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读书有意思的文章
超越与目标——读《哲学导论》第三章

超越与目标——读《哲学导论》第三章

作者: Li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6-07-11 20:00 被阅读212次

第三章 超越与目标

本章结构导图

一个勤于作哲学思考的人,面对当前的事物,总想刨根问底,追寻一个究竟。

这就涉及到“提问方式”。“主体-客体”结构 和 “人-世界”的提问/追问方式就不同。

前者是作为主体的人站在客体之外追问客体(即客观事物)的根底,追问的是:“外在的客体是什么”。而后者,是人处在世界万物之中体悟人如何与无穷无尽的万物融为一体,关注的是:“人怎样与世界融合为一”。

一、两种超越:纵向与横向

追问的方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纵向超越,另一种则是横向超越。

(一)纵向超越

由感性的东西到理解的东西的追问——纵向超越。常用在西方传统的概念哲学。

例如,(柏拉图主义时期)在柏拉图的《斐多篇》中,苏格拉底说他过去曾按照他的前辈们的方法考察事物,这种方法就是,为了说明某事物,就直接地指向别的事物,即在别的事物中寻找事物的根底。

再例如,西方传统哲学中的唯心论的概念哲学或形而上学都以“主体—客体”为前提,按照从感性中个别的、变化着的,有差异的、表面现象的、具体的东西追问到理性或理解中普遍的、不变的、同一的、本质性的、抽象的东西的纵深路线,达到对外在的客观事物之根底的把握。

再例如,西方近代哲学中的唯物论也以“主体-客体”关系式为前提,采用从感性到理性的追问方式。它认为,普遍性的、规律性的东西寓于个体的感性存在之中,这两方面的结合就是世界的本质和本根。

(二)横向超越

横向超越:西方现当代哲学已不满足于以主体-客体关系为前提的追问方式。它不主张停留于当前在场的东西之中,要求超越当前,超越到背后的未出场的东西。这“未出场的东西”和“当前在场的东西”一样是现实的事物,而不是什么抽象的永恒的本质或概念。概而言之,从在场的现实事物超越到不在场的(未出场的)现实事物。这种方式,其实就是以“天人合一”为前提的追问方式。

例如,你要了解“我这个人”,就不能死盯着我一个人看(在场的东西),而是要超越它,超越到背后那种种不在场的东西中去,比如说了解我的父母、我的祖辈、我的朋友、我周围的各种环境、我所受过的教育等等有形的、无形的、直接的、间接的、近的、远的各式各类的东西或因素。

(三)两者间的关系

“横向超越”并非与“纵向超越”对立。它只是认为,概念、普遍性并不是离开感性中的特殊性而独立存在的,所以“横向超越”中在场的和不在场的东西并不只是指“简单的个别东西”,也包括概念、普遍性等复杂的事物,是“理在事中”的事物。

换而言之,“从在场到不在场的”横向超越并不排斥“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纵向超越,它只是把这一过程纳入“横向超越”之内,认为通过这一认识过程,达到了对普遍性和“事理”的认识之后,还要更进而超越这在场的“事理”,进入不在场的“事理”。

概而言之,“横向超越”是对“纵向超越”的超越。

二、两种目标:相同与相通

(一)相同

“相同”,就是前面所说的“纵向超越”所要达到的抽象的同一性或普遍性概念。

然而,“世界上本来没有相同的东西”(尼采)。我们只能通过认识的抽象活动,撇开相异的方面,抽取其共同的、彼此相同之处,构成抽象的普遍性、共同性、同一性。

(二)相通

但,现实中并不存在这种抽象的相同性,现实的东西总是千差万别、彼此不同的。然而,彼此不同的东西又能互相沟通。这就是“相通”

生活中关于“相同’还是”相通“问题的争论与例子也很多。例如,

【我的手指被刀割破的疼痛】和【你的手指被刀割破的疼痛】是不可能完全相同的,即便是最亲密的人,也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你的痛感仍能牵动我的不忍之心,就好像我也在痛一样,这就是我和你之间的相通。

(三)原因与途径——内在的体验与外在的认识

目标与途径:内在体验或参与的方法,是以把握万物一体、古今相通为目标;而,外在的认识是以认识相同性、同一性为目标。

原因:同一性的抽象概念虽不是现实的,确是科学所需要的,是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只有通过思维,按照同一律,掌握科学规律,才能支配客体,使之为我所用。

相关文章

  • 超越与目标——读《哲学导论》第三章

    第三章 超越与目标 一个勤于作哲学思考的人,面对当前的事物,总想刨根问底,追寻一个究竟。 这就涉及到“提问方式”。...

  • 2017-09-17

    读《教育的哲学基础》‘’导论‘’有感 —...

  • 中国哲学史笔记(一)

    第一讲:导论 * 哲学与中国哲学 哲学与哲学史 * 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一. 哲学与中国哲学 * ...

  • 捍卫我们相信的东西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美]罗伯特·所罗门,凯思林·希金斯著 张卜天译 在回答大问题时,哲学的关键恰恰在于使我们超越...

  • 《哲学了没?》第一天

    从今天开始读这本《哲学了没?》,一周时间,读懂哲学! 星期一 DAY1导论,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定义、主题及探讨...

  • 我读《自卑与超越》,第三章 自卑感与优越感

    《自卑与超越》,第三章自卑感与优越感。 看到这里我越发的肯定早期的心理学家都是从哲学转行过来的~~~~ 对于自卑,...

  • 混沌大学~希腊哲学课程笔记

    一、古希腊哲学之古希腊文化与哲学 1.导论—古希腊文化与希腊哲学的渊源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整个文明的摇篮,哲学就是对...

  • 想怎样生活,想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

    这段时间有时间就在翻读《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里面开篇提出了“思考开了就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不思考就觉得无关...

  • 超越的途径——读《哲学导论》第四章

    第四章 两种超越的途径:思维与想象 一、概念界定 (一)两者的关联 旧形而上学按照纵深方向(纵向超越),追求抽象的...

  • 哲学导论

    001 什么是哲学,在人类的整个精神文化体系中,哲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论思维文化灵魂。 002 哲学的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超越与目标——读《哲学导论》第三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unk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