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读书简友广场
《论语》讲堂留影217

《论语》讲堂留影217

作者: 饮酒扬波 | 来源:发表于2024-05-24 17:32 被阅读0次

    2024-5-24 二百一十七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9.9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语音整理
    我们知道孔子为了恢复周礼而辛苦奔波了一生,但结果也没能如愿。到了晚年,随着身体日益衰老,他似乎看到了生命的终点,而他理想的实现似乎遥不可及,于是发出了一种“天下非其时”的哀叹。
    “凤鸟”,传说中的一种神鸟。一般认为,神鸟出现预示着天下太平。传说中,舜帝的时候,凤凰来仪于庭;文王的时候,凤凰鸣于岐山。而孔子所在的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礼崩乐坏,孔子由于空有满腹经纶而时运不济发出了感叹。
    “河图”也是一种盛世来临才出现祥瑞,一般与“洛书”并称“河图洛书”。传说伏羲氏的时候,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据此演绎成八卦,是后世《周易》的源头。又传说大禹的时候,洛河中浮出了神龟,背托“洛书”献给大禹。大禹就依此治水成功,把天下划为九州,又制定了九章大法来治理国家。这些内容流传下来,都收在《尚书·洪范篇》之中。《易经·系辞传》中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说的就是这两件事。
    至于凤鸟与河图是不是真的?我们现在无法证实。当然这里面有一些加工演绎神话的成分,无非是想强调是君权神授予的,以说服民众。这种操作手法,不仅中国有,在西方也有。比如,《圣经》中摩西在山上得到了上帝的指令,刻在石板上,也就是“摩西十诫”。
    孔子对于这些祥瑞之事是不是相信呢?估计不会。孔子在这里只是发出一种感叹,就是他一生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理想要落空了,所以用了一句感叹,“吾已矣夫”,我这一辈子就要完了。
    与之类似的事件出现在《左传·哀公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鉏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意思是,十四年春天,在鲁国西方大野打猎,叔孙氏属下的车子鉏商捕获一个麒麟,以为不祥,就赏给管山林的官吏虞人。后来孔子看见了就说:“这是麒麟。”然后就把它留下了。这件事在《公羊传》里也提到了,说孔子见麟“反袂拭面,涕沾袍。”就是孔子看到被打死的麒麟以后,翻过衣袖擦脸,眼泪把衣服都沾湿了。麒麟是一种瑞兽,它的出现和凤鸟一样,意味着天下太平,现在好不容易出现了,却被鲁国人给杀了,意味着天下不可能太平,所以孔子非常悲伤。
    麒麟这种传说中的瑞兽,是不是真的存在过呢?现在很难说。但是它在《左传》和《公羊传》所表达的含义和《论语》这一章是一样的,都是哀叹天下不可能获得安宁。
    这样的话呢,我们可以把本章来补充一下,就是,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麒麟已死,吾已矣夫!”

    孙中兴详解

    这章是孔子感叹没有圣王可以聘用自己行道。

    孔子感叹说:“凤鸟不出现,黄河里也不出现图籍,我看我是碰不到圣王的聘用来行道了!”

    这章的背景是“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经·系辞上》),除了《河图》《洛书》之外,麒麟的出现也是圣人出世的祥瑞之兆。《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这是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孔子71岁)春的事情。那年有人打死了一只麒麟,这样的祥瑞之兽竟然出世,没被珍惜,反而被打死。孔子认为这只被打死的麒麟和自己的命运一样,都是生不逢时,所以感叹说了“河不出图,雒不出书,吾已矣夫”的话,没有此章的“凤鸟不至”一词。

    孔子的感叹到底是为了什么?一种说法认为是孔子感叹没有圣王出,所以自己不受重用,也就是“伤己不得见”(孔安国和皇侃),或“伤时无明君也”(邢昺和戴望),王充在《论衡》中的诸多章节也持这样的立场(《书虚》《问孔》《指瑞》和《感虚》)。另一种说法是孔子自己身份卑贱,没有受命出现凤鸟和《河图》《洛书》(董仲舒,见《汉书·董仲舒传》)。

    我觉得董仲舒的解释和孔子自认为“天生德于予”(《述而篇》7.22)以及“斯文在兹”(《子罕篇》9.5)的“超级自信”不太一致。当然孔子不是没有叹息气馁的可能。只是从正能量的观点读来,恐怕孔子还是感叹自己徒有满腹经纶却乏人问津的可能性似乎更高些。这也彰显了他的“知其不可而为”(《宪问篇》14.38)的一贯精神。

    更何况,根据朱子的注释“凤,灵鸟,舜时来仪,文王时鸣于岐山。河图、河中龙马负图,伏羲时出。皆圣王之瑞也”。我很难想象谦虚自持的孔子会自比为圣王。

    也许韩愈说得有点道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孔子在这里是以千里马自居而感叹没有伯乐。

    是吧,孔老夫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讲堂留影21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bx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