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我们学习了文章的第一节,描述了一场短兵相接的激烈战争场面。
这节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激烈,更深刻地刻画了楚军统帅英勇无畏、誓死抵抗的精神风貌。
这种描述不仅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悲壮与无奈,也引发了人们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反思。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文章的第二节,诗人以饱含情感的笔触,讴歌死难将士。
出不入兮往不及,平原乎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出征不回啊往前不复返,平原迷漫啊路途很遥远。
佩带长剑啊挟着强弓弩,首身分离啊壮心不改变。
实在勇敢啊富有战斗力,始终刚强啊没人能侵犯。
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这段描述深情而壮丽,是对古代战场上英勇牺牲将士的一曲颂歌。它不仅仅是对战斗与死亡的直接描绘,更是对这些勇士们无畏精神与高尚情操的深刻赞扬。
自他们决定踏上战场那一刻起,便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这份决绝与勇气,如同他们手中紧握的兵器一样,闪耀着不屈的光芒。
诗人以其感性的笔触,将这些将士比作是身披荣耀战甲的勇士,他们使用的武器与装备——吴戈之锋利、秦弓之强劲、犀甲之坚韧、玉槌之华美,这不仅是实战中的利器,更象征着他们超凡脱俗的品质与不屈不饶的意志。
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战士们的物质装备,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他们精神上的富足与高贵。
诗人通过将这些英勇的战士与世间最美好的事物相联系,如美人、香草,以及珍贵的玉饰,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象,也深化了对英雄主义的理解:真正的英雄,不仅在于战场上的功勋,更在于他们内心深处那份对国家、对信仰的无私奉献与牺牲。
这样的描写,让每一位读到这段文字的人,都能感受到那份超越时空的悲壮与崇高,从而对这些英勇的将士产生深深的敬意与怀念。
他们生是人杰,死为鬼雄,气贯长虹,英名永存。这样的赞誉,不仅是对个人英勇的认可,也是对所有为国捐躯、英勇献身的将士们的集体致敬。
《国殇》在艺术表现上与屈原的其他作品,乃至《九歌》中的其它乐歌相比所些区别。它并不以想像奇特、辞采瑰丽见长,而是采用了“通篇直赋其事”的写法。这种写法挟带着深挚炽烈的情感,以促迫的节奏和开张扬厉的抒写,展现了一种凛然亢直、阳刚之美。
这种艺术风格在楚辞体作品中独树一帜,读来令人气壮神旺,感受到了与所反映的人事相一致的慷慨激昂之美。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