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井底女蛙
初中时候,认识了鲁迅先生——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在很多人印象中,他冷酷无情。但是这无情是因为他心系天下、怜悯众生。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在众多和他有关的人中,我看到了他背后的两个女人---朱安和许广平。而他对她们完全不同的态度,让我认识了不一样的鲁迅。
一、鲁迅和朱安
朱安比鲁迅大3岁,矮小、瘦弱、高额头、尖下颏,像一个没长开的孩子。她没有受过教育,还裹了“三寸金莲”。但是,周老太太(鲁迅曾用名:周树人)看中了她的温顺、能干。在鲁迅21岁时,老太太擅自作主,为他和朱安定了亲。
两人之间的差距太大了,鲁迅自然不喜欢朱安。但是,这个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批判了那么多愚忠愚孝之事的斗士,面对母亲,却低头了。
七年以后,鲁迅和朱安成亲。
新郎只在新房睡了一夜,第二天就搬出去了。他开始了斗争,朱安是牺牲品。
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他,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无奈、委屈之下,他关上了感情的闸门,把罪过推给了一个无辜的女人。
可怜的朱安,感受到了丈夫的冷淡、厌恶,可是她无从选择,只能卑微地讨好迎合她的大先生。
鲁迅嫌她无知无趣,不和她交谈。没有关系,朱安自有她的聪明,她用耳朵用眼睛从各种渠道了解他的喜好。
佣人说大先生喜欢吃糟鸡、火腿、肉松,她就托人去稻香村买最好的食材,做菜给他吃粥,自己却舍不得吃好菜。
她依据饭菜的剩余量判断鲁迅的喜好,假使一道菜剩得很少、或吃光了,她就揣摩他一定喜欢吃,下次就做多一点。
天冷了,她给他缝厚棉裤,悄悄放他床上……
可惜,她的卑微,没有打动冷酷的大先生 。当着她的面,鲁迅对母亲说自己是过独身生活的人。儿子不喜欢,婆婆也开始责难,竟然怪她不生孩子。这个,朱安懂,她说:“大先生终日不同我讲话,怎么会生儿子呢?”
她的日子,就是鲁迅笔下的有些人:“虽生之日,犹死之年。”
一个人如果不活在别人心里,那他就真的死了。
在鲁迅眼里,从结婚那天朱安就已经死了吧。
但是,女人总会自欺欺人。因为鲁迅曾经送她进学堂,还让她放开缠着的小脚。这难得的温暖记忆让朱安存了一点点侥幸之心,她彷徨了很久,终于决定呐喊一次。
周老太太寿诞,家里大宴宾客。开宴之前,朱安忽然走了出来,她穿戴整齐,跪在亲友面前说:
我来周家已经许多年,大先生不肯理我,但我也不会离开周家,我活是周家的人,死是周家的鬼,我的后半生就是侍奉我的婆母 。
如果不喜欢一个人,她怎么做都是错。因为这件事,无情的大先生竟然写文章说她为了争取同情,让他做恶人。
朱安绝望了。
我好比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一点往上爬,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有办法啦,我没有力气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无用。
包办的婚姻包办了她的一生 ,这卑微的爱和挣扎使她成了一个墙底的蜗牛,永远爬不到顶。
朱安接受了现实,放弃了努力。在她心里,鲁迅是神一样的存在,太遥远,能有个名分已经很好了。
咫尺如天涯,她远远地看着她的神,把尊敬深埋在心底。这份尊敬一直存在,不论是鲁迅生前还是死后。
真正的强者,不是因为某件事而壮烈的死去,而是因为某件事而卑微的活着。
鲁迅说这话时肯定没想到朱安,而她其实正是他笔下的强者之一。朱安卑微地活着,为了她的大先生。
鲁迅去世后留下大量珍贵文物以及藏书,价值不菲。
当时,周母也去世了,孤零零的朱安生活陷入困境,想出卖部分收藏。一些有识之士听说后,立刻前去劝阻。在他们面前,瘦小干瘪目光空洞的朱安终于再次呐喊:
你们总说鲁迅的遗物要保存,要保存!我也是鲁迅遗物,你们也得保存保存我呀。
当年鲁迅说她是母亲的礼物,现在她说自己是他的遗物!这个不认识几个字的女人,用了一个多么精确又精彩的词……
鲁迅并没有如他所言,把她当礼物好好供养。而朱安,在那样动荡不安、物价飞涨的岁月,没有出卖大先生的一张纸,一个字。
朱安一个人活了11年,死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人。陪伴她的是寂寞、贫困、疾病和大先生的收藏。
她寂寞地活着,又寂寞地死去,寂寞的世界里,少了这样一个寂寞的人……
鲁迅先生如果泉下有知,不知会不会对朱安生出一丝懊悔和感激。
图片来自网络二、鲁迅和许广平
这世上一切都是守恒的,比如爱——有人得到的少些,就有人得到的多些。
25岁的许广平出现在鲁迅的课堂,因为崇拜老师,她总坐在第一排。她灼亮的目光如灯,照亮了教室。
爱情就是这样不可理喻。
对于朱安,鲁迅吝啬到不愿意看她一眼,骄傲到不屑于和她说一句话。可是对许广平,大先生不一样了。
许广平聪明机灵、胆大调皮,冷酷的鲁迅却喜欢;她喜欢提问,经常放肆地打断他的课,严肃的鲁迅却喜欢;她思想进步,不顾后果,积极参与学生运动,他越发喜欢……
这样的喜欢伴随着自卑,当时他43岁。毕竟他比许广平大18岁,毕竟他有妻子,面对年轻的学生,我们的战士怕了。
年轻就是资本,此时的许广平成了斗士,她难以压抑炽热的爱情。她多么像他啊,用笔作武器——爱的武器,她对鲁迅发起了进攻。
1925年3月,她给鲁迅一连写了六封信。
一个人爱不爱你,看他回信的速度。
许广平的每封信,鲁迅都是连夜回复,第二天就把回信交给她。
聪明的女子明白了鲁迅的心,她知道先生爱她。这爱犹如铠甲,给她无比的勇气,她不想偷偷摸摸,要爱就要痛快淋漓。许广平公开发表了爱的宣言---
“即使风子有它自己的伟大,有它自己的地位,藐小的我既然蒙它殷殷握手,不自量也罢!不合法也罢!这都于我们不相干,于你们无关系,总之,风子是我的爱……”
他们太相像了!这秋风扫落叶一样的、疯狂彻底的、年轻的爱,让中年鲁迅低到了尘埃里,可是他的心却是喜欢的,从尘埃里开出了花。
我先前偶一想到爱,总立刻自己惭愧,怕不配,因而也不敢爱某一个人,但看清了他们的言行的内幕,便使我自信,我绝不是必须自己贬抑到那样的人了,我可以爱。
也许,20年无爱的婚姻使他太压抑,也许长期的革命斗争使他疲惫。此时的鲁迅有太多的爱和柔情需要释放。很快,他们开始同居。
他们的爱有多浪漫多甜蜜,看看互相的昵称:她叫他“鲁迅师”,“my dear teacher”;他叫她“广平兄”、“嫩弟”、“乖姑”、“小白象”、“小刺猬”……
许广平怀孕了,鲁迅给她写信,挑好看的信笺,上面还有莲蓬的图案,莲蓬里面有莲子。他还给她写情诗:
并头曾忆睡香波,老去同心住翠窠,
甘苦个中侬自解,西湖风月味还多。
1929年9月27日清晨,鲁迅和许广平的儿子海婴诞生了。而之前,当许广平难产时,医生曾征求过他的意见:“留小孩还是留大人?”他毫不犹豫地说:“留大人。”
鲁迅的照片中唯有和许广平的合影,有微微的笑意,就连标志性的怒发冲冠都变得温柔。
相濡以沫许广平是他的爱人、助手、同盟,两人举案齐眉。后十年鲁迅写作了大量文章,为后世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
也许他们是最好的爱情的模样。
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
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而相知。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紧紧握住许广平的手,同她诀别:“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
她怎么能忘记?她的生活就是他。
许广平继续着鲁迅的事业,为研究、宣传和保卫鲁迅及其作品、思想贡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作为鲁迅的战友,许广平一直受到人民的敬重,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的杰出女性之一。
此外,许广平一直承认朱安的身份。鲁迅去世后,她不定期地接济生活在北平的朱安,一直到朱去世。有一天,许广平看一本关于鲁迅的书,书中提到她与鲁迅是夫妻关系,她果断提笔划去,改成同居……
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鲁迅先生的这句话,适用于所有的感情。
网友评论
我以为,当事人对生命中的任何事件,都有其历史局限,有无法言语的苦楚,他的选择是符合当时情境的。
不管其如何伟大,但毕竟是有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人。在那个时代,仍然尊老成婚,不弃“原配”,拥抱真爱……,已属不易之举。
我们要多体谅那个时代的鲁迅,他有刚强的一面,也有柔情和无奈的一面。
许广平:世界上原本没有恨,因为爱的人多了,以便成了恨。
鲁迅: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婆婆:造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