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世界之大,光怪陆离。财经·投资·理财
你的个人隐私仅值三分钱——谈身边的常见骗局

你的个人隐私仅值三分钱——谈身边的常见骗局

作者: 逆旅散人 | 来源:发表于2016-08-05 23:37 被阅读212次

    最近一起准大学生被骗光学费后郁结离世的消息尚未冷却,时隔不久又一起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法制节目主持人撒贝宁最近也接到了一通哭笑不得的诈骗电话,还对这通电话录了音。其实手机号并不是什么秘密,事实是,个人信息一直被打包售卖中,并且仅值三分钱。

    因这几起事件已有很多人深入讨论,在此本文不做涉及。只是以此为契机,盘点一下这么多年来身边常见的骗局。

    提示:此文略长,以下所有事件均为身边人真实经历及本人亲身经历。

    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

    文章大纲,供参考:

    一. 校园诈骗

    1. 自称是卖英语学习报的学姐(被骗,本人亲身经历)

    2. 大学生在外找兼职先交押金(被骗,大学室友真实经历)

    3. 买手机卡贪图话费实则被骗(被骗,大学同学真实经历)

    二. 电信诈骗

    1. “XX,XX法院有你的一张传票”(未果,本人亲身经历)

    2. “小X啊,明天来我办公室一趟”(未果,本人亲身经历)

    三. 社会诈骗

    ——接受面试误入传销窝点并逃出(被骗,老同学真实经历)

    四. 总结规律并提出建议

    五. 写在最后


    一. 校园诈骗

    大学新生入学需警惕各种骗局

    1. 自称是卖英语学习报的学姐(被骗,本人亲身经历)

    当年大学开学第一天,被一个自称学姐的人骗了一年的英语学习报费用。

    事件回放:

    当时刚刚把东西搬到宿舍的我觉得对方说得情真意切,有点动心。同时想到,如果不是本校人员的话应该也不会这么随便的进出宿舍楼吧。然而事实上开学第一天人杂,宿舍的管理员其实是根本管不过来的。学生和家长进进出出络绎不绝,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导致刚开学就被骗的情况时有发生。

    为了防止被骗,我当时要求对方出示了学生证,而且对方也确实给了我前两个月的报纸,同时我也要求对方留下了学号和手机号码,并开具了缴费的小票。两个月后,果然报纸根本没有邮寄过来,于是按照电话号码打过去,对方声称因为是新校区所以邮不过来。再打便是不被接听,之后更是成为了空号。此后,那位自称是学姐的人杳无音讯,而我也知晓在开学第一天交的英语学习报的费用便是石沉大海了。

    在此其实要感谢一位始终不知道姓名的学长,当时有付费请那位学长帮忙搬东西,那位学长一直在对我使眼色暗示我这件事情不靠谱。可是当时,我却有一种上了大学并成年了,要做自己的决定的冲动并未听从。最终被骗,好在费用不贵。想来那时的我还是太年轻,善良幼稚到几句好话就相信素不相识的人的地步。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学习如何观察人分辨人。大抵这也算是塞翁失马,花钱买了一个教训吧。

    2. 大学生在外找兼职先交押金(被骗,大学室友真实经历)

    室友有心在外找兼职,被中介骗取押金。

    事件回放:

    大学开学第二个月,军训结束之后,室友有心在外找兼职,打算勤工俭学。经同学介绍,有一家中介提出可以帮忙介绍工作,但是因为室友是大学新生,并没有什么工作经验之类的,无法工作长久等等各种顾虑……

    总之说了很多,核心就是要求室友交三百元做押金。然后没有社会经验也是首次离家在外地求学的室友,便将部分饭费生活费奉上。

    对方跟室友约定了三天时限,三天之后,室友去了中介询问工作事情。对方推脱,解释说工作不好找,让室友回去再等三天,室友也没有怀疑。然而,三天之后又三天,三天之后又三天。大概两周过后,室友又去了一次,那一天,中介的门是紧闭的,自知被骗。

    我想这应该也算是大学就是半个社会的真实写照吧,刚上大学第二个月,就给我们都好好的上了一课。而且收获颇丰,十分具有教育意义。

    3. 买手机卡贪图话费实则被骗(被骗,大学同学真实经历)

    承诺话费按月返还,实则并未兑现。

    事件回放:

    依旧是开学后不久,在校园内,有人在卖手机卡,很多人都在围着买。后来跟我关系还不错的一位大学同学见此情况,便也买了对方手中的手机卡。对方承诺的是,一百五的费用,现金交付,然后呢这个手机卡里面是有三百元的话费的。

    对方一再表示,“你看我已经卖了这么多张卡了,已经这么多同学在我这里买了手机卡,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同学一想也是,没什么可担心的。而且这个卡也是正规的卡,还有话费送,多不错啊,当场交了钱买了手机卡。

    同时对方出示了个人的工作牌和身份证,也留下了个人的电话号码。之后这位同学回到宿舍打了下客服电话,查询话费发现里面只有五十块的话费。于是下楼找对方,发现对方已经卖完了卡早已寻不见。

    这位同学有点兴师问罪般的打电话询问对方,此时接了电话的对方告诉这位同学,这个卡是第一个月五十块话费,然后每个月里面都会有五十块的话费,一共可以不充话费用半年……这位同学将信将疑,此事就此告一段落。一个月过后,话费并没有如对方所说多了五十元。第二个月,一直没有交话费的这位同学手机欠费了。而再打电话的时候,对方之前留的手机号已然打不通。

    至此,这位同学醒悟,当初因贪图便宜而上当受骗了。


    二. 电信诈骗

    法院的传票和领导的威严

    1. “XX,XX法院有你的一张传票”(未果,本人亲身经历)

    借口法院传票,骗取个人信息,进一步骗取钱财。

    事件回放:

    大学刚刚毕业没多久的一天下午,接到了这样一通电话。”这里是XX市中级人民法院,你有个法院的传票在这里,领取请按X数字键,如有问题请拨打XXX-XXXX”,于是按了数字键,但是又感觉不太对于是挂掉。

    挂掉电话后百度了一下什么是传票,发现竟然是法院的立案出庭之类的预先通知的相关文件,而我知道自己绝对没有涉及到这样的事情。但是为什么会有我的传票呢?我很疑惑,会不会是后台或者数据库弄错了呢?于是想了很多之后,拨打回去了刚刚的电话准备问个清楚。

    向对方说明了怀疑弄错了,想要请对方在后台帮忙查一下的时候,对方向我询问了姓名,然后又说需要我的身份证号,这个我也说了之后觉得不太对劲。如果是搜索需要的话,直接问身份证号就好,然后再跟我本人确认是不是XXX就可以了,至于让我透露两项信息么?正在疑惑中,对方那边没有再说话了,只是说了帮我查之后,就没再说话。电话背景方面,听到了此起彼伏的电话声,以及不断传来的——“这里是XX市中级人民法院,你有个法院的传票在这里……

    怀疑进一步扩大的我,正在想着这个法院真是神,除了这句话不说别的,想得出神的时候。对方给予了回复,说的是这个传票确实是有的,如果想要撤销的话,需要费用。好了,这下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听到这里我挂掉了电话。

    但内心还是有些忐忑,因为毕竟透露了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虽然在最后的最后感觉不对劲,没有透露出更多的情报,但还是觉得有些内心不安,于是拨打110报了警。接电话的是位中年女性,我把事情的经过说明后,对方苦口婆心劝我以后注意,问我有没有透露银行卡号之类的信息,我说那倒没有,只透露了姓名和身份证号。对方回应那就没有什么太大问题,说最近这个很普遍且猖獗,他们已经立案了。但是地区不同且有一定的技术性问题,所以不可能全国各地都抓到,让我以后多注意。我说好的好的,谢谢您,之后结束了通话。

    2. “小X啊,明天来我办公室一趟”(未果,本人亲身经历)

    陌生电话亲切叫你并自称领导,待目标上钩后要求汇款。

    事件回放:

    小X啊,我是你领导,明天来我办公室一趟。”一个操着南方口音的男士用威严的语气说。

    工作后的某一天,在个人的手机接到这个电话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把所有认识的领导在脑海中悉数过了一遍。发现会说中文的上司没有一个是男的, 所以放宽了心,直接开始了不动声色的心中偷笑。

    以下为对话粗略还原:

    “不好意思,您是哪位?”

    “我是你领导啊!你不知道我是谁吗?”

    “不好意思,我不认识你。”

    “你不认识你领导?”

    “对,我不认识。”

    “我是你领导,明天来我办公室一趟。”

    “对不起,请问是哪间办公室?”

    “你连你领导的办公室都不知道吗?”

    “是的,我的领导有很多,办公室也很多。我不知道您是哪位,请问怎么找您的办公室?”

    对方语气开始莫名急躁,作为一个和平主义者,且并不想在办公室这样的场合跟对方起冲突的我默默聆听着。更为好笑的是,听着对方的气急败坏,我竟觉得这样的骗术根本没有戳破的必要。

    于是我说“不好意思,我很忙,还在上班。没什么事的话,我要挂电话了。这样吧,如果有什么问题请邮件与我联系,提前预约时间,或者拨打我的座机。具体是什么地址,什么号码,如果您真的是我未曾谋面的上司的话,凭借您的职业素养,应该可以通过公司的数据库很容易就查到的。另外,除了我的直接领导外,没有任何一个领导知道我的手机号码,感谢理解,谢谢拜……”话还未说完,对方先挂了电话。

    是的,竟然是骗子先挂了电话,实在是令我哭笑不得。那个下午的休息时间,跟同事们说了之后,大家笑成一团,当然其中欢笑的也包括我的领导们。


    三. 社会诈骗

    金字塔结构严密的传销组织

    接受面试误入传销窝点并逃出(被骗,老同学真实经历)

    在去面试的过程中接到对方换地点的电话,被骗到传销窝点之后成功逃离。

    事件回放:

    在成功逃出传销窝点之后,这位曾经私交甚好的老同学跟我讲述了下面的故事。

    那时,老同学每天在网上海投简历,然而效果并不是太好。不是觉得工资有点低,就是觉得不太适合等等。直到有一天看到工作地点和工作要求都适合的工作,而且薪资也不低的工作,投递简历后对方要求老同学去面试,双方订好了面试时间和地点。

    之后,在约定的时候,老同学一个人踏上了面试的征程。在到达指定地点之后,对方并未现身,于是电话打过去,对方说公司有些事情要处理,这样你来XXX地方,我派人来接你。于是这位同学也没有丝毫的怀疑,继续往对方改过的地点前行。

    但是,火车换了汽车之后,在汽车上老同学意识到,怎么车越开越偏了,内心虽然有点怀疑,但是想到对方在网上的信息之类的,也没太往心里去。

    下车后果然有人来接,于是边交谈边吃了饭,之后便是套路了。传销都是这样的,留你过夜,然后会发现一群人挤在一个小地方睡通铺,看不见公司在哪,就这样过了几天之后,越发感觉不对劲。因为毕竟是来面试的,怎么根本没有安排还是说根本面试本身就是骗局,同时通过这几天的经历,跟周围的人悄悄交流过的老同学已经心中有数这是一个什么地方了。

    就在对方没收手机的那一天,把手机交上去的老同学已经默默酝酿逃跑了。于是凌晨时分,直接悄悄拿回了手机,并在逃走的同时报了警。这一段老同学讲的很省略,不知道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坎坷逃了出来,然后用身上仅剩的钱买了回程的车票。


    四. 总结规律并提出建议

    让我们分别来看看,上面的这些事件,抓住的是目标什么样的弱点。

    一. 校园诈骗:

    1. 涉世未深——轻信了他人,思考未完就行动

    2. 心情急迫——交了钱之后,也交出了主动权

    3. 贪图便宜——便宜没贪到,反而自己有损失

    可以看到,校园诈骗的数额普遍不算高。但是像本文开头提到的那种骗取学费的恶劣事件,其实并不算太多见。只要掌握一定的理性,多多怀疑其实是可以避免的。怎奈这样一条鲜活的生命,斯者已逝,愿一切安好。

    关于学费的交取方式这一点,我的大学母校做的就很不错。与录取通知书一起邮来的,还有一张电话卡和一张银行卡。大学这四年,只要是学费相关或者奖学金等等与学校相关的任何财务方面的往来,我用的都是学校当初邮寄过来的这张卡。

    当然,大学第一年的学费是现金带到学校,报道的时候在指定窗口交付的。而真正使用学校发的银行卡,也是在跟老师同学不断确认后,才开始使用的。至于学校发的手机卡,因为一直都有手机也有卡,并未曾使用过。

    二. 电信诈骗

    1. 知识盲区——对某事物不了解,易紧张或放松警惕

    2. 惧怕领导——由于领导的威严,不加分析丧失思考

    第一个事件,利用的是目标的恐慌心理和知识盲区,有些人会因为害怕被传出庭而花钱撤销案件的,也有些人不知道会被什么方式骗取钱财。总之,这样的事情,如果没有经验的话,放在谁身上都会比较茫然。

    第二个骗术,前一段时间非常火,有很多人中招被骗。我觉得,只能庆幸自己在外企就职,且那时自己早已不再是新人。不论领导还是同事,平时嘻嘻哈哈可以,说正事的时候需要提前商量,一切都需要预约。而且由于是开放的环境,领导想找我的话直接来座位就好了,或者直接打我的座机就好,为何要打我的个人电话呢?再或者通过公司内网的软件,甚至视频或电话会议也是可以的。但是前提是,要预约,要商量,不然手头的活谁干?而且那样颐指气使的态度和语气,别的地方我不知道,我的前公司是绝对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像那样没有素质且没有涵养的说话的。

    但是,对于很多其他企业,职场小白们或者新人们或者基层人员们平时见到领导的机会少之又少,而且领导的威严不允许被反驳且很少有平等的沟通和交流的机会,那么这一通电话钓起目标的可能性就会很大。一旦你接受了对方是领导的事实,第二天在约定的时间,忐忑的走在通向领导的办公室途中,便会接到下一通要求往卡上打钱的电话。对方的伎俩就是这样慢慢的攻破目标的心理防线,并成功骗取目标辛苦赚来的钱财的。

    三. 社会诈骗

    投机取巧,警戒性差,对自我认知不清。

    大学期间倒是看过一本讲传销的出版物,叫做《传销洗脑实录》,十分纪实。然而,在老同学讲完这个事情后,我却还是听得一身冷汗。没想到这样的事情,竟然就在身边,而且是以面试的名义招摇撞骗。

    这个事件其实在最初就有一定的苗头了,因为这个薪资的标准在我看来是比正常的本科毕业生要高的,而且职位的职责不明,岗位也并不能同薪资保持一致性。但是老同学并不那样觉得,这同时也是很多刚出社会的学生们的通病——总是把社会想得太简单,或者说,把自己想得太好了。对工作挑挑拣拣,不上不下眼高手低。

    其实,只是找那种可以与自己能力匹配适合的工作并不难,能力是可以锻炼的,而且随着经验的丰富,薪资自然水涨船高。实事求是就好,不用急于求成。


    五. 写在最后

    一直以来,都想要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和身边的朋友们经历过的被骗经历写出来。

    借着最近的契机,与大家分享一些相对有代表性的事件,也算是一个小总结。当然以上这些并不是全部,毕竟骗术时刻在更新中,大概对其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时刻保持理性思考和警觉了吧。

    冰山一角,抛砖引玉。如能起到提醒则个之作用的话,也便是不枉此文了。

    文/逆旅散人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如果觉得本文不错的话,就点个喜欢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的个人隐私仅值三分钱——谈身边的常见骗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qkk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