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关于亲情每天写1000字想法
拆书-《孩子:挑战》-孩子错误行为背后的秘密

拆书-《孩子:挑战》-孩子错误行为背后的秘密

作者: 石头聊家庭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17-08-14 06:46 被阅读253次

    本文摘要:

    本文结合具体的实例,介绍了儿童的心理特点。目的在于和家长们共同探讨发生在孩子行为背后,尤其是不当行为背后,孩子们的心理特点,辅助家长们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发现自己的孩子。

    本文详细阐述了因孩子追求归属感而带来的四个问题:通过得到“过度关注”来寻求归属感,和父母的“权利之争”,采用“报复”的手段,对自我的“自暴自弃”。心理学的解读有别于传统教育理念,它能够帮助我们看到行为背后的本质,希望你在本文中有所收获。

    另外,文末有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请注意查收。

    美国十大教育畅销书、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文的观点,我引用了《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中的部分内容: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由三部分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指人的本能,由各种欲望组成,像性欲和攻击欲,它是一个人的人格基础和核心;“超我”,相当于各种管制者,代表着道德。如果一个人只有“本我”,那么他就会不顾一切的寻找各种欲望的满足,就如同野兽;如果一个人只有“超我”,那么他所有行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集体,不会考虑个人。这两者间的冲突需要一个协调者,这个协调者就是“自我”。而“自我”的这种协调能力来自“自我”的意志(本我)和父母等权威的影响(超我)。

    针对接下来要讲的内容,我们来总结一下上述观点:孩子在追求自我的过程中,会在“本我”和“超我”的战争中,或偏向于自我欲望的满足,或偏向于对自然规则的遵循,或偏向于两者的融合,结果怎样,与父母的引导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有了以上的理论基础,我们便能更好的理解:孩子天生会尽其所能寻找归属感。如果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保持了内心的勇气,那么他便能通过展现自我的能力和积极的参与,寻找到归属感;而如果孩子觉得气馁,鼓励不当,他的归属感就得不到满足,此时就会转而通过他人,得到归属感和自我认知。

    生活中,孩子的很多不当行为,都来自寻找归属感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通过得到“过度关注”来寻求归属感

    妈妈在厨房里忙碌,两岁的希尔达站在门口。“妈咪!”“怎么了?”“妈咪!”“什么事,宝贝?”“妈咪!”“我听到了,宝贝,什么事?”“妈咪!”,妈妈放下手里的事情,走过去。“什么事呀?”“散步。”“等一会哦。”妈妈回到厨房继续忙。希尔达仍然站在门口,鼻子贴在纱门上。“妈咪!”“又怎么了?”…….同样的情况重复了三次。当希尔达第四次重复时,妈妈再次走向她:“哦,好吧,希尔达,我们出去散散步,但我等一下要回来做晚饭哦。”妈妈牵着希尔达的手…

    心理解析:妈妈在孩子一次次寻求过度关注的过程中妥协了,放弃了自己本应该继续做下去的事情,妈妈的行为告诉孩子,他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赢得父母的关注,这一方面让妈妈失去了自我,另一方面也将“一堵墙”横隔在孩子的面前,让他失去了探寻自我的勇气。这样的孩子注定是不快乐的,因为,他的认知建立在他人的认可上;这样的父母注定是累的,因为他付出了更多却得到了更少。

    较好的处理方式:适当回应,在保持情绪稳定的情况下,坚持做自己当下应该做的事。

    现在的问题如何判断孩子的需求是否合理?

    判别方法:如果我们发现孩子没有什么正当理由,而让我们不停的为他们忙碌,并且我们觉得不高兴或者烦躁的时,我们可以确定自己,正面临孩子需要过度关注的情况。这种观察需要父母在了解全局的情况下,足够客观。

    面对这类问题,正确且有效的方式是:我们要审视,孩子要求的是什么?如果我们不介入,孩子自己是否能够处理?如果我们有所回应,会对孩子的自我认知有什么影响?我们的反应会帮助孩子懂得他是个有能力的人,还是会导致他认为自己无助、无力,需要他人帮助才行?我们要帮助孩子根据不同需求做出自己的贡献,并从生活中获得满足感。

    (2)和父母的“权利之争”

    五岁的吉米让妈妈伤透了脑筋。两人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发生冲突,无论妈妈骂他,打他都无法彻底解决问题,糟糕的事情总是重复上演。比如今天,妈妈让吉米拉大便(从婴儿时起,妈妈就很在意吉米的大便问题),吉米说现在不拉,就跑出去玩了,结果在妈妈收拾衣柜的时候,既然发现吉米把大便拉在了爸爸的帽子里,妈妈气坏了,打了吉米一顿,反而又让吉米尿了一裤子。

    心理解析:他们希望通过反抗父母的强权来展示自己的力量,这是孩子在寻求野性的“本我”。

    较好的处理方式:如果我们没有因这类事情受到影响,孩子们自然会放弃让他们自己感觉不舒服的方式。

    如何判断我们是否陷入了权利之争:问问自己,在这件事情中,得到了什么好处?——维护了自己的威望?得到了外界的好评?等等;说话的语气——言辞越来越激烈,心情越来越愤怒说明你正处于权利之争。

    这样的“权利之争”还发生在,提醒多次后孩子还不上床/不吃饭/看电视/玩手机;不让吃/玩什么,却执意要做。

    当发生这些问题时,最好的方式是退出冲突。如果父母退出,孩子就没有了对手,没有了对手,就没有了孩子需要去击败的东西,也便“让他的凤,无帆可吹。”(Take the sail out of his wind)

    孩子不能被强迫,只有赢得他的心才能赢得合作。孩子的行为应该通过恰当的激励而不是强权。

    (3)采用“报复”的手段

    五岁的罗伊和三岁的艾伦在客厅玩,艾伦突然发出疼痛的尖叫,当爸爸妈妈冲过去时,发现罗伊拿着打火机在弟弟的胳膊下面晃来晃去,当父母赶到时,罗伊已经成功的把弟弟烧伤了。

    心理解析:当父母和孩子的权利之争越陷越深时,孩子便通过报复的行动来弥补自己受伤的情感。这种报复也可能是对自我的伤害!

    较好的处理方式:这样的孩子最需要鼓励,他需要被人真正的理解和接纳,父母要做更多的了解孩子内心的工作,但却急不得。

    当孩子的行为让人无法理解,甚至是无法容忍时,我们要问问自己,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所有报复行为的背后一定有着深层次的原因。用以暴制暴的方式只会让孩子走向另一个极端,彻底失去信心,亦或是更加残暴。但对于儿童,在他们的自我认知体系还未建成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沦落为“自暴自弃”。

    (4)对自我的“自暴自弃”

    八岁的杰伊在学校的学业有很大的困难。不论杰伊多努力,也不论老师给他多少额外的辅导,总是没有起色。无奈之下,老师向他妈妈了解了情况。“杰伊在家里都忙些什么?”“我早就不让它帮忙了,他什么都做不了,即使做了也是笨手笨脚的,搞得一团糟。”

    孩子在遭受连续的打击之后,必然会放弃内心中还在挣扎的自我,转而屈服于外界给予的错误认知,这是一个最自然的过程,因为在孩子的自我认知体系未建立起来前,他必然更倾向于一种让他唾手可得的方式。

    故事中的杰伊在妈妈的描述中,永远是一个笨手笨脚的孩子,而这样的孩子通常就是气馁的孩子,他们往往会用自己的愚蠢回避努力,仿佛在说:“如果我做事情,你就会发现我多么没用,所以别理我。”

    不要小看这种心理的暗示,心理暗示往往是一个人之所以能够产生巨大能量的前提。不管好与坏,这种暗示必然推动着自我的行动,最终演变为对自我认知,自己便会成为心理暗示中的那个人,而这一切的根源常常来自于非常爱他们的父母。

    当一个孩子在痛苦挣扎时,说明他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试图得到“自我的救赎”,否则就是彻底的自我放弃。

    我听到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学习成绩不好且没有任何才艺的女孩子,却总是能够在遭受不断的打击后,嘴上表现的自信满满,“哼!他们没什么了不起的,我考的也不赖!”“这种才艺我也会,只要我学学就行。”,妈妈也以此为荣,认为这是她家孩子的优点,“我家孩子心态好!”。但这种状态在孩子步入四年级时,突然消失,孩子变得异常不自信。

    因为成绩不好就是不好,没有才艺就是没有才艺,时间久了,表面的虚无必然会被揭开,而孩子之前所谓的自信也只是嘴上的功夫,是不明事理后的自我安慰,也是一种自我的抗争,只是父母并没有明白其中的深意,到最后真正的发现问题时,才开始着急起来。

    上面这四个问题用一句话来概括:孩子为了赢得归属感,寻求“过度关注”无法获得成功后,可能会转向和父母的“权利之争”,“权利之争”中处于劣势的孩子会采取“报复”的手段,以弥补自己受伤的情感,如果这些方法都无法奏效,孩子便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对自己的“彻底放弃”。如果父母能够正确的介入中间任何一个环节,都能引导孩子健康的成长。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还会得出另外一个重要的观点: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和他共同搭建一个牢固的,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这对于孩子日后对“自我”的探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最后特别提醒各位家长:在任何情况下,决不能告诉孩子,我们怀疑他们有这样的错误目标,这样的言论不会对任何人有帮助,还会对孩子们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心理学知识是我们行动的基础,而不是对孩子说出一番话来对付他们。


    #心理学知识-10#

    一切都是自传:导演、演员和小说家创造出来的出彩作品,常常源自于他们的自传,按照心理学家埃里克.伯恩的说法,这是“人生脚本”,它在童年的时候形成,有开始、展开、高潮和结尾几个部分。而那些打动你的故事,可能就是你的“人生脚本”。

    心理学故事:星爷所有的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个小人物被人践踏,被人瞧不起,后来经过奋斗,成为神一般的存在。真实世界里的星爷也是如此,并且他对婚姻的看法也淋漓尽致的表现在多部电影中。虽然星爷自己并没有意识到。

    ——来自《武志红心理学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拆书-《孩子:挑战》-孩子错误行为背后的秘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mvg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