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百贝💅世间语诗情放飞
读一篇作家的简洁朴素的文章

读一篇作家的简洁朴素的文章

作者: Mr_稻香老农 | 来源:发表于2020-04-09 09:10 被阅读0次

    我这人就是一个比较朴实无华的人,我写的不被一些高雅之士看好的不能算文章的东东,也一向是朴实无华的,不为别的,因为我喜欢。我认为这些才是能够蕴藏着真情实感的。

    这就是我特别喜欢读简书里像简书创作者网红作家蒋坤元老师等简友的文章的缘故。像这样的文章,简书里还是很多的,他们都跟作家一样,像一颗颗璀璨晶莹的星辰,傲娇地运行在那浩瀚无际的湛蓝的简村夜穹上,我仰首瞩目凝望着他们。

    就像作家的这篇文章《在冬日,和母亲们打柴谷》,写得多么简洁朴素,蕴含着多么深刻的思想内涵,不仅如此,而且满溢着清新醉人的泥土芬芳和那诱人的稻花清香。

    读着这样的文章,我不知为什么会想起辛稼轩的一些词句,如:“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等等。我想了想,倒不是作家写的情景跟辛稼轩的词一样,而是他们写的都是农村的情景,让我备感亲切啊。这是因为我也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浑身沾满了泥土的人。

    这篇文章写的就是母亲们跟男劳力不一样,男劳力(那个年代对参加劳动的人的一种称呼)要去开沟罱泥挑泥担,而母亲她们都是干女人干的轻松活儿,像打柴谷,用苏州的话讲就是白相白相,意思是像是玩耍一般。

    我记得我听吴侬软语说到这个白相时,那糯糯的能酥倒人的口音特别好听,觉得那就是天籁之音啊。哦,扯远了,我们来谈打柴谷。我不知道这个打柴谷是不是脱粒,从作家文章中看来不太像。

    那时农村打稻谷,刚开始还是很原始的,都是把有稻谷的稻禾秸子平摊在打谷场上,摊得比较厚,然后用牛拉碌碡在稻禾秸秆铺着的地毯上来回碾压,三四个回合下来,稻谷就落到打谷场上了,这就叫练场。

    后来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有了脱粒机和老虎头打谷机后,那牛拉碌碡练场的情景就一去不复返了。

    不过,不管用何种方法打谷子,那在稻谷秸秆上的稻谷都不是很容易脱粒得干干净净的,这样的稻柴草就临时堆起来,留待着冬日农闲时让妇女们去边唠嗑边打稻柴谷,我们苏北平原叫拣稻草,就是让妇女用手把剩余的稻谷搓抹下来。

    我们小时候还看见那稻柴草垛上和旁边,常常飞过来成千上万只麻雀,那可是黑压压一片啊,非常壮观。男女劳力对麻雀视而不见,他们跟牠们和平共处。

    作家写打稻柴谷时,写了一个有趣的情景,就是看到有些妇女(母亲除外)走路一拐一拐的。他不懂这是为什么,母亲告诉他说那是她们鞋子里藏有稻谷。作家写的这个情景才是他要表达的一种高尚的思想感情,让人读起来自然而然地跟着他的笔触走。

    他要表达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母亲告诉他以前她也带稻谷的,但父亲作为村管事的一向廉洁奉公两袖清风,他严厉地批评了母亲,母亲就不带稻谷了。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作家多么诚实,他不像有些喜欢撒谎的作家那样,他刻画母亲的形象时并没有忌讳母亲也曾带过稻谷的事实。

    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母亲虽然以前带过稻谷,但被父亲说了后就不带稻谷了。作家这种刻画人物形象,并不一味地刻画得如何高大上,也把人物已经改正的缺点写出来,这就让人感到特别真实,特别亲切。

    不仅如此,而且母亲对他说做人就要做鞋子里不带稻谷的人,做人要像阳澄湖中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清清白白,这就把文章的主题思想升华到一个崭新的崇高的境界,也把母亲的形象刻画得更加丰满和让人备感亲切了。母亲慈祥可亲的形象被作家刻画得惟妙惟肖,母亲栩栩如生地从文章中向我们走来了,向平凡而伟大的母亲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在读作家的这篇简洁朴素的文章时,要注意到作家的这一画龙点睛之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一篇作家的简洁朴素的文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vfq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