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有些人想做什么都能成功,有些人做什么都失败
赵本山说过一句大白话,自己没能力就说没能力,怎么你到哪儿哪都大环境不好,你是破坏大环境的人啊?
说的就是那些好像做什么都失败的人,所谓的抱怨吧。
有些人总是在抱怨自己到底为什么没有好运气,自己为什么总是沾不上好的时机,而总是遇到失败呢?
是吗?
真是这样吗?
其实,抱怨是在讲述你不要的东西,而不是你要的东西。你的思维一直在这么恶性循环,自然就招来了诸多不幸和失败的事情。
如果你真的不喜欢一件事,那就寻求改变那件事;如果你无法去改变,那就先去改变自己的态度,而不是抱怨。
抱怨就像是口臭,当它从别人的嘴里吐露时,我们就会注意到;但从自己的口中发出时,我们却能充耳不闻。这是有多么可怕的思维?
就好像是自己对陌生人满脸敬意,却对身边最亲近的人随意发怒一样,背道而驰。
你要做到的是,要改变自己所说的话,不要再去抱怨任何东西。要改变你的一言一语,才能改变你的思维,这样你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中国最伟大的产品经理张小龙,曾经接二连三成功的做出了像Foxmail、QQ邮箱……到如今的微信,还拿到过业余打高尔夫最高荣誉登喜路林克斯锦标赛冠军,很多人不禁感叹,啥张小龙做什么,什么都成功!
就拿张小龙打高尔夫这件事,他是因为兴趣的原因,让他刻意为此坚持了长达7年时间学习,每天去球场打掉400个球。
不论是谁陪张小龙去打球,他都对朋友们的球技赞不绝口,台词全都一样:XX,我可以确定,你就是个高尔夫天才……
张小龙用这个台词骗了一堆朋友和他打球,不到一年就已经超过了身边的大多数朋友。几年以后,张小龙就不再满足于业余时间训练,将练习时间改为上午下午连续作战。
仅仅是打高尔夫,这种狂热的坚持和喜好,他整整坚持了7年。因为这是他喜欢并执着的事,能不成功便成仁。
因为始于兴趣,忠于热爱,做什么事就是积极的面对和坚持,成功总会不期而至,而相反的,但你陷入抱怨,开始堕落,你做什么事都是消极的妥协,就只能招惹接二连三的打击和失败。
就像是马太效应一样,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02先做起来,你就成功了一大半
一个人想要在某事上取得很好的成绩,必须先做起来,你就成功了一大半。
先做什么呢?
抛弃掉任何抱怨的态度,先做点容易的事,提升信心,就这么开干,然后去坚持就对了!
只要人对了,世界就错不了。
那么,具体怎么去做呢?
1先做点容易的事,更容易成功
2人必须狠下心,坚持才会成功
任何一个人,让你突然一下子就去做太复杂、难度高的事,往往适得其反。
讲一个故事,一定对你有所启发。
有一家打印机的公司,计划招收一位优秀的业务员,然后有三位通过了初选,最后考官要求他三人在一天之内展现出自己的销售能力,明天看结果。
于是,三个人开始琢磨这如何把产品卖给谁,来展现各自的销售能力。
A认为把打印机卖给不需要的人最能展现自己的销售能力,然后打算卖给农夫。
B想到了卖给渔夫。
C一言不发。
C其实并不认可A和B的做法,那样做的话难度太大,他觉得应该尝试容易点的来做吧。
结果,到了第二天,考官询问每个人的销售结果,A和B几乎都达标了,都各自把一台打印机卖给了那些不需要的人。
接着,考官问了C,C从包里拿出几份文件交给考官,他昨天把产品卖给了三位电器经销商,共600台订单。
肯定你猜出了,结果肯定是C被录用了,但是,A和B强烈表示不服,认为只有卖给不需要的人才能展现出自己的销售能力。
A认为把电器卖给电器经销是理所当然的事,这不能真正表现出销售水平的能力,谁都会;B认为只有卖给不需要的人,录用他俩才是正确的。
就好比把梳子卖给和尚才能展现销售员的业务能力一样?
而这样的人,阿里巴巴马云曾经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后来马云直接把那个培训师说把梳子卖给和尚的那位辞退了,永不录用!
A和B的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
一个人的能力,并不是用大量的时间去做一件出人意料的事,而是在最短时间内做最容易的事。
A和B用各种花言巧语等不择手段去把产品推销给不需要的人,A和B就是做了销售员不该做的事!
再到后来,C创下了200万台打印机的记录,至今无人打破,她在《我这样成功》一书中总结,自己的成功之道就是用最短的时间做更容易的事。
所以,先做容易的事,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兴趣,然后,把大目标分成一个个小的目标,一点点去突破实现,累积更多的经验和信心,就能积少成多,才能胜任更多的伟业。
当你写下自己的目标,就要开始在多个方案中,找出你能最直接执行的方法,并狠狠地执行,坚持到底,就能一步步向成功靠近。
作者简介:吴韦朋(V信:2875750253),自媒体人,草根站长,明日卓越网络推广总监,拥有5年网络建站+推广实战经验,至今已为上百家中小企业做网络推广服务。更多精彩干货内容,大家可以到公众号搜索“吴韦朋”去阅读。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欢迎推荐给你身边的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