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拾梦园读书书与书评
《 查令十字街84号》――素未谋面的相识

《 查令十字街84号》――素未谋面的相识

作者: 9d2e6256377a | 来源:发表于2018-06-07 17:24 被阅读134次

If you happen to pass by 84 Charing CrossRoad, kissit for me. I owe it so much.

如果你们恰好路过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良多。

                                                                                              ——  查令十字街84号

1949年10月5日,居住在纽约市33岁的海莲·汉芙小姐向英国,伦敦中西二区,查令十字街84号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发出了自己的“求书”信封。同年10月25日书店的伙计FDP回信解决了汉芙小姐2/3的问题,并寄去了书本。故事真正从这里开始。不知道上世纪40年代,是都可以先拿货再付款的吗,总之,从一开始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先寄书后付款的行为就很能赢得作为一个跨越大西洋的陌生来信者的好感。

书很小,内容很少,断断续续的对话,看出来遗失了不少信件,意思简单,很好感受。大部分人读完多会唤醒一点意识里对于书信往来的向往,说不定冲动支配下在网上找到一个网友开始相互寄信的生活,但是在现代社会生活里,又有多少人愿意长时间这样对话呢,当然,主要是现实情况不支持。互联网畅通的世界,当消息发出后,发消息的人巴不得回消息的人“秒回”。即使是在寄明信片的时候,也通常是要事先沟通一番的,告诉对方“我寄了一张明信片给你,大约XX天后到,注意接收啊”,断没有这种不知道哪天才会有回信的情况出现,我们已经习惯了做“有所回报”的事情。

有人说这书里面有爱情的味道,我想这些读者大约是鲜有纯粹不为某种目的而做一件事的情况发生过,所谓“一见到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况了。书信的字里行间里,海莲是俏皮活泼,热爱读书,年过30的中年女性,弗兰克是礼貌矜持稳重,有家室的中年男性,他们生活在大西洋的两边,因为共同的目的而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相遇,美国女性的热情开朗,英伦男士的绅士温柔充溢在语句中。她买书,他找书。在二战刚过的年代里,经历过战火的人们可能更加懂得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稳定的情谊。

我在回味书信交往韵味同时,又不得不提醒自己科技发展的必需,如果不是印刷工业、交通运输、信息的发展,那么我们当年亲爱的汉芙小姐,将没有可能看到登在报纸上“专营绝版书”“古书商”来自大洋彼岸的广告了,也不会有畅通连绵不断的书信往来,这里还是要感谢当年的“皇家邮政”和“美国邮政”,感谢他们将大洋两岸的物件一件不少的交到他们的主人手上。

写这本书读后感想的时候,我好像发了不少牢骚。回过头来看,我那是在讨厌一些人将他那些可怜而又自私的想法强加在这本温暖的小书上;我又在可怜自己没有这样的经历,和一个素未谋面的人因为单纯的目的通过书信相互沟通20年之久的经历;我在羡慕汉芙小姐33岁的年纪,依旧有着俏皮可爱的内心,并且一直保持着。我想汲取一点来自陌生人的信任和温暖。

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查令十字街84号》――素未谋面的相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rag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