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如风

朋友是一个大型IT的部门经理,现在这个行业人员流动性大,大多是吃青春饭的90后,90后聪明且任性,一言不合就提离职,这对于领导是一个挑战。
管理业务和人心最为重要的部分在此就可以显示出领导自己的风格,恩威并济谁都知道,但理论归理论,在下属那里实施起来并不是很顺利,近期据说离职有几人,上面总经理对他也颇有微词,自身也感觉压力很大,日前和我说要研究“施压”和“施威”的区别。
一直以来,对于我有着二十多年学校管理的经验,也是走过很多弯路,一路走来得到员工的认可,跟随十几年以上的的员工占了60%,其他的也会因为结婚或者做了全职,但彼此还是来往并喜欢继续叫我“老大”,平时互动聚会挺多,自我觉得在管理上还是比较得人心。
下面分享一篇关于“施威”心得:
在日常工作中,领导者不免有生气发怒的时候,而所发之怒,足以显示领导的威严和权势,对下属构成一种令人敬畏的风度和形象,可谓之为施威。应该说,对那种“吃硬不吃软”的下属,适时发火施威,常常胜于苦口婆心式的千言万语,然后再适时适度地加以慰抚,往往有立竿见影之效。
论其道理,大致与数天的阴雨连绵,才能衬托出雨过天晴、大地如洗的美好,或暑后乘凉,倍觉其爽,或渴后饮泉,方知其甘等相似,此中包含着心理平衡的辩证哲理。
因此,有经验的老练领导者总是既敢于发火震怒,又有善后的本领;既能狂风暴雨,又能和风细雨。当然,尽管发火施威有缘由,毕竟发火能伤人,甚至能坏事,对此还是谨慎对待为好。但在涉及原则问题时,或对有过错人帮助教育无效时,必须以发火压住对方。
发火是不可避免的,许多时候还是有益的、必须的,但不宜把话说过头,不能把事做绝,而要注意留下感情补偿的余地。领导者话语出口一言九鼎,在大庭广众之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旦把话说过头则事后骑虎难下难以收场。
所以,发火不应当众揭短伤人之心,导致事后费力许多也难挽回。同时,发火宜虚实相间。对当众说服不了或不便当众劝导的人,不妨来一下“大动肝火”,既能防止和制止其错误行为,也能显示出领导人运用威慑的力量,设置了“防患于未然”的“第一道防线”;而对那些面皮较薄、反应敏感的人则不宜真动肝火,而应以半开玩笑、半认真或半俏皮、半训诫的方式去进行,虚中有实,情意双关,使之既不能翻脸又不敢轻视,内心往往有所顾忌——假如上司认起真来怎么办。
另外,发火时要注意树立被人理解的“热心”形象。大事认真,小事随和,轻易不发火,发火就叫人服气,“拿住人”,长此以往,才能在下属心中树立起令人敬畏的形象。令人服气的发火总是和热诚的关怀帮助联系在一起的,领导者应在下属中形成“自己虽然脾气不好但心肠热”、“刀子嘴豆腐心”的形象,从而使发火得到人们的理解和赞同。
发火,不论怎样高明总是要伤人,只是伤人有轻有重而已。因此,发火伤人后,需要做及时的善后处理,即进行感情补偿。妥当的善后要选时机,看火候,过早了对方火气正盛,效果不佳;过晚则 对方郁积已久的感情之“结”不好解开。因而,选择对方略微消气、情绪开始稳定的时候为佳。
正确的善后,要视不同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有人性格“大大咧咧”,是个粗人,领导发火他也不会往心里去,故善后工作只需三言两语,象征性地表示则能解决问题;有的人心细明理,领导发火他也能谅解,则不需下大功夫去善后;而有的人死要面子,对领导向他发火会耿耿于怀,甚至刻骨铭心,善后工作则需要细致而诚恳,好言安抚,并在以后寻机通过表扬等方式予以弥补;还有的人量小气盛,则不妨使善后拖延进行,以天长日久见人心的功夫去逐渐感化他。

艺术地善后还应体现出明暗相济的特点。所谓“明”,是指领导人亲自登门进行谈心、解释甚至“道歉”,对方有了面子,一般都会顺势和解;所谓“暗”,是指对量小气盛者发火过了头,单纯面谈也不易挽回时,可采用“拐弯抹角”或“借东风”的方法,例如在其他场合故意对第三者讲他的好话,并适当说些自责之言,使这种善后语言间接传入他的耳中。这种背后好言很容易使他被打动、被感化。另外,也可以在他困难时暗作帮忙。这些不在当面的表示,待他明白真相后,会对领导由衷感激。
当然,正确善后不等于低三下四,不是无原则地迁就和退让。领导人的善后必须严格划清暗中相助与小恩小惠、事后收买的界限。
善后只是一种必要的感情补偿,而不是政策松动或原则让步。发火与善后的艺术是原则性与“人情味”相统一的工作策略,而不是那种一打一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权术,领导者应潜心研究和掌握其中的限度和火候。

如有雷同,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