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参与简村•吾乡征文活动。首发东篱论坛,文责自负。
故乡这个字眼,一出口便让人心里软软的,柔柔的,似乎深埋在记忆深处的一种情愫被触动。
记忆深处,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它是连接我们和故乡的脐带。不管我们走出多远,依旧会被它牵着系着。这就是回乡的那条路!
中国人的故乡情结太深,每一个离乡在外的人,梦里也期望能踏上那条归乡路。“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只要踏上那条回乡小路,心便激动起来。
故乡,被我们在梦里醒里念着想着,可是,可为什么每回故乡后,总会有怅惘袭上心头?我们还能完整地属于故乡吗?而故乡,在我们的记忆中,还完整吗?
步出县城,一条柏油小路沿着古运河畔,逶迤伸向不远处一个小村庄。大运河一衣带水,从北面而来,绕过小村折向南去。村子不大,四周树木葱郁,房屋错落有致,稍显拥挤。
那条新修的柏油马路穿村而过,将村子分为南北两部分,也将家乡的今天和昨天一分为二。
南面多是老屋,是祖辈们世代居住的地方,如今随着老人们的相续过世,多数房子成了一座座的空架子,默默地矗立在那里,栉风沥雨,显得破落而孤寂。北面的多是新居,青一色的红砖碧瓦,庭院整齐宽敞。
如今的乡亲们,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轻松,汽车、农用三轮车取代了原先的马拉小车,空调替代了大蒲扇,电饭煲替代了大铁锅。冰箱、电脑、更多现代化的东西进入了农家小院。
当初的泥泞小路,也为平坦的柏油马路代替。旧貌换新颜,故乡,早已脱胎换骨,今非昔比了!
故乡历经岁月沧桑,不再是儿时的模样。为何,我仍在固执地寻找它从前的影子?我在这里出生长大,足迹遍布小村的每一条小路。每次回家,仍要逡巡在那仅剩的几间老屋前,想唤起儿时的温馨记忆。只是它们早已失去了当年的生机和人气。只留下一段破败的残垣,能依稀辨得出旧时的模样。
沈寒阳说,那些儿时的景象只保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但我们再次踏上返乡的路时,才发现,故乡早已经物是人非,我们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
沿着那条小路,走进村庄,看不到我小时熟悉的喧闹场景。如果不是长辈们介绍,那一个个或年轻或稚嫩的面孔,我几乎叫不出名字,而由她们嘴中的一声声称呼也令我陌生。弹指一挥间,不知不觉中,我成了下一辈嘴中的姑姑,甚至成了姑奶奶。
成长,让我们丢失了童年的快乐,岁月,让我们丢失了故乡的完整。时光,让我们的身份也在季节的轮回中改变。
故乡在我们记忆之外变化着,让我们怅惘失落,让我们不知所措,喜悦又茫然。岁月沧桑,今天的它与我们儿时的记忆不再吻合的时候,故乡便有些支离破碎了。记忆,丢失了最初的完整,我无法将它的昨天与今天整合。
故乡的今天,我没有参与,故乡的昨天,我念念不忘!
心中怀念的那个故乡,还在我们记忆中残存着旧时影像。我们用回忆,表达着对故乡的眷恋,和那段时光的缅怀。
人的一生,是一条长长的路,最初的那条路,属于故乡。那时候的步履轻松,节奏欢快。如今,踏上那条回乡路,脚下的路平坦整齐,脚步却不复儿时的轻松。
记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对故乡眷恋不舍,梦牵魂绕,丢失掉哪一段也有缺憾。当我们在他乡打拼多年,心逐渐又有了归属的时候,精神已经被分割。故乡,成了一个符号,成为我们过去的象征,成为那段难忘岁月的象征。
故乡,沦陷在岁月里!一切都在变,只有那条回乡路,依旧延伸着,等待远方的游子,再次归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