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你是很想回家的。
尽管回家路途艰难,要坐高铁到省城,再坐地铁去汽车站,坐两个小时的大巴到达小县城,再颠簸一个多小时的城乡公交车才看见你熟悉的炊烟,可那也是你思念甚久的家乡。
临近期末,世界就像被抢票挟持了一样,透出慌慌张张的喜庆与欢乐来。幸好你还是一个学生,放假时间可以早那么半个多月,抢票还不算太辛苦。
父母的电话也打得勤了,确认了你回家的日程,准备着你在电话里念叨的好吃的。他们兴致勃勃的唠叨,欢喜在那些糕点小吃里凝聚成看不见摸不着的一大片。
大包小包已备好,小心呵护用省下的钱给父母带的特产,期末考试结束,你终于挤上返乡的列车。
人山人海,一路翻山越岭,隧道一个接着一个。
激动与感慨抵过了一路的辛劳,父母端上一盘盘的菜让你瞬间泪奔,到底是从最熟悉的食物中,吃出了盼望已久的幸福感。尽管你还是学生,但因为远行,却也享受到了小时候看到的最高待遇,心中不免有一丝窃喜。
好菜好饭招待几天,母亲的脸色已经让你感受到自己不再是一开始归家的“客人”。你的年龄也不适合像从前一样睡到自然醒,于是你自觉自愿的挎上菜篮子,跟着母亲前往闹哄哄的菜市场。
村子不大,一路都是熟人,大家随意的打招呼,目光却都落在你身上。
大娘大神们一脸八卦的看着你这个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打听着你在外的生活状况,甚至还问你的男朋友,你尴尬的笑着,不知怎么回答。
已经聊不到一起了,包括自己的爸妈。
平时隔得远,电话线只承载得住彼此的挂念。而你们各自的生活圈子已经大大不同,你不得不在那些不符合你生活的交谈中随便应付几句。
年夜饭很丰盛,鸡鸭鱼肉应有尽有。可你的筷子迟迟不动,不是不饿,是不知道吃什么。
大家都说,以前过年就盼个吃,现在生活好了,过年吃得还没有平常舒心。
吃不再是过年的主题,可人们很难在春节里找些吃喝玩乐之外的深层含义。
接下来好几天,亲戚一波波来串门。你尴尬的应着表哥表姐们的孩子向你讨红包的纠缠,很想大手一挥一人一个,可你还是一个穷学生,只得苦笑。小心翼翼的守护自己房间一亩三分地,你知道堂哥家的儿子特别熊,去年就摔了你一副1000多的眼镜,不敢叫苦。
瓜子壳在众人薄薄的嘴皮间翻飞,闲话没有营养,但最适合点缀节日那种空洞洞的繁华热闹。
其实除了父母,又有多少人清楚你现在学生与否,在哪里上学,是否适合婚嫁呢?无非是应景的节气话,图个嘴不闲心不空罢了。
你了然一笑,继续低头刷手机,连反驳都觉得多余。
她们说起某位远房表亲、又聊到亲戚的朋友家的儿子,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无一不天赋异禀,年纪轻轻就成了人生赢家。
你只得谦逊而尴尬的笑笑,为自己的普通与平庸羞愧难当。
对发达的少数人来说,春节是一场锦衣还乡的行为艺术。
可对挣扎在生活里的普通人来说,那只是一次对过去的审视与和解。
你忽然有些后悔回家了。
因为,你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
接下来好几天,你都不愿意出门了。
同学群里有人嚷嚷着要聚会,你不作声,只是默默的看着大家定时间地点,却笃定自己不会出席。
情谊不是不重要,可你不想面对以前那个在人群里透明的自己。更何况,时间与空间的双重距离,你们已经被拉倒了不同的世界。
大多数人,不见也罢。
你悄悄的私信那一两个好友,小心翼翼的约着他们,很担心只有你一个人没有融入过年的气氛。
窗外阳光正好,楼下的猫懒洋洋的晒着太阳,你的无聊和空虚在心里堆成一座山。你也向好友吐槽:年味好淡,一点都不像小时候。
好友迅速回一句:我只盼这年赶紧过完!
你想起了小时候,你和同村小伙伴穿着新衣裳揣着压岁钱,手挽手去镇上玩。
难得兜里有闲钱,你和小伙伴各自买了小烟花,尽管危险,但也玩得不亦乐乎。
回忆被爆竹声猛地拽回来,你看看出门去,只见七八个小孩正在嬉闹。
他们都穿着崭新的衣裤,笑嘻嘻地说着压岁钱和新衣服,眉目间尽是无忧无虑和天真快乐。
多像小时候过年的你呀!
写这篇是因为昨晚看见一条微博说:不是年味淡了,其实是我们不再是过年的主角。一个年龄有一个年龄的年味,于孩子而言,就是鞭炮糖果压岁钱;于老人来说,就是子孙满堂团圆饭;至于你我,便是做尽量多的家务,不惹父母生气,让家人能休息。到了付出的年龄,却一边闷头玩手机,一边叹息已经不属于你的东西没有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