我却真的不喜欢这样陌生的客套用语。乱用、套用古人潜心创造的词语,我觉得本质上就是对母语文化缺少敬畏之心。

朋友一定是难得的,朋友也一定是一个人心灵的知音和慰藉。孔子就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鲁迅也说过差不多的话:“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慧眼如炬的他们看到了朋友的真谛。

俞伯牙一曲《高山流水》之后,断琴绝弦,凄然而曰:“我即子期,子期即我。”可见二人引为知音之切,这样的朋友之交当感天动地了。

“管鲍之交”的故事流芳后世,《列子·力命》写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将鲍叔牙与父母并提,可见二人情意之山高海深。

马克思和恩格斯四十年合作而形成的马列主义,说到底也是二人朋友之谊的结晶。在文坛上,冰心、巴金和萧乾更是以朋友之交交往七十载,传为佳话。

现实里,我也有为数不多的朋友,我还是崇尚古人讲的“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不要挂嘴上,也不要死去活来。但我承认,朋友肯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餐宴上,谈不上朋友的熟人,经常为一杯酒直言质问我当不当他是朋友,是,就杯酒下肚,不是……在中国的酒文化和人情世故里,这个时候,我不把他当朋友,那只能翻脸,他下不了台面,而我也会被当做忤逆别人情面的另类。所以理所当然,酒文化里,所有人都是“朋友”。

引申到无利不商的商业圈,对朋友的定义早已经被大家接受,只要合作,大家都互称朋友,其实各揣着明白各装糊涂,为利益形成的合作关系罢了。

娱乐界几乎每个大咖都朋友云集,一个人的朋友圈可以概括进大半个中国。这些人情商高智商不见得高,听他们对朋友的理解,就好像看他们演戏。他们可以一朝朋友遍天下,也可能一朝只身去天涯。

“朋友”这个词如何来的呢?小小研究了一翻才发现,“朋友”本不是一个词,而是一个联合词组。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明确表示:朋,假借也,表示群鸟聚在一起的情形。“朋”最早见于远古时代的象形文字甲骨文,在青铜器铭文中常常可以见到“贝五朋”类的句子,表明“朋”早期就是一种货币衡量单位。

据考证,商殷时期,水陆交通不像后来那么发达,因此产于南方海洋中的贝在中原地区是人以为贵。如果谁得到王赏赐的贝,便认为获得了极大的荣誉,要铸造宝尊彝器作为纪念,由此可见贝朋的贵重。由于贝必须串在一起,贝美丽的花纹依次排列,就像鸟儿聚在一起的样子。因此,把朋作为货币单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诗经·小雅·菁菁者莪》中,可以看到“菁菁者莪,在彼中陵。既见君子,锡我百朋”的句子;而《周易》中把朋作为卦辞的句子不可胜数,臂如益卦里有“十朋之龟”,坤卦里有“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等等,不一而足。

商周以后,“朋”的意思发生了变化。这时候,一些知识分子纷纷开班办校,授业解惑,一方面解决生计问题,另一方面让知识世代流传。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前来上学的学生们之间如何称呼,因为在这之前是没有大家凑到一块儿学习读书的情形的。不过,这难不倒我们聪慧的先祖,他们就假借古字朋群鸟相聚的意思来作为这种学生们之间的称呼,因此许慎说同学曰朋。

孔夫子在《论语》中就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把它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就是,见到同学从很远的地方来了,是件非常高兴的事情。可惜我读书时,老师讲解这句话的意思只是说是朋友从远方来了,非常高兴,并没有告诉我们朋是同学。

这种同学为“朋”的痕迹在随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中随处可见,“朋党”放在现在说,就是同学会。试想,做官的人如果单打独斗,是很难成什么大气候的,因此,凡是在一个门派、一个学校,或一个老师教过的学生,就会自觉不自觉的组成一个小圈子,成为政治小集团,互相帮助,互利互惠。

再说友。友也是一个象形字,其外形是两个人站在“酉”上,酉有门的意思,表示两个人象兄弟一样,是一个家庭里面的人。

《说文解字》说:同志为友。什么是同志,同志就是兄弟。在古代,部落间的人都有亲缘关系,这种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谊是牢不可破的,只有一个部落,一个家族之间的成员才能互相信任,围绕一个目标去做事,因此,只有兄弟才能成为友。友经过演化,外延开始扩大,志同道合的人也可以成为友了。最早在《诗经.关雎》里,出现了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句子。

春秋时候,古人对友是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的。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辟,友柔,友佞,损矣。这是说,有益的友有三种,有害的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友,诚信的友,知识广博的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孟子·万章》也写道: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这局话是说,不倚仗年纪大,不仗恃地位高,不倚仗家里富贵来交友。交友时,是因为友的品德好才去交他,心中不要存在任何倚仗的观念。

就在这时,朋友还没有成为一个词组,说明当时朋和友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这种区别就是,朋是同学,友是同志。

但在春秋时,这种区别已经不是十分明显了。朋友一词最早应该是在《诗经·大雅》里面出现,在这首诗歌里面分别出现了“惠于朋友,庶民小子”、“朋友已谮,不胥以谷”和“嗟尔朋友,予岂不知而作”等句子,这里的朋友表示官员同僚的意思。但到了稍晚的《论语》里面,则出现了“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句子,说明这两个单字已经成为了一个词组,其意义与今天我们所说的朋友,意思已经没有多大差别了。

由于朋、友两个字最初意义的不同,造成今天朋友的意思也有多种。这不重要,关键就看你择善,还是从流;重现实,还是分感情。

相关文章

  • 朋和友(小文)

    “朋、友”两个字代表的是信任,是情意,是厚道,而非尔虞我诈,攀缘依附,用之如至宝,弃之如蔽履。 现在,世人经常把一...

  • 现在就好

    大朋与小友分别吃着砂锅饭和木桶饭。 大朋看着小友手里的迷你木桶,禁不住笑起来:“你这就是饭桶,相比之下,我这才是正...

  • 朋  友

    在路上 总会遇到一些人 让你在不经意间感动 或许是一个笑容 或许是一句问候 便连接了彼此的友情 在路上 我们都少不...

  • 朋 友

    朋友 文/黄影 你在天的那头 我在地的这头 平常的日子 你见不到我的影 我牵不到你的手 像天与地各在一方...

  • 《朋。友》

    好朋友就是不管什麼時候都是有講不完的話題。 你在他/她面前,不需要偽裝。因為她/他總會看穿。 你在她/他面前,不需...

  • 朋  友

    林姐是姐读幼师时的同学兼最好的朋友,温州人,毕业后留在杭州工作,并在杭州成了家。 读书那会她们都还小,十六、七岁的...

  • 朋 友

    愿风带去我甜甜的祝福 愿云带去我深深的祝福 朋友是长久的牵挂 缘分是世世生生的承诺 相识是缘 相知是份 让我们在缘...

  • 朋 友

    最近经常听到儿子说:“那是我朋友”.每次他说到这句话,我都会问:“他叫什么名?”儿子会回答我:“我不知道。”我内心...

  • 朋  友

    在极浅极淡的颜色里 流动着 一种 无处可以放置的 心情 ——席慕蓉《山樱》 花麦和拐角批...

  • 朋 友

    我所认为的朋友是需要一定时间来拉长彼此的世界那种,简单的说就是友谊也是需要时间考验的。我其实对相见恨晚并不是很认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朋和友(小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lzx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