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论语》

作者: 三十三山 | 来源:发表于2018-01-23 22:26 被阅读10次

如果要问对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最具有影响力的书是哪本,我认为大多数的人会和我有同样的选择——《论语》。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言行的书。在孔子去世后由他的弟子整理编纂而成。可以说它是孔子一生的总结,也是儒家思想的具体体现。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儒家自汉以后就一直被奉为正统,《论语》也作为儒生的基础必修课,为四书五经之一。北宋开国的第一位宰相赵普就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而到了明代更是成了科考必考之课。由此可见它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之大。

我觉得中国文人的文化情结都始于《论语》。因为它里面承载着每一位读书人的梦想。还是让我们近距离来感受一下它的魅力吧!

《论语》全书二十篇,以“学而”开来,以“尧曰”作总结。先来看“学而”篇。《论语》的每个章节安排和先后顺序都是有深刻意义的,直至今天专家学者对这些布局安排的意见也不尽相同,但谁都没法否认它所包含的蕴意。“学而”两字取自“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前两字,这是《论语》中取名的一贯做法,这与《诗经》中的取名是一样的。好了,说完了取名,来说正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为何把这作为开篇第一条?很多专家都会给出自己的解答,但这不是我想要说的。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林妹妹的模样,那同样一千个读书人心中有一千个不同的理由。在这我只想提几个问题:

“学”是什么?

“时”代表什么?

“习”讲的是怎样的习?

解决了这三个问题,第一句话也就大概理解得差不多了。“学”,钱穆先生解释为诵,习义。“学,觉也,效也。后觉习效先觉之所为”谓之学。我觉得这里的“学”,可以泛认为是理论上的学习。

“时”,应该理解为有时,定时还是时时,这也没个统一的说法,总之是各说各有理,至于究竟该怎样去看那也只能凭读者自己的本意了。

“习”,我觉得应当理解为实践。因为古语中的学和习是不一样的,比如学文习武、习枪弄棒等等,习是表示动作的,在此可以引申为实践。

所以这句话应理解为“理论上的学习有机会就去实践它,这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现代社会人们对于学习的能力尤其看重,你的竞争力就是你的学习力。没有人敢放言他所掌握的知识已够用一辈子,科技的发展使得社会每天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稍不留神就会变成古董人。新闻上不是说某犯人在监狱被关五年,出来融入不了社会,不会用智能手机,不了解微信,不明白移动支付等等。所以你只要稍稍不努力就会和这个社会脱节。学习已经成为一辈子的事,活到老,学到老。

把这顶顶重要的放在第一条,谁还能说不字?学习,学习,所有的一切都开始于学习。人类自从有了思考就一直在探索这个宇宙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它的边际,人从刚生下来呀呀学语到效仿周围世界哪一样离得开学习?一位老师曾给焦虑的家长写道:

考试的成绩不重要,学习的能力最重要。

学习的能力,怎么拔高都不为过。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一语揭破了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学习。因此,当我们懈怠的时候还是在心里把这句话默默多念几遍吧!

再来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朋”字被很多人理解为“朋友”。其实“朋”和“友”在古代是不同的。“朋”一般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放在现在应该是“同志”,比如欧阳修的《朋党论》中的“朋党”,就是指政治诉求一样的人。“友”指的是朋友,《论语》中就有“友直,友谅,友多闻”,这里的友就是朋友。

这句话的理解应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和相会,这难不是一件高兴的事吗?

这句话可以归结为社交关系类。看,现在的朋友圈并不是什么时髦话题,古人早就懂了“圈子”的重要性。要想发展得更好,给力的“圈子”必不可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手?”

时光到了现在,各种各样的信息量铺天盖地而来让人无从分辨真伪,老子曾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过多的信息量已经严重于扰了人们对事物的判段。当别人不理解自已时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因为他人的批评而怨恨,也不要因为他人的赞赏而骄傲自得,秉着自己的一颗本心去做事。

这三句话到这里就讲完了,有没有对大家一点启发?

我觉得平时还是应该多读读经典,因为这些书籍流传千年而不衰自是有其道理的。每个人读它体悟可能都不相同,这大概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吧!

相关文章

  • 谈谈《论语》的现实意义

    谈谈《论语》的现实意义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

  • 谈谈《论语》

    从自我修身的角度讲,我完全赞同于丹的论语理论,虽然用理论描述理论更显云里雾里,虽然于丹本身也做不到如她所言安于贫贱...

  • 谈谈《论语》

    如果要问对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最具有影响力的书是哪本,我认为大多数的人会和我有同样的选择——《论语》。 《论语》是一部...

  • 2017-05-24 《论语》的读法,糖电池与糖氢电池,柯洁完

    熊逸 9.4 | 《论语》的读法 (1)孔子为什么说怪话 今天谈谈《论语》的读法。首先我们要知道,《论语》不是一部...

  • 读《论语》有感

    《论语》乃修身阳性,人生之道,必读之本。寒假,潜读了《论语》,使我受益匪浅!分享几个经典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

  • 《论语》读写讲训练营

    今天不说论语,想谈谈咏哥这个《论语》读写讲训练营。 咏哥很早就在群里放风说要开始做这个《论语》的共读,当时群里一度...

  • 日知录(4):我的笨办法

    数年未联系的朋友打来电话说,最近跟着网上单英中读《论语》,收获颇大。佩服我这么多年坚持读《论语》,想听我谈谈学习方...

  • 读《论语》有感

    我读了部分《论语》,我想粗浅的谈谈我的感悟。 一、孝道。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在孔子眼中,...

  • 不耻下问的两种造诣?

    “不耻下问”出自春秋时期的儒家思想孔孟子《论语》中。 今天来谈谈不耻下问的深意何在?...

  • 谈“礼”:礼尚往来,礼之用和为贵

    今天顺着我的《论语》​书法创作继续,也谈谈“礼”。 今天要帮老公朋友的小姨子搬家稳居,​哇,这绕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谈《论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nke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