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了,孩子又尿湿了裤子,还讨好的笑着跟我说,可以回家换的嘛。
我真是很气愤,又重复了跟他说过很多次的话:爸爸不是跟你讲过了,每次离开幼儿园前,先想想要不要小便,刚才我还问了你,你说不想,结果还没到家就憋不住了,为什么每次说过了你都不听呢?
开始说的时候,我还能勉强保持正常的语调,越说越来气,正好已经到了家,给妻子也没好脸色,简单交待了一下让孩子换裤子的事,我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因为我快忍不住要发火骂孩子了。
我拿出手机,找到《关键对话》,正好看到情绪即将失控时的情况,开始自我审视。
我为什么准备骂人呢?经过抽离我发现,目的已经不单纯是教育孩子,而是想发泄我心中的不满,一是对孩子行为的不满,他没有听我的话,让我感到权威受到了威胁;二是对妻子的不满,因为最近都是我接送孩子;三是对我自己不满,浪费了一些时间刷没用的手机文章,导致看书的进度拖后……已经离我假想的教育孩子的目的,已经差了十万八千里。
总之,如果这通火对着孩子发了,后果将是:孩子很害怕也很无助,妻子也会怪我,我自己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那么绝对是一次失败的关键对话。好在看了这部分内容,悬崖勒马,理智重新上线了。
接着,我跟妻子分享了我看过书后情绪上的调整,说起刚才想发火又及时忍住的过程,自己也笑起来了。跟着分工张罗孩子和收拾家务,一切在温馨中落下帷幕。
明天继续读完《关键对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