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七)

作者: 戴峰青 | 来源:发表于2020-05-03 09:17 被阅读0次

        水煎包,两面金黄,特别是包子之间粘连的皮儿,薄薄的,因是发面,一口咬下,由包子表皮的香脆直接进入软软的面皮,同时咬掉那喷香的馅儿!眯上眼,让这香味渗进自己的身体里……

        小时候每站在水煎包摊前都走不动路,听着那油与水融合的滋滋声,闻着那包子渐熟的香味,最重要是那时的包子馅里有肉与大葱的混合味道,伴着自己咽下口水的咕咚声。这该是身体里得有多大馋虫的反应啊!偶尔得到水煎包时那一定是被包在粗粗的吸油纸里,那纸一定是被油透的……

        小时候能吃到水煎包几乎是个梦想,那一定是表现极好,能跟着妈一起去赶集,而且那天是极听话,妈到集上的采买或交公粮一定是很顺利的,刚好又忍着饿过了饭点,正好街角的那个水煎包摊还没收时才能得到。或者是在家表现极好,能乖乖地陪着弟妹,照看好家里的一切,妈从集上回来时手头还有可以买几个煎包的钱时,她一进家,我们就闻到了水煎包的香味,然后耐心地等妈拿出。打开油纸,看着水煎包的脆边已被热气哈塌,但这些丝毫不影响我心底的馋虫!哪怕最后分到半个水煎包,吃时也会享受地慢慢嚼啊嚼,让香味在口中在心里久些,再久些!   

        小时候总觉得能做水煎包必须有很高的厨艺才行,那一定是做了一代又一代的,所以集上卖水煎包的才只有的一家,而平时再也没有见过谁家能够做煎包的。每想到这些,我总会想起我从没见过的姥爷。只是后来离开老家,举家到油田,妈离开了农活的劳碌又投入另一形式的养家劳碌。听妈每回闲下来包饺子时,有一句没一句的话语里得知:

        这面哪能浪费啊!你姥爷临死前咳嗽咳得想喝口面汤都没喝上,你姥姥问人家要了一把麦种,在敦子里搉搉,煮的水清亮,也没喝上……

        你姥爷长得高高大大,又能吃苦,做的馓子又细又匀,谁也比不了他……

        那日子到处抓着当兵,被抓了,偷跑了,又不敢回家,和几个人想跑到新疆去,都跑到郑州了,舍不得我和你舅两个,又偷跑回家,被人告了,又被抓回去,生生地染上病,被送回来时,那么高大的人瘦得像把柴禾……

        临了了,用草苫子一盖,他个儿大,两只脚都露在外边……

        每说到这时,妈的眼泪都会流下来,我们的眼睛也都湿了。成年后我才明白,一个“舍不得”是作为家中男人肩上所扛的责任是不能一走了之的!那时的我只关注到馓子,我以为水煎包是最好吃的,会做它都得厨艺非凡的人才行,却从来没想过比它好吃百倍的馓子是我未见过的一位亲人的绝活!

        妈说,盘得好的馓子,每根都是均匀的,不会有粗头,姥爷就是这样做馓子的高手。当时问妈馓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妈说的我早已记不起,只是再吃馓子时总会想起姥爷,想着他炸出的根根均匀的馓子,想着要是见着他一定会缠着他炸馓子,甚至会跟他一起去走街串巷去叫卖!成把的馓子往开水里一泡,一下散开油花,香气四溢,入口绵中带脆,吃到最后是绵软,连没牙的老太太吃起来都毫不费力。那时的香气远比现在尽吃尽闻的美食要浓郁得多!

        走过无知而不知的岁月有时才能看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甚至连愧疚都是心疼的,因心疼而不愿想起。我成家第二年开车回老家,见到姥姥,看她的脸只觉得她比以前胖了些,想是因生活条件渐好的原因。她干着农活儿,看大了自己的孙辈,又正抱着重孙辈。临回时,我硬塞给姥姥几百块钱,想她想吃啥买些啥,心里还有些兴奋。因为是自己上班挣的钱。姥姥拿着钱说:没想着我能等着红青挣钱了。返回时,姥姥送我们到村口,我扭头看着她招手的身影,眼泪不停往下流,路上一想起就没停地流泪。没过多久,姥姥病逝,妈从老家回来,除了脚上的鞋蒙着白布外,眼睛红肿,声音嘶哑,嘴唇长着好几个火泡。说起姥姥病逝前的种种,特别是给她的钱最后又让妈给带回来了!我心疼如绞,泪如雨下。原来姥姥那时的胖是浮肿,而我竟不觉得。给姥姥的那几百块钱对于姥姥为我为我们整个家的心而言不值一提……

      之后几年内我不吃花生,不吃凉拌的长豆角。每看到这两样食品心都会疼。小时家家都不宽裕,但姥姥能知道我们爱吃什么,每次去姥姥家,姥姥准会做咸糊涂。把面用筷子一个方向搅好,趁饧面的工夫去地里揪把灰灰菜,若是赶上花生成熟,姥姥会拽几棵花生。回家再把饧过一次的面再搅一次,再饧,然后择下花生,剥壳,灰灰菜洗净备用,把饧好的面洗出面筋。花生与锅里的水同煮,洗面筋的面汤等水浇开后加入适量,把面筋扯薄,放入锅里,再用筷子搅成絮状,加入用油和盐腌好的灰灰菜,开锅即好。长豆角,家院、地头都常见。摘下几根洗净,开水一烫,豆角特有的清香马上散发出来,我往等姥姥从锅里捞出用水冰时抓一两根就嚼起来。姥姥会边笑边责怪,还没盐呢!

        小时的自己,有爱吃的食物能吃到口里那是最最幸福的事,这些味道深深印在脑海,从来不曾忘记,而做出这些味道的人也铭刻在心里。对爱吃的人而言,能记住的每一处、每一情境都与不同的味道有关。从那时我明白有时候的不吃不是代表不爱而是深爱过!日子过去,花生和长豆角仍是我的最爱,我也渐学会做水煎包,我已学会慢慢嚼,让这些香味在口中在心里慢慢散发的同时忆起爱我的人和我深爱的人!

相关文章

  • 老屋(七)

    老屋的第三排房子,我们叫它北屋。 北屋 北屋一共有五间,东边三间相通,有一个门,叫它东间。西边两间,也有个门,叫它...

  • 老屋(七)

    水煎包,两面金黄,特别是包子之间粘连的皮儿,薄薄的,因是发面,一口咬下,由包子表皮的香脆直接进入软软的面皮...

  • 多情旧客堂前燕

    七绝·老屋 文/金声玉振 碧草连阶满院生,老屋...

  • 老屋

    七 写了老屋的物,写了老屋的食,今天开始写老屋的人。有一句俗话,“知人知面不知心”;...

  • 告别老屋(原创)

    告别老屋 二〇一七年七月十五日 青岛——济南——东阿 天阴沉 有阵雨 心沉重 那座老屋 ①二〇一七年七月十二日,从...

  • 篝火.烟花.年味

    自1986年搬离街上老屋到山岭上之后,有37年没在老屋过年了。去年七月,弟弟在老屋旧址上重建好房子,我们兄弟姐妹3...

  • 七绝《老屋》

    故地重游百事哀, 断垣残瓦映苍苔。 梁间唯有双栖燕, 春暖时分又复来。

  • 七绝.老屋

    逢晴见日春筛雨,燕影鸦踪两寂寥。 巷窄径斜青草绿,堂前桑树一人高。 新韵 题记:日前,回了一趟老家农村。寒风中,在...

  • 七绝:老屋

    文/君诺 今随家父归乡里,十载无人老屋衰。最是多思墙上字,难猜哪个少年为。 (社课绝句练习二十四)

  • 七绝 老屋

    访友山村寻旧宅, 短墙斑驳起苍苔。 门前轻唤无人应, 黄狗闻声迎客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屋(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ode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