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扎堆这个词,怎么听都不像个好词。
应用场景也大多是为了贬低别人,或者彰显自己的特别。
自以为潇洒,实则可笑之极。
今天是清明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怕人多因此专门挑今天去带老爸看病,到了以后还是出乎了我的意料,人真是多,简直多,摩肩接踵跟赶集一样,大概这也算是扎堆吧。
如果扎堆是丢人的事,那我很抱歉!
能力实在有限即不会看病,也请不起私人医生,所以只能去扎堆了。
我楼下是2所小学,1座幼儿园,每天早上7点开始,门口就只能用水泄不通来形容,汽车,摩托成,自行车,滑板车应有尽有,男人,女人,老人,孩子,更是络绎不绝,那场面比起春运也是不分伯仲,我想这也是扎堆吧。
看来不止是我,甚至连我看到的人,都在扎堆,果然不出众的我,只能从众。
至于工作,这世界有很多的职业是不需要扎堆的,比如美国总统,比如德国总理,比如微软总裁,比如口臭测试员,比如宠物食品品尝师,等等。
除此之外我不知道那位的工作可以用门口罗雀来形容?
在14亿人口面前,真存在不扎堆的事吗?
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我想说的是,99%的人从事的99%的事都是在扎堆。
我真的不认为扎堆是什么好词,通过说别人扎堆来彰显自己的特别更是不堪一提。
过节不出门,然后听着广播里,看着电视里的节目:“某某某高速堵车X小时,某某某景点游客饱满,更有那一张特别牛逼的照片,沙滩泳池全是人,那叫一个个密密麻麻“,然后对着身边的人,或者在网上优越的说,看这一个个就是爱扎堆,看中国人就是爱扎堆。
看他们扎堆,他们多么蠢,他们多难受,看我都不去,我是多么的特别,多么的优越。
可是作为一个中国人,难道真有人没有扎过堆?可能吗?
竟然没扎过堆的经历是0,那么哪来的底气笑别人扎堆?
当然不排除这些个贵族真的是14亿中哪些1%的高端人群。
只有弱者才喜欢扎堆,我无条件支持这句话,可现实的问题是绝大部分人都是弱者。
生存以上,生活以下,谁不想含着金钥匙出生?谁不想住独栋别墅?接受贵族教育?私人娱乐场所,医疗?等
度假区夏威夷海滩肯定比国内国内公园人少,独立的私人医生服务也肯定比医院乱哄哄的排队强,然而这些大部分都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只能扎堆。
扎堆不但可能是弱者的行为,更是生存的必须。
王安石不是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都知道雄奇瑰怪的景色在与偏远,可就一个远就足以限制大多数的人了。
花有百样红,人与人不同,作为弱者除了扎堆,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
最后再聊聊扎堆旅游的事,我认为很好!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去追求没有任何问题。
至于说扎堆旅游这件事是否快乐,那就取决于你对旅游的定义是什么。
如果旅游对你而言就是”XX到此一游“,是只有看到了这世间的美景才算是不虚此行,那我只能说大概会很难,因为就单纯的”景点“而言,不扎堆是不可能的,就连来回景点的路上,车先要好好的扎一扎堆...
这样的旅游无疑是痛苦了,因为除了人什么也看不到。
君不见,华山节日人成海;这是最真实的描写,因为跟真的海里一样,你都不用费力划桨,人潮会带着你向前。
在中国只要是节假日,但凡能叫得上名字的景区,绝对都是人山人海,绝无丝毫的旅游舒适的可言,就算是一块破石头,排队也得20分钟后。
可即便如此,我依旧觉得这是很好的事,因为人人都有向往自由的权力,都有向往美的心,都有各种感情需要陪伴,而旅游就是最好的方式,没有之一。
一个上班族,单休,而且经常加班,难得遇见节假日,需不需要带女朋友出去走走?需不需要带着孩子看看大自然?需不需要自己去散散心?
然后你告诉我,扎堆旅游是病,得治!
子女常年在外地,难得回来一趟,于是带父母去景点转转,你说扎堆有啥意思?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也没必要多说,只有一点必须要提,那就是每一个人决定要去扎堆的人,自然有他不可改变的理由,这是每一个人的自由。
能与最亲的人在一起,能够升温情感,能够陪伴,就算堵车3小时,景区人山人海又如何?
心不能到的人,即便去到无人的山巅水崖仍然会浮躁。
心远地自偏,而心要是到了,就算是人群也会成为景色的一部分,这叫人与自然相互和谐。
这就牵扯到到底旅行是什么?
真正的旅游是承载着自己赋予的特殊意义而存在的,这与任何外人都没有关系,甚至于景色也没有关系。
真正的旅行,并不是到了景点才开始,而是从你踏出门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
积跬步404
①是否朗读? ×
②是否背诵?×
③是否练书法?√
硬笔√
软笔√ 画圈,所
④是否运动?×
⑤是否读书?×
⑥是否写作?√
1800+
周目标还剩 1天
跑步40Km:9Km+10KM
文章 6000字:2100+1000+2000+800+2000+180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