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一角“格洛”小镇

作者: 从小就学坏 | 来源:发表于2018-09-04 19:15 被阅读23次

    从东非小城“杜艾因”,到该国最西部的高原迈拉山区已近两个月了,而这注定是不平凡的五十多天,浓缩了前半年以来的酸甜苦辣。加上在东部的半年时光,在异国已八个月了。可能之前过的较为惬意,除物资匮乏、环境简陋,节奏还是很宜人的。突然到了与世隔绝、条件恶劣的山区,思乡之情变的犹为心切。

    我们所在的地方位于非洲最高点,名为“迈拉山”深处的“格洛”地区,一处方圆约五百米左右的盆地。四面环山,西高东低、凹凸不平,由于现在是雨季,到处泥泞不堪、长期积水,生活很不便利。这里的泥土呈黑红色,密度很高,干土块坚硬如石,雨天浸泡后会变得松软易陷,粘黏性特强,鞋子踩上很难拔出,溅在衣服上都很不好洗。即便国内最黏的黄土质与其相比都相差甚远。若是旱季时,滴水不见,整个山区都是干枯的黄色——死气沉沉。

    自六月以来进入雨季,少则每天一场雨,多则十几场雨,飘忽不定,无法预测。也许十几分钟前晴空一鹤排云上,瞬间黑云压城城欲摧。在这里只要有云覆盖,必然下雨,可能浮点较低,驮不住厚云层,不像我们那,可能一连几日多云天,就是不见下雨。

    非洲一角“格洛”小镇

    在非洲的当地人一年只种一季农作物,那就是雨季,因为他们靠天吃饭,四个多月的雨季里收获一点粮食,匀到旱季食用。经过近百天的雨水洗礼,万物得到复苏,疯狂滋生,一派葱郁替荒脊的景象,如巨大的天然绿被披洒在连绵跌宕起伏的山坡上和空谷中,使之前苍凉的群山多了分妖娆和神秘感,有点像国内湘、黔地区的风貌特征。望着、望着、有时都忘记了自己已然深处在非洲大陆腹地。

    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波光粼粼的朝霞泛着红蕴,在劲风里摇曳着。四处都有乌鸦活动的踪迹,个头如鹰般巨大,然色泽仍是天下归一。昨日下过雨的积水还在四处蔓延,地面依旧泥泞,行走数十米都煞费体力,车子更无法正常行驶。山坡上 不时有身穿白袍、头绕白条的本地人骑着毛驴自由穿梭在田埂小径,可能在他们眼里就没有宽敞大道的概念,这样的非常路就是正常路况。虽然我到这已两个月了,但没出过这方圆几百米的盆地,也没到面前的山上溜达过,因为当地局势不太好,常有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爆发冲突。 刚到此地只觉山川很秀丽,气候宜人,也没东部那么热,却不知这美景下竟隐藏着盘根错节的割据势力,现对于山上时不时想起的枪炮声也早已麻木了,不像最初还有所紧张。记得年初那会飞机刚刚抵达首都“喀土木”时,一路上听到最多的就是,在S国有的百姓家里连饭都吃不上,即便这样,干农活的器具可以没有,但绝不会没有枪。小巴士艰难的行驶在沙土地里,漫无边际的野外总有零星的黑人不知从哪冒出来,毫无目地的在烈日下行走着,多为十几岁或二十出头的小孩,背着枪托掉了色的Ak47,那时候总觉得周围气氛诡异,空气中都弥漫着硝烟的味道。搞不懂在这么贫瘠的环境下,活下去是多么不易,还有什么理由争来打去的?

    非洲一角“格洛”小镇

    艳阳下,中午路面就干的差不多了,我们驱车来到三公里外的格洛小镇,崎岖狭窄的泥地硬是走了近一个小时。 从盆地一路向北而上,经过一个村落,沿途中许多小孩穿着脏旧烂衫的衣服在路两旁,伸出拇指重复着一句阿拉伯语,又或将弯曲手指并拢重复往嘴里送,很明显 这是在乞讨。在这个物品和粮食极度匮乏的山区,他们常常食不果腹,营养不良在非洲是普遍现象。似乎从会说话起,就学会了讨要,因此也不会觉得有何不妥。然而得到了东西也不会怀有感恩之心。若是小孩多,食物少,最好一个都不要给,不然没分到的会围住你,甚至哄抢。有的大孩子远远看到有东西从车上扔下来,飞速跑过去从小丫头手上抢,顿时引起一片混乱。一开始我从车上看到这些可怜的小孩,心生怜悯,就将所带的巧克力、饼干、糖果、牛肉等东西分批扔出窗外,可沿途无一不是引起混乱。同行者就劝我别给他们,说他们这民族不值得同情,只会越帮越乱。起初我还不以为然,直到一路看来,也渐心凉。

    非洲一角“格洛”小镇

    虽然路很不好,所幸驾驶的是悍马级山地越野,强悍柴油动力输出,一路才没有发生陷车。快到镇上时,车子拐过湾后就遇到一个大下坡,定睛一看面前原来是条河沟,水流湍急,这是除“尼罗河”之外、我在非洲见到的第二条有水的河流,但这条不知其名。那头是山,两岸有大树矗立河堤边,水草丰盛,牛、羊、驴、骆驼等悠闲的吃着草,丝毫不在意我们这帮不速之客的到来。从右侧望去,两岸全是人,有妇女在石头上洗衣服的,有小孩子在嘻戏水的,可能出于宗教因素,少有大声喧哗的。没有人为的干涉,一派原始风貌,古朴、神秘、自然,惟妙惟肖。

    非洲一角“格洛”小镇

    正当我把眼收回看着车前方时,我发现前车竟然开进河道里,水深埋没了整个车轮,原来这条唯一通往镇上的路竟然一座简易的桥都没有。要不是前车打样,估计我们是不敢从河里开过的。可除此之外没有它路。越过河道后向上坡冲去,上了坡岸就到了小镇,正直每周一次的集市,人口往来频繁。

    非洲一角“格洛”小镇

    对我来说,很久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市井了。据说这座小镇是方圆几十公里最繁华的了,东西约两百米长,南北百米不足,整体望去还算整齐。好点的房屋为砖质结构,一半左右都是茅草铺子,简陋至极,凝视良久万千感慨,有种时光倒流的错觉。

    非洲一角“格洛”小镇

    镇上的物品种类较为单一,水果不过五类:橙子、芒果、柠檬、香蕉,而且后两种数量不多;蔬菜不过三类:洋葱、小葱、辣椒,叶子菜听说有,没见到;其他小物件、生活用品也就那几样,没发现什么特色稀罕物。随便一个中国人来这,都是数一数二的富豪了。当地人购买力低,几十磅都算奢侈了。而中国人动辄就是包底全抄,几百磅或上千磅的买(四磅约一元人民币),因此当地人特别欢迎中国人的到来。起初50磅能买到二三十个拳头那么大芒果,后来他们知道中国人钱好赚,就集体涨价,涨幅高达三倍。对待黑人有很廉价,这一点让我们很不愉快,没办法,谁让这大山深处没有别的消费地呢。即便涨这么多,对比国内还是很划算的,所以我们依然是挥金如撒土。记得每个摊位无论水果还是蔬菜都只摆放一点,多则几十斤,我们买小葱愣是抄底了三家摊位,引来一大堆黑人围观。芒果更是从街这头买到那头方止。政府军人员三三两两不断巡逻着,从远处看以为手持AK47,走进一看原来是56半自动,经历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检验,还算合格。国内虽早已淘汰,但在国际上还是很畅销的,用过的评价都很喜欢。

    非洲一角“格洛”小镇

    这街上有一群小孩推的独轮车一字排开,像上世纪的黄包车夫,他们专门为人拉货,一趟几磅而已。每当中国人买东西就冲上去争着拉货,那些机灵的小孩,会在你结完账后立马帮你把货放在他车上,你走哪跟哪,直到装满为止,一趟收十磅,对于他们来说是不小的收入了。买完东西向汽车走去,看着这独轮车越觉得熟悉,以前满清时期不都是这样的车子么,现在国内北方多地还用的这样的独轮车,难道这是全球民间公用类型?是古时中国创的,还是外国先创的,正当我思索车子的由来时,我看到那车板上一个刻着的英文单词(占据车板四分之一大)“made in China”。 噢!原来是出口到非洲的呀!还不得这么眼熟呢。中国制造遍布全球可真不是盖的,高端奢侈物品出口欧美,廉价实用的出口第三世界国家,样样俱全,面对全球客户量身打造。尤其在非洲,国货很抢手的。

    之前都是从空中飞来飞去,很少近距离的接触民间风貌,这一趟出行很接地气,更加真实的了解到非洲边角。一改连日来的雨天烦闷,心情也大为愉悦。还有四个月的时光就要回国了,我会继续收录点滴,刻画还原出生动的非洲故事呈现给大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委陵菜:😍😍😍😍
      • 简书_红豆:还在坚持呢,呵呵,好久不见,一起加油。:stuck_out_tongue_closed_eyes:
        从小就学坏:@简书_红豆 你才是笔耕不辍呢。我现在都没时间打理这些的。
      • 自律有点难:看到独轮车那里,我笑了😇

        期待更新…… @从小就学坏
      • 任真:在非洲还真是不能乱给钱,容易引起骚乱。
        从小就学坏:@任真 是啊!“乱”是有深层原因的,非朝夕能解决。
        任真:期待后续,欢迎继续投稿《时差党》专题。

      本文标题:非洲一角“格洛”小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en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