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中国古代民俗和历史的都会知道“寒食节”这么个节日,即便不熟悉的也应该随着这几年国学的兴盛对此略有耳闻。甚至更熟悉一点的还会知道介子推的故事。而清明节习俗相信没有人会不知道,清明就是扫墓祭祖、秒怀追思、踏青春游的日子。但是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清明原本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为什么会被赋予这么特殊的含义呢?而其他二十三节气为什么没有到“节”这个级别呢?这个原因就要从“寒食节”身上来找了。
那么寒食节究竟是个什么节,在今天为什么没有这个节日的消息了呢?这就要从一个历史人物介子推身上说起了。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在国外,介子推就是他的随从之一。流亡的日子注定不会轻松,时常饿肚子,有一次大家怎么都找不到一点吃的。无奈之下,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做成食物让重耳吃了。吃完之后重耳才发现原来所食竟是介子推的腿肉,十分感动。但是后来重耳做了国君,却忘了赏赐介子推,而其他流亡时的随从都得到了重赏。介子推并没有去争取,而是独自打好行装,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此时已是晋文公的重耳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一个人谈何容易。这时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可是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原来介子推不愿意再次受到屈辱,宁愿死也不愿意下山受赏赐。晋文公十分悲痛,恸哭不已,但是斯人已逝,悔之晚矣。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每家每户在这一天都不许生火做饭,只可以吃前一天剩下的“寒食”充饥,以表达自己对在绵山放火烧死介子推的悔恨之情。随着官方的敲定,逐渐寒食节在民间也开始普及起来,由于介子推在那一天死去,所以扫墓追思也成了寒食节的一项传统。
但是此时的寒食节看起来和清明节并没有什么关系,只不过今日清明节有当初寒食节的影子。那么他们之间为什么后来有了那么大的联系呢?原来,这与寒食节的时间有关,原来寒食节这一天的时间是农历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天,这在隋唐五代时期尤其明确。这样一来,时间上恰好是节气清明前的一到两天,离得很近。而二十四节气的作用主要是为农耕定时,显然是不能废弃的。慢慢的寒食节的习俗也就渐渐转移到清明这一天了,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寒食节没有丢只不过换了个时间而已。而后来朝廷为官员放的假期也以清明为准,这样一来上行下效也就渐渐习惯了“清明节”这个新节日了。到宋元时期,已经基本转变完成了。
但是如果说清明节完全等同于寒食节,也是不对的。应为清明节的习俗与寒食节的习俗也并不完全一致,在清明节这一天出了上坟祭祖之外,往往还会有一项重要的活动,那就是踏青春游。显然,这个习俗就不是来自寒食节的。那么踏青的习俗又是怎么出现的呢?原来,出了寒食节之外,清明节还吸收了另外一个传统节日的习俗,这个节日叫做上巳节,上巳节的时间是在阴历的三月初三。上巳节的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期间还发展成了中国式的情人节,因为这一天可以出外游冶。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写在上巳节的郊外聚会上,可见历史上的文人雅士还是很热衷于过上巳节的。
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而时间上,上巳节又是在清明节之后不久,人们也就将其合二归一了。到今天,反而只知道清明节,而不知道上巳节了。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还可以顺便在郊外漫步观光。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秉性贪玩的孩童,常常不满足于踏青游乐仅仅在清明举行一次,诚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就这样,清明节才算完全的形成了。也就是说其实一个清明节是融合了两个中国古代传统的节日之后得来的,所以说,它既不等于寒食节也不等于上巳节,清明节就是清明节。如果哪天有人自作聪明的和你说清明节就是传统的寒食节,你就可以反驳他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