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朋友聊天,谈到教育的问题。我们俩对名牌大学的重要性有多高,展开了一番讨论。现如今,大多数家长都被学区、教育资源这样的问题困扰着,我很理解家长们为孩子好的心情。按照当下流行的思路,名牌大学意味着更大概率的攀上人生巅峰。而想考上名牌大学,就要从娃娃抓起,好的幼儿园,好的小学,好的初中、高中,一路这样读下来,才有希望进名牌大学。
所以,家长们有一种普遍性的焦虑和压力,似乎一步错就步步错,必须每一步都踩到点上,不然孩子就会在未来的人生竞争中败下阵来。
诚然,好的学校意味着好的师资力量,意味着好的应试成绩,意味着上名校的概率更高一些。但是,有几件事情是值得深思的。第一,是否上了名牌大学之后,人生就一路绿灯畅通无阻了?第二,如果上不了名牌大学,就真的前途渺茫了么?第三、教育是否仅仅依赖学校?学校的功能是什么?学校能否取代家长在教育中的作用?家长在教育中的功能又是什么?第四,好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能否教会孩子面对人生的能力?简单说,学校多大程度上能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人能不能过好一生的关键。
也许想明白这几个问题,家长们就不会过于焦虑。因为我一直认为,家庭教育大于学校教育,家庭能够教给孩子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如何面对人生的能力,相对于学校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更加深远的。而家庭教育,更多的依赖家长,是家长可以掌控的部分。
作为一个人大毕业生,不敢说自己名校毕业。想想当初在学校的时候,同学们常常调侃人大是三流学校的领军人物,面对清北以及世界顶尖名校,只敢自称三流。但是朋友说,我就当你是名校生了,既然你觉得家庭教育比名牌大学重要,你说说你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吧。所以,我把我对朋友说的话,也是我自己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说过的话,分享在下面。欢迎拍砖。
如果让我说什么是好的家庭教育,那我会用这样一种角度去谈。那就是,如果让我回到青少年时期,我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家庭教育。这么说的原因是,我已经年过三十,见识过社会,也经历过生活,我知道什么对人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所以,我希望我的家庭能给我这样的教育:
第一,教会我好好照顾自己。教会我做饭、做家务;教会我按时吃饭、按时睡觉;教会我每天运动;教会我观察、接纳和调整自己的情绪;教会我接纳、肯定和鞭策自己。这些是做人最重要的事情,掌握了这些,才会是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不管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都知道无论如何,必须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因为只有自己,是自己的最大的本钱。
第二,教会我有耐心。有耐心这个事真的特别重要,人生起起伏伏,如果没有耐心,一次失败了、跌倒了,就焦虑、难受、压抑,那如同踩着刹车开车,费劲的很。虽然自己心里一个劲儿的着急,但是就是快不起来,因为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负面情绪上了。耐心,帮助我们的内心变强大。一次不行,没关系,两次不行,也没关系,永远不行,那我还能乐乐呵呵的活着,也没关系。种子发芽需要时间,成功也需要时间。
第三,教会我正确的看待知识,懂得终生学习的重要性。学校不会把重要的知识都教给我们,那么如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并实践。学校不会教我们育儿知识,除了教育和心理学专业,也不会教儿童心理学。但是当我们成为父母,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是多么的很重要。知识的作用在于,让我们告别本能的想当然,更正确的看待问题。要想终生学习,不是逼自己能逼出来的。要有乐趣才行。学习会有乐趣么?会有。就看家长有什么样的智慧,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人的一生,心智的成熟远远重要过一张名牌大学的毕业证。孩子一生中有两个机会让自己心智成熟起来,一个是在家庭中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获得;另外一个是在成年后自己培养。可想而知,成年后的自我培养,试错的机会成本有多高。
以上是我一点不成熟的浅见,让各位家长见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