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亲爱的》,我正处于怀胎十月的初期,因身体瘦弱,动不动就见红,医生再三严令:若想保胎就要卧床休息,连下床也不要。彼时我脆弱之极,一丁点儿和孩子有关的消息都会引发我不好的联想,所以基本上隔绝了和外界的接触。有一天实在躺的无聊,打开电视,赫然看到黄渤一张饱经沧桑的脸,屏幕下方提示,正在播放的电影,名叫《亲爱的》。
看了十分钟,我马上关了电视,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绝对不是一部我会想要去看的电影。实际上,黄渤虽然以喜剧为大众所熟知,也成功塑造了“青岛贵妇”的综艺搞笑形象,但这确实是一部挖人心窝的现实主义打拐题材的电影。
是的,我当时只看了十分钟就很难受了。好的演员,就是能驾驭各种角色,并且不让你出戏。
亲爱的世人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跟其他众生相不同,黄渤在海报上,是闭着眼睛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其中包含的惊惧、悔恨、歉疚、苦楚、惊喜与无奈,反倒比硬挤出几滴眼泪要丰富许多,个中心酸,不足为外人道也。
电影一开始,着重描写了一番男主居住的环境,杂乱无章的电线几乎充斥了整个屏幕,黄渤饰演的田文军出场,想要找到自家的线,扯扯这根、扯扯那根,戴着几分轻松的语调说:“我之前这个线上我绑了根红绳儿那是哪一根儿我怎么找不着了?”白话的口吻体现了主角的身份,几番拉扯之下,终于找到目标,随手将口中的口香糖取出,重新粘在电线上。黄渤噌噌爬下梯子离开了电线,镜头一转,一根红绳儿陷在电线的深处,绳结已开,绳子慢慢掉了下来。
电影的起始就道尽了最后的结局,绑紧——迷失——又绑紧。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作为陕西街知巷闻的童谣,这首歌有着典型的地域特征。电影中田文军唱了两次,第一次是从前妻手中接过孩子,自然而然的教孩子唱到:“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前妻指责他不教儿子说普通话,田文军初次展现了他执拗的一面:“陕西娃不说陕西话说啥?”第二次是在找到孩子以后,不同于开场的戏谑与轻松,这个时候的田文军激动异常,说话都带着颤音:“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你怎么能不记得呢?”
黄渤展现了他一贯的影帝实力,第一次的自然与第二次的失控都拿捏的恰到好处,没有丝毫生硬造作之感,开场儿子进门时他并没有表现的特别欣喜,而是很自然的搂过孩子唱起了童谣,就像每天和孩子一起做的事情一样,对前妻随口应付的方言对吵也流畅无比,就像他们以前每次吵过的一样。
日子都是平常的日子,如果不是经历了什么痛彻心扉的大事,哪里会每天都过得像电视剧上一样惊天动地,不过就是陪着孩子打打电脑游戏罢了。
而童谣的第二次出场恰恰就是一番惊天动地,这也与开场的平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黄渤一边紧张的的摇晃着孩子的肩膀,一边颤抖着唱到“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的时候,不远处就是追击的村民,他紧张的不能自已,不是怕被村民攻击,而是怕儿子记不起来这首歌,想起这首歌,就是想起他这个爸爸来了啊!
说方言,是一种归属感的体验,曾经写过一篇有关方言的文章:“不出门认识不到自己是哪里人,出了门,但凡有熟悉的乡音都会竖起耳朵听了又听,最好再搭个讪,啊!你是不是XX人啊?原来以为,这是方言的魅力,其实,是家的魅力啊!”田文军一开始执意让孩子说方言,因为陕西话是老家话,可在影片后期,却执意不让孩子说方言,因为,此刻,孩子口中的方言已经是安徽话了,在田文军听来,句句是刺,深深的扎在他心里。
影人志·联合征文|《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你说孩子被拐到那一家,他是多久才叫她妈妈的。
影片一开始,田文军和前妻争吵的时候,说了一句:“我和你不同,我认命,你不认命。”然而他错了,他才是最不认命的那一个,他不相信,他的孩子就这样丢了。为此,田文军开始了漫长的寻子路。每个平凡的小人物,在跟孩子有关的事情面前,都会变成英雄。他录着蹩脚的寻子VCR,目光闪烁,却又无比坚定,他清晰完整的诉述了自己的请求,明明紧张的说话都带着颤音,却还要在一番常理的描述之后,故作镇定的加一句:“请买到鹏鹏的人家善待我的孩子,别让他吃桃,他过敏。”
但到后期,他似乎又成为认命的那一个。孩子初初归来,和前妻生分异常,好像他们才是拐带的坏人,田文军无奈的安慰前妻:“你说孩子被拐到那一家,他是多久才叫她妈妈的。”前妻哀怨的看了他一眼,田文军无法回应,此刻的他,之前寻子时的坚定、对付骗子时的聪敏、找到孩子时的激动和发现孩子不认他时候的茫然,都荡然无存。事已至此,他别无所求,只要能静静守着孩子便好,至于其他,恐怕也只能用自己的温情静待花开了。
与母亲的热烈不同,父亲的爱,大多充满了隐忍,不爱表达是他们的天性,可他们的爱却比他们的言语要深沉许多。黄渤在采访中曾经说道:“拍戏的过程其实是被虐的过程,你要感性的理解情绪,又要理性的控制表演,还是挺难的。”一开始在警局里面对前妻的指责和拍打时,田文军选择沉默,在前妻劝他不要去找骗子时,他挂了电话,在前妻前妻面对孩子不肯相认的绝望时,他轻声安慰。面对亲人时,这位父亲一直是低沉的、压抑的,让人在动容的同时,不免为固执寻子的田文军,多了几分心疼。
曾经一位做了妈妈的好友在看到人贩子的新闻时,恨恨的说:“所有的人贩子,都该被判死刑!”此刻,我多么希望,田文军也能撕心裂肺的大声哭出来啊!
影人志·联合征文|《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你不是孩子他妈,我最多也就做到不恨你,这到头了。
找到孩子以后,田文军从此对其寸步不离,甚至倒垃圾也要把熟睡的孩子抱起来一起去倒,他再也经受不起这样的打击了,他再也不想弄丢孩子了。对于人贩子,他恨到骨子里,但对于人贩子的老婆,那个把他的孩子当作自己孩子来疼的女人,他没法恨。在电影的最后,他看到她躲在角落里,他厌恶、他烦闷、他总会想起之前孩子被拐的经历。他不愿意见到这个女人,可是心底隐隐的善意又在提醒他,这个女人并没有错,毕竟她曾经那么疼爱他的孩子,作孽的是她死去的丈夫,正所谓“一人作孽,众人受苦”,她也是整个链条里的受害者之一。于是一刹那的光火交融之下,他说了一句:“你不是孩子他妈,我最多也就做到不恨你,这到头了。”失而复得,往往更加珍惜,更何况,这是他的孩子,他要保护他。
“当我们受苦,愿所有的苦难成为拯救一切众生苦难的补偿,当我们慈悲,不再以吸干别人喂饲自己,这是对别人的慈悲,也是对自己的慈悲。”电影里埋下的伏笔,到最后一一对应起来,这段最开始在寻子救助会里众人念诵的祷词,也为最后田文军对人贩之妻的怜悯留下了空间。当看到这个女人在田文军抱着孩子转身离去时,依依不舍的说出那句:“大哥,别让孩子吃桃,他过敏”,我竟五味杂陈,想必田文军也是一样。
昨天在网上看到一句话非常动容:一场秋雨一场寒,天冷了,一年眼看就要过去了,有了孩子,也许这平常的一年,就变成了人生中最特别的一年。
观影全程我都非常压抑,借用黄渤的话说:“好像有一只手伸到你的心里面,抓住你的心在不断的撕扯。”此刻我不是一个笔者,只是一个妈妈而已。
愿世间从此没有拐卖,愿迷失的孩子,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网友评论
好的剧本需要好的演员、精湛的演技去衬托,否则只是毁了。我不是专业电影人,我看电影只凭一点确认好坏,就是感受。感人物所感,受思想所受。
电影中的孩子,我觉得他们不幸的,但某种程度上说又是“幸运”的。不幸的是被迫与亲生父母分离,身世流离;“幸运”的是年纪太小,记忆形成晚,忘记亲生父母,将拐卖者认作亲人。最重要的是我们看到太多的被拐卖的孩子被折磨致残、被迫乞讨。
这种事情真的不能深想,我这种没有孩子的人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呢?!
所以还是要引用作者文中的一句话:愿世间从此没有拐卖,愿迷失的孩子,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希望所有的孩子能够在亲生父母的关爱下健康快乐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