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日常沟通的时候,有时候会觉得沟通的很通畅,有时候有说不通的感觉。人们在沟通的时候,倾向于展示自己已经知道的熟悉的内容,而对于自己不知道的那部分,或者隐藏着不说,或者自己也不觉知。有一个很有趣的人际沟通模型,可以解释一些现象和提供解决之道。
这个模型就是约哈里之窗(Johari Window),它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约瑟夫·勒夫特(Joseph Luft)和哈林顿·英格拉姆(Harry Ingram)共同提出的用于分析人际关系和沟通的理论模型,在人力资源、个人成长、组织管理、心理分析等方面都有应用。
约哈里之窗将人际关系中的信息沟通情况,落位于四个象限中。这四个象限分别是,开放区、盲目区、隐秘区、未知区。
开放区,就是你知道的别人也知道,信息充分对称,比如你的性别、长相这些表象信息。那些容易获知的信息,也属于这一象限,比如那些公共信息、可开放沟通的信息。在这个象限里,沟通顺畅,人际关系安全和谐。
盲目区,是你不知道的,而别人知道的信息,这是你知识的盲点,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比如说你的有些优缺点,别人看的很清楚,而你自己并不觉知。这是最容易发生矛盾冲突的部分。
隐秘区,是你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信息,可能是你的隐私或是你的秘密,也可以是你暂不被人认识到的闪光点(可能是因为低调?)。
未知区,是你和别人都不知道的信息,比如尚未开发出来的潜能、解决方案等,它的边界难以衡量。如果是针对实际的问题,它需要时间和耐心去发掘解决方案,过程中经常成为你和他人的矛盾冲突点。
很明显,约哈里之窗不是关闭的,是几扇动态的窗。理论上,人不可能完全认知自我。但未知意味着迷茫,也可能带来冲突,同时代表着无限可能。这个模型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开放自己、接纳别人、增加互动和相互理解、求大同存小异、学会让步和包容。通过改变、打开、沟通、探索,将开放区边界扩大,将盲目区和未知区域面积缩小,这样人和人之间就会少一些矛盾冲突,多一些理解和共识,日子和工作理顺了,心理的健康程度就会更高。
【本文由「Libby博士的职场理想」原创,欢迎关注drlibbystudio,专治「工作没意思」、「生活不开心」。】
【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libbyontheg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