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樊登)与教育(刘良华)
教育背后1.6:混沌原理和自组织

教育背后1.6:混沌原理和自组织

作者: 教育背后 | 来源:发表于2020-06-21 13:47 被阅读0次

            是否存在着规律和因果,不仅物理学提出质疑,社会科学更是如此,下面我再简单介绍一些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混沌理论,自组织和后现代主义。

            先说混沌理论,这一理论是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诺顿·洛伦茨提出的。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我们可以用在西方世界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说明。这首民谣说: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这就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所谓“蝴蝶效应”。

            混沌原理最重要的观点是非线性系统具有的多样性和多尺度性。怎么理解这个观点呢?其实也很简单。我们还用个例子来说明,例如,原来我们都认为,整个世界就像一个钟表一样,假如这个钟表停了,那么肯定是其中的某个零件坏了,我们只需要找到这个零件把它修好或者换掉就可以了。即使有的时候修表匠拆开钟表找不到这个损坏了的零件,我们也会认为,肯定是有损坏,否则这个表不可能停了,唯一的解释就是这个钟表匠的手艺不行。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因果律左右了我们的思维。我们的钟表停了这个果必然需要一个因。这种思维不但是我们,科学家也同样如此,我们上面提到的爱因斯坦在与玻尔等量子力学专家争论测不准原理的时候,他就认为不可能测不准,肯定是有规律的,只不过我们还没有发现,他有一句名言:“上帝不会掷色子。”混沌理论告诉我们,钟表这样的系统是一种简单系统,其中可能确实存在着因果,但是复杂系统、非线性系统、生命系统,却是不存在绝对的因果,比如我们觉得头疼,打开我们的颅腔也许并不能找到某个部分损坏了,这其实就是中医理论的原理。

            毋庸置疑,教育肯定是类似于生命系统的复杂结构,比如,我们某所学校高考成绩总是不好。有的说主要是生源不行,有的说是老师不行,有的说是校长不行,有的说氛围不行。我们搞个调研小组走进学校,就像把坏了的钟表拆开一样,试图找到那个破损的零件,这几乎是痴心妄想的。做过教师的都知道,王老师今年带甲班,考试成绩真不行,张老师带乙班,考试成绩真好。我们是否可以断定王不如张呢?显然不行。因为王会说自己的学生不行。我们让他们换一下,王带乙班,张带甲班,结果乙班的成绩退步了,甲班的成绩进步了,这时候我们就下了结论,就是王不如张。这公平了吗?也不一定。因为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王和张又接了下一届的学生,每人重新教一个班,王这次比张的成绩好。这是为什么呢?就像混沌理论所说的,其实影响事件发展的经常是一些偶然的不起眼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是我们提前不能预知的,就像马蹄上的铁钉。不久前我听了一则笑话“说一个记者采访一位110岁高龄的老人,问他长寿的秘诀,老人告诉他除了注意锻炼、饮食……外最关键的是一次老人拿着一张船票赶到码头的时候‘泰坦尼克”号已经开走了。”这虽是一则笑话,也同样说明这个问题 “真正影响教育结果的往往是一些偶然因素。”

            自组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自组织系统(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这一原理告诉我们无论是一所学校还是一个班集体,可能都属于一种自组织,校长、干部、教师、学生等构成了这一组织,这一组织就像一个生命体一样,如果出现了问题就会进行自我调节。但是由于它类似生命系统,那种类似因为A所以B的推断在这个组织中,是不适合的。

            后现代主义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和感觉丰富性的整体性、中心性、同一性等思维方式的批判与解构。这一理论同样是对人类主观作用的强调。反对纯粹的客观。

            总之教育是个复杂系统。正像王蒙先生说的:“凡把复杂的问题说得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者,皆不可信;凡把解决复杂的问题说得如同探囊取物,易如反掌者,皆不可信;凡把麻烦的事情说成是一念之差,说成是一人之过,以为改此一念或除此一人则万事大吉者,皆不可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背后1.6:混沌原理和自组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pta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