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过一篇关于煤气灯效应的,今天又看到了,于是也想写一写。
我们先来看一看什么是煤气灯效应。
文心一言给出的结果是这样的:
煤气灯效应,又称煤气灯探戈、煤气灯操纵,是指对受害者施加的情感虐待和操控,让受害者逐渐丧失自尊,产生自我怀疑,无法逃脱。这种心理操控手段源于1938年的话剧《煤气灯》,后被广泛运用于心理学(尤其是临床心理学)学科领域,并逐渐延伸扩展到哲学、政治学(政治评论)等学科领域。
煤气灯效应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共同打造的一种关系,往往涉及一个或一组加害者,以及第二个人(受害者)。煤气灯效应总是通过两个人实现:其中一方是煤气灯操纵者,播种困惑和怀疑;另一方是被操纵者,为了能让这段关系继续,不惜怀疑自己的认知。煤气灯效应的产生和影响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并且是秘密进行的,因此所产生的情感虐待不会被公开滥用。
在受害者中引起认知失调或认知偏差,通常是充满情感的认知失调,并使受害者对自己的思维,感知和现实测试提出质疑,从而容易引起他们的自尊心低落和令人不安的想法和影响。并可能促进混乱,焦虑,抑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精神病的发展。
这种情况真的是太恐怖了。
当一个人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完全受到他人的摆布,还要时时对自己产生怀疑……
简直不敢想象。
之前在网上看到过这样的一个实例。
小琳最近总是忘记很多东西,比如,身份证放在了包包里面,可是到地方之后,却怎么也找不到了;明明记得丢掉的垃圾,又出现在楼道里,这样的事情太多,让小琳自己都产生了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己生病了。
但是有一次,小琳明明记得硬是把身份证放在了包包里面,可是当打开包包的时候,却找不到了,幸好家里面安装了监控。通过调查监控得知,是丈夫趁她进屋拿东西的时候,把小琳你的身份证偷偷拿了出来。
原来,自己身上发生的种种,都是因为丈夫。
结婚之前,小琳有一套房子,署名只有小琳,结婚之后,小琳的丈夫提过几次在房产证上加名字,但是小琳都没有同意,于是,小琳的丈夫想出了这样的一个方法,让小琳对自我产生怀疑,从而把家里的东西都交给自己保管,到时候好达到自己的目的。
幸运的是,小琳及时的发现,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是这样幸运的,能被报道的总是只有小部分,还有太多的人,不论男女,都有可能陷入到这种效应中去。这个时候,就需要有强大的自我,同样,也需要身边之人及时的发现,并且解救出来。
《谁是凶手》,大家可以去看一看,里面的女主角杀了自己的丈夫,但是在女主角自己对丈夫的评价中,却都是满满的称赞。
最后的深入调查发现,原来死者一直对她进行言语暴力,长此以往,连女主角自己都已经认同了这些话,从而被自己的丈夫牢牢的控制住。最后造成了悲剧的发生。
当我们的身边出现这样的人时,请多给他们一些鼓励,也许就是你的一句鼓励,让他们朝着有光的方向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