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课程的逻辑”观后感二十二

“课程的逻辑”观后感二十二

作者: 葛旻 | 来源:发表于2018-09-24 21:47 被阅读0次

        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围绕课程改革的问题,改革与反改革的声浪恐怕会持续改革的全过程。现在有人提倡“折衷主义”,说“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各执端。 应当说,冠名某些人“保守主义”是名副其实的,冠名“激进主义”却有些偏颇。从秉持改革是唯一出路的主张看来,正名为“改革主义”也许贴切一些。至于说“保守主义是激进主义的产物”,这是颠倒了因果关系的说法,是违背事实的。从事件发展的全过程来看,事实的真相恰恰不是“改革主义”产生了“保守主义”,而是“保守主义”引发了“改革主义”。一位日 本教育哲学家曾经说过迄今为止的教自思想可以归纳为三大教育思维方式一过 去主义哲学”、“现在主义哲学”、“未来主义哲学”。“过去主义哲学”一味沉迷于过去而不能与时俱进,“现在主义哲学”纠缠于眼前的困惑而只能左顾右盼,而“未来主义哲学’却要立足未来文化,市视过去与现在而又超越过去与现在。10未来主义教育思维正是发展教育事业、发展学校课程所需要的。

        教育现象千姿百态而又千变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可认识、不可驾驭。关于课程改革的大方向问题争论二十几年了,“素质教育”的概念已经约定俗成并且写进了刚刚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成为全社会认同的价值取向,还要没完没了地胡扯下去?应当说,结论是明明白白的。那就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不可调和的两种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是我国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教育部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和教师教育改革工程,就是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的信号。因此, 今日讨论的话题应当围绕素质教育实施的策略问题展开,不能老是回到几十年前论争的原点上纠缠不休。

相关文章

  • “课程的逻辑”观后感二十二

    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围绕课程改革的问题,改革与反改革的声浪恐怕会持续改革的全过程。现在有人提倡“折衷主义”...

  • 《课程的逻辑》(二十二)

    评价“有效教学”就是看是否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集中体现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逻辑。 一、有效...

  • “课程的逻辑”观后感五

    非常赞同钟老师所提到的“学习”本应该是一种循环式的发展的观点。学生在“学习”中的好坏我觉得是由两个条件决定的,一个...

  • “课程的逻辑”观后感八

    现在社会属于科技创新新时代,在这个科技时代,物理,化学,生物就显得尤为普遍与重要,它们有其自身的自立性科学性,而我...

  • “课程的逻辑”观后感十六

    格作(F. Grey)的课题解决过程与科南特(J.B Conant)的课题解决过租前者划分在“理解问题:收...

  • “课程的逻辑”观后感十七

    学习,原本就居混沌的综合的。“合科学习法”专章强调,仅单纯地.合科地抓取材料,用传统的他律性教育思想去处理...

  • “课程的逻辑”观后感十九

    合作性“学习活动”的形态可以用种种不同的方法构成。如何组织学习小组,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成果,让不同合作状态的...

  • “课程的逻辑”观后感二十

    建构主义学习论的基本特色可以归纳为如下儿点:同儿童个人世界的关联。学习者拥有各自的兴趣爱好、心理状态学习风格与能力...

  • “课程的逻辑”观后感十

    真实性情境是“研究性学习”的生命线。所谓“真实性情境”是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具有现实意义。倘若选题来自真...

  • “课程的逻辑”观后感十一

    深刻的教育来自学生自己深刻的体验。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已经不再是原有的灌输式的知识学习,而 是要让学生学会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程的逻辑”观后感二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bh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