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这个系列好漫长,拖拖拉拉写了1万多字。
最后一款产品案例是生辰。认识我的人应该都知道它,那就不解释了,也没法解释,我至今没法给生辰下个定义。“生命计时器?”“成长相册?”“许愿墙?”不不不我还是什么都不说好了。
商业模式
木有稳定的使用场景,木有明确的目标人群,木有可靠的商业模式。
木有任何商业上的动机,我就是出于一股子邪火,特别想把它做出来。生辰是我内心世界的折射。
然而1年下来,基本没花钱推广也攒了120万激活……在蝉游家里体量仅次于蝉游记。
产品架构
生辰的主架构木有遵循任何的交互设计定律,仅仅是将它在我脑子里的那个样子画了出来。
细说到心愿系统,也就是“心愿的银河”,在架构上有这么几个重点。
-如何引导用户写出有质量的心愿?
-如何激励用户公开自己的心愿?
-如何设计信息分发机制?
-如何避免spam的污染?
-如何引导和约束友善的互动?
我也是老司机了,3周迭代了2个版本解决这些问题,不少解决方案是我为生辰定制的,无法在其他产品上复用。
从最终数据上来看,60%的用户使用生辰,只是看一看生之时,死之钟,感受生命流逝。20%的用户会进入心愿的银河。整个用户群的年龄偏小,玩心愿系统的这部分人更是小到平均22岁,女性占绝大多数。从我收集到的用户反馈来看,主要原因是学生群体更容易对“生命流逝,相貌改变”感到新鲜,而非恐惧。同时学生时代有着更多天真烂漫的心愿(心事),以及无处诉说的寂寞。
运营体系
生辰在2015年中的推广可以做到1块钱的CPA,但推它不划算啊,次月留存率只有18%,半年后只剩下5%。所以测试性投了三四万就停了。后来还靠卖广告,把这几万块钱赚了回来。
当时我承诺在生辰上打广告,CPC可以做到1.2-1.5块,想买来推广APP的客户还挺多。一个月后我计算了一下,发现卖广告赚回来的钱再投入推广,新增日活无法支撑承诺的CPC,我还得自己再填一些推广费进去。不不不,作为玩票项目,我是绝对不会浪费钱的(正直脸)。
停止推广后,完全靠自然增长,包括市场推荐与口口相传,每个月大约有6万的新增激活。前前后后一共创建了超过50万条心愿,1/5在银河公开。因为学生是主要的用户群,所以在班级里互相推荐是主要传播方式。这可以解释很多人的疑问:生辰如何获取大量低龄用户?
接下来,我对生辰没什么新想法。如果“心愿的银河”没能获得1万以上稳定的日活,生辰就抵达了它的产品边界,没什么拓展潜力。但我希望它能一直维持下去,日久天长,直到几十年后,我还能回顾当初的心愿,被几十年前的自己所感动。
16、
我手头上正在做的产品还有两款,一是跳票半年的“一万小时训练”,设定一个时间目标并打卡统计的小工具。因为程序员既无法抽出最后半周的调试时间,又认为这款APP的出发点反人性(督促自己对一件困难的事情持之以恒),不乐意继续投入,所以做到临近发布的半成品之后,一直躺着挺尸。
二是蝉游记的换代产品,很多人已经知道它了,但在调试到我满意之前,我是不会正式公开的(傲娇脸)。最近正在迭代第6个版本。为此还带着蝉小队从携程独立出来,成立了新公司“球球科技”。
我有一个迷信,如果产品的数据还不够好看,那就不要公开谈论它,更不要写文章分析它,这会带来坏运气。姑且让我保留这个迷信吧,在未来成或者败以后,再分析它们的产品模型。
其实,以我的旺盛的创造力,作为产品经理,一年可以单挑2款蝉游记这个级别的中型产品,再加上2-4款生辰这个级别的小型玩票产品,也就是一年妥妥地做4-6款产品。但因为研发资源不够,8年只做了13款产品,大量的设计稿积压在文件夹里,这是我一想到就很难过的事情。就像是16岁性欲炸裂的时候却没得女友。
如果我换另一份研发资源充足的工作,配给十几个人的程序员团队(蝉小队仅有3位程序员),又会失去资源调度的权力,那就更没法随心所欲地做产品了。
17、
回顾我做过的产品,死一大片,足以令傻逼们欢呼雀跃。
然而换一个角度来看,相册、游记&旅行攻略、周末,我在7年里切入的这3个垂直市场,至少在我进入的时间点之后,并没有一款成功产品。
傻逼们看明白了吗?不仅我做的产品死一大片,这3个垂直市场根本没有成功的创业者,最多只能算好死不如赖活着。不仅仅国内市场没活口,国外市场也没活口,放眼望去,抄都没得抄,只能硬着头皮冲上去做敢死队。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投胎是个技术活。在你选择市场的同时,很可能你的命运已经注定了,有些市场在漫长的时间里,根本无法孵化出合理的新产品模型,可能要等待外部软硬件变革的下一个市场阶段,才会发生变化。
这是我作为产品经理特别绝望的事。成功,首先需要在正确的时间进入正确的市场,其次才轮得到你纵横腾挪施展才能。即便掌握了产品经理最高阶的技能“搭建产品模型”,也得撞上正确时间的正确市场,才能做出成功的产品来。
这就是命。
一个总是叫好不叫座的,半红不红,黑着眼圈的产品经理如是说。
同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产品经理的身价如此昂贵。当你主导并且做死过这么多款产品,从中获取的技能点,再加上额外的天赋点,才能培养出一个高level的产品经理。上千万的学费铺在你身后,像金砖砌成的路。
18、
当你看完这10个案例之后,是否更容易理解什么是产品模型呢?
我看了看微博评论,发现大多数人还是理解不了,毕竟产品经理exp中最深奥的部分,微言大义,并不是通俗读物。不仅这系列的浏览数一篇比一篇低,更糟糕的是盲人摸象,小马过河的误读与奚落。这也是我之前不乐意分析自家产品的原因,产品不成功本来就够惨的了,还要被你们无脑黑。
作为对我的精神安慰,请给支付宝账户打款:firecicada@163.com
账户名是X子威,也算是你们对这一系列8篇长文10个案例的感谢吧: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