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微光之中,暖色台灯和白色射灯光融合。
我看着她的脸,迷蒙中,眼睛乌亮,由于灯光的原因,眸内偶尔会闪着点点白光。她看着镜子,听我向她讲述初中时的一个女孩。
自从到城里上高中之后,我和她失去联系,她随父母到安徽去了。那时候,我第一次听过搬家这概念,而且是我身边的人。
对于搬家,我有过幻想。甚至儿时的时候我还读过‘孟母三迁’的故事。但是,对于搬家的真实感受,我没有过,也没有体验。
“遗憾吗?”,她笑了。这只是个玩笑。
后来那个女孩嫁给了我的同班同学。
2、
我继续给她讲高中时在广东学画画的事。
那时候,我和师兄们住在一间楼顶的铁皮房内。风一刮,铁皮铛啷啷作响,整个屋子似乎要散架。
屋内有一个音响起到关键作用,可以连接MP3放歌。
有许巍、汪峰、破碎乐队、朴树、BEYOND,还有一些地下乐队歌手的曲目。
有国外的重金属音乐,Metallica,nightwish,Children of Bodom。
在重金属的旋律中,风声势力显得微不足道。
夜幕之中的广州海珠区,我喜欢插入巷子。似乎所有的巷子灯光都一样昏黄,巷子两旁的楼房,挂满晾晒着的衣裳,有的窗户内放着新闻联播。
我向她说我喜欢穿巷子,是有原因的。她说她也喜欢,而我们出发点不一样。
在高中的时候,离我最近的地方是学校的宿舍,没有牵引我的地方,我就到处逛,走过包子铺,杂货店,还有隐逸的网吧门口。
而她逛的原因是,不想那么早回家。
3、
我向她说,我喜欢观察生活中的一些人与事,于是,我总会把它们联系在一起,试图构建一个故事。
我又讲了一个故事,幼年的一个构思,其中有一个点是关于河边芒草的事。
主要原因是我经常上学需要经过河边,在河边我能时常看到一些野鸭在芒草中做巣。我觉得那一定很有意思。
我写了一个故事,将一群伙伴在芒草中建立了一个可以栖息人的居所。
而这个故事的主要角色是一个女孩。
4、
记忆在心智中构建了一个模式,甚至我无法明白什么原因。
就像有一部《半梦半醒的人生》中讲了一个这样的说法,记忆是一个模块。
深究其原因,已经很难在寻觅到最初动机。
在冥想的时候,那是一首诗。
其中的意用语言很难组织,语言、文字仅是狭隘工具之一。
5、
所以,她向我谈起一部电影。
吕克贝松的《星际特工》。
我起初从她的表达中扑捉到一些意象。
说到NASA,我以为是《降临》。否定后,我以为是根据杰夫·范德米尔所著小说《遗落的南境·湮灭》改编成的《湮灭》。
“没这么深沉!”,她说,最后说到一个部落。
“是不是有很多珍珠!”,我说亮晶晶的。
终于,理解达成一致。
6、
这是一种交汇。
我说不出的感受,用现在时髦的话讲是频道。
同一时间内的同一意象。
频道可以这样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