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写作人来说,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可以结识来自五湖四海的志趣相投的朋友,然后相约奔赴各地采风撰文。因为这个缘由,我有幸受淮安著名诗人、儒商仲晓君老师的邀请,在五月十八日来到淮安,开始为期两天的游玩采风活动。
刚到淮安,我就被那漫天飞舞的杨花给惊住了。呵,这是五月下雪的天呢。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杨花,回来后很自然地就写了篇关于杨花的散文诗。
中午,仲老师在他的公司盛情款待了我们。下午第一站他领我们去了总督河道部院,然后我们兴致勃勃地游览了清晏园。这座我国治水和漕运史上唯一保存完好的衙署园林,让我有种穿越古今的迷幻与眩晕(我有一篇专门写清晏园的散文)。
依依不舍地从园林出来,我们走过淮安护城河,来到苏皖边区政府旧址,这里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正好碰到一群小朋友正一个个举着获奖证书在拍照。往里走,我们看到对面墙上是《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的歌谱。马建华老师随即就着曲谱哼唱了起来,唱得人热血沸腾。
下一站,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在周恩来童年故居,陈家花园塾馆,周恩来伏案读书的蜡像栩栩如生。少年时代的周恩来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可见他的高瞻远瞩,人小志大!
在淮安采风真是长了知识。五月十九号上午,当我在江苏淮安古淮河国家湿地公园看到那座代表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的红桥时,我心潮澎湃起来。原来,中国的南方和北方是这么界定的。我的祖国,地大物博,无论南北,都是中华民族的根所在。
来淮安,不可能不来周恩来纪念馆。在这里,我们潜心走进伟人的生活点滴。我们怀着一颗敬仰之心,再次研读他的革命历程以及一生为共产主义事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关于伟人的诗文我一直不敢涉及,我害怕我的笔力不够,从而亵渎了那个伟大的灵魂。
参观完周恩来纪念馆,仲晓君老师驱车把我们带到了河下古镇。这里真是一个值得细细把玩的地方,因为历史的痕迹显而易见,让人产生一种穿越到古时的错觉。我们在一座叫“文楼”的地方用餐,这座文楼真是文人该来的地方。请看这副对联“文友文心文趣,宜酒宜诗宜茶。”(写古诗词的吴进荣老师说,上下联弄反了,所以,我以我的理解调整了一下。)更有趣的是,在一面高高的墙上写着这样的上联“大小姐上河下坐北朝南吃东西”,而该写下联的地方却空着,说是重金鼓励天下有才之士来对上这难对的下联呢。突然感到,玩文字游戏真是其乐无穷!
饭后,大家小憩片刻,开始话别。两天时间很快就要过去了,但因为这次的重逢,我们因文字而结成的友谊更加深厚了。
感谢仲晓君夫妇两天的辛苦陪伴、盛情款待,并以淮安特产相赠,让我实在感到受之有愧。
因为写作,我总在收获:领略不同的人文景观,学习文友各自独特的写作技巧,感受文友之间纯真美好的情谊。因为写作,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也充满了源源不断的对美的探索与希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