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值得再读一遍。
精选原则:这篇文章放在 2020 年还值得再读吗?值得,便可。
共精选 24 篇,前 17 篇与产品相关,后 7 篇则与思维、认知相关。文章简评也是 2018 年的,虽然有些现在看来忍不住想笑,但毕竟是当时的心境和思考,就保留了。
《谈谈用户画像》
作者:曹政
一个产品的运营定位,用户是谁,他们的属性是什么,他们的世界观是什么,他们的价值观是什么。他们的行为动机,消费决策的依据是什么,这些都是产品设计之前就要考虑清楚的。冯爷说过,不要用我以为,我观察身边的人,来做互联网产品的判定。中国的人群,真的是分了非常多的层次。甚至你用简单的标签也很难分拆出来,你说 95 后是个标签,但 95 后也存在泾渭分明的不同群体,你问我怎么分,我怎么知道,但我知道,肯定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乡镇;都存在差异。而即便同属于一类,北方和南方,通常也存在差异;教育背景差异,家庭背景差异,等等等等。大部分互联网从业者集中在一线城市,大部分互联网巨头的员工和负责人都是名校背景,精英阶层,这个问题一直存在,所以很多三四线城市的诉求往往被一些草根创业者所挖掘,所转化。我们一直认为,各个互联网巨头在虚心学习,互联网的理念也越来越普及,这种鸿沟会越来越小,世界越来越平,但现实,真的不是。
曹政大神的另几篇产品相关文章也值得一读:
《卫哲的 3+1 思考法--测量项目“靠谱程度”》
作者:霸王排队中
百思不厌的问题,特别适合在「这个想法不错,加进来吧」这种脑子热的时候停下来问一问:
- 1/3:需求从哪里来?目标客户是谁?
- 2/3:有多少人有这样的需求?这个需求紧迫吗?
- 3/3:他们的痛是什么?场景是什么(用产品之前/之后)?
- +1:解决之后在数据上会有什么表现?
《如何有效地报告 Bug》
作者:Simon Tatham
如何报告 Bug 是一门如何跟程序员沟通的学问。虽然提 Bug 无数,自己也总结过报告 Bug 的 好习惯,但跟这篇文章相比简直小巫见大巫。就不敲黑板画重点了,但值得反复提醒的一点是,要区分「与期望不符的结果」和 Bug 的区别,而且,天下没有没 Bug 的产品,不要因为有 Bug 而指责程序员。
延伸阅读:
《游戏化策划的反馈机制》
译者:极小光
游戏奖励机制的 SAPS 原则,了解一下:
- Status,等级:显而易见,各类游戏都有诸如青铜、白银、黄金和钻石的等级机制。
- Access,权限:给予用户一项参与公司提供的特别服务。例如,奖励最高级玩家参观公司的机会(应该没有玩家不想参观一下暴雪公司吧)。又或者,给重度网购用户购买优先权的机会。
- Power,能力:赋予玩家凌驾于其他玩家之上的能力,当然这个是在虚拟世界中的。
- Stuff,物品:物质奖励。只有当前三项的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才考虑再游戏化设计中加入这项奖励。当然,如果你有很棒的礼品和足够的预算,那么非常推荐这种方式。
延伸阅读:
《我们应该怎样使用开源软件》
作者:ThoughtWorks中国
总之,小心被坑,即便是产品经理自己去看哪些是可以拿开源项目来用的,最起码也要注意使用许可范围。
延伸阅读:《Emoji 有版权吗?》
《How to Figure Out if Your Product Actually Solves Problems》
作者:katie Cerar
找准真正的问题,比解决问题本身更重要。这点你我都懂,但是究竟花了多少功夫找准问题呢?怎样才能找准呢?可不是「让我们问问用户这是不是他们需要的吧」这么简单。
《What’s a Senior Product Manager’s job?》
作者:Blair Reeves
高级产品经理都做什么?十个不同的高级产品经理会有十个不同的答案。要我说,我也总结不来什么。讲起来也挺玄乎。没有对错,只有适合。不过,也不妨多看看别人的方法论。非常喜欢这个观点:
After years doing this job, I’ve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even if “product geniuses” really exist, I would still much prefer working with people who are just good, proven executors than “ideas people.” Too often, both in tech and broadly in society, it seems like ideas themselves are cherished as superior to bread-and-but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m. I think that’s a mistake.
延伸阅读:
- 《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
-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或产品负责人会可能忽视哪些实际上很重要的事?》
- 《Good Product Manager/Bad Product Manager》
- 《Technical Skills for Non-Technical Product Managers》
- 《Getting to “technical enough” as a product manager》
《Switching Cost》
作者:Clement Kao
更换一个产品是有成本的,也许是经济成本(比如从安卓手机换成 iPhone),也许是学习成本(比如从 Windows 换到 macOS),也许是关系成本(比如从微信换到子弹短信),也许是其中两个或三个的综合。
《Engaging in Product Debates》
作者:Sachin Rekhi
有协作就会有争论,而怎么争论,尤其是产品经理怎么跟开发、设计、运营等等同事友好争论,既是素质要求,又是能力提现。先不看作者观点,反思一下,自己对争论的态度是什么?很容易就想到:换位思考、努力客观、不卑不亢。不过,也不知道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究竟做到几分。有些时候不动脑子就开口了,也有些时候,怕丢脸,会在争论之前先来一番自我争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想达成什么目的?看过统计的数据了吗?逻辑说得通吗?调查过其他(尤其是竞品的)做法吗?还有 B 方案吗?如果不做会怎么样?反过来想想会怎么样?有时候争论是为了赢,但仔细回想一下不难发现,赢得争论只是二流乐趣,一流乐趣是在争论时通过不同的想法碰撞,得出更优解决方案,乃至恍然大悟(同时觉得此前方案多么不靠谱)。作者说,要争论,「First, seek to understand」。这句话好精妙,而且,重点不是「understand」,而是「Seek」,因为你能理解对方的观点,一定得先有理解对方为什么这么想的真诚意愿,而不是假装听一听。其次,当想法有分歧时,「Find 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也就是分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也许是我只考虑了把功能实现,而对方考虑的是兼容性?也许我考虑的是满足某个用户群需求而对方考虑的是所有用户群?最后,要注意措辞和语气,这点就不赘述了。
《Where Do Product Ideas Come From?》
作者:Lisa Zhu
产品点子哪里来?用户/客户的反馈?前沿技术趋势?竞品?产品数据?都是,但这么讲跟没说一样。作者的思路是,我们可以按照产品点子的三种不同类型来发散思维:① 微观类型,体现在 UI、文案、流程的优化,可以说是已有解决方案的体验升级;② 中等类型,体现在挖掘用户可能没意识到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③ 宏观类型,看新趋势、新技术,挖掘新市场,或者说,去拓展产品边界,哈哈哈(不禁想起王兴说的,大家都太关注边界,而忘了关注核心)。
《How to develop an eye for Design》
作者:Kathleen Warner
把一些优秀 App 的使用流程和 UI 逻辑做一下拆解,就能看到里面一些用户体验设计的细节,学以致用。在这点上,二爷的 App 分析方法也十分受用。
延伸阅读:《自学方法》
《Crafting The First Mile Of Product》
作者:Scott Belsky
假设你是 Instagram 的产品经理,你更希望新用户的第一步是看他们朋友发的图,还是他们自己发图?显然后者更佳,因为发图之后,用户更愿意回来(看看有没有人给自己点赞)。而要让新用户一来就愿意发图,作者认为你得让新用户愉悦、顺畅地走完产品的「第一公里」,并到达「The zone」。「第一公里」指的是用户安装 App 之后将经历的欢迎页、注册登录、指引说明、空状态等等。而进入「The zone」,指的是用户能不能搞清楚这三个问题:① 为什么要用这个产品?② 能达成什么目的?③ 接下来又该做什么?这方面,我觉得 Keep 就做得很好——① 我想减肥,所以我下载了 Keep(因为大家都说它有用);② 我希望在一个月内瘦 5 斤;③ 接下来我要找一个适合自己的运动和计划。「第一公里」和「The zone」决定了这个产品对我的价值印象分,也决定了 (To C 类)产品次日留存率的好坏。
延伸阅读:《Why Onboarding is the Most Crucial Part of Your Growth Strategy》
《Zero to Product/Market Fit (Presentation)》
作者:Andrew Chen
到底什么是 Product/Market Fit?产品没找到它的话,增长不增长是免谈的。
延伸阅读:
《On Writing Copy.》
作者:Cole Schafer
写长句容易,但短句更有力量。想起此前一本文案大神的观点——第一句话一点要吸引人。难。文中所说的 AIDA 原则也值得留意: 首先要抢夺注意力(Attention),其次要挑起兴趣(Interest),接着将兴趣转化为渴望(Desire),最后让他们有所行动(Action)。把这方法对比网红电商文章里看一看是否一致?
延伸阅读:
- 《How to Write Release Notes Your Users Will Actually Read》
- 《Learn How To Tell Legendary Stories Like Steve Jobs (In Just Six Minutes)》
- 《On Writing Product Specs》
《How I Grew Mint.com from Zero to 1 Million Users》
作者:Noan Cagan
Mint 这个记账理财产品,推出后六个月时间 100 万用户,怎么做到的?除了 Mint 产品本身够好之外,运营手法也是一绝。这篇文章就是它的运营总监的分享。恰好最近也有运营的苦恼,所以对我来说启发不少,包括如何权衡每个导流渠道(按导流难度和影响力来计算),如何拆解运营目标(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而是拆成几个月递增)。再有就是粗略估量的能力,在设定导流渠道时也必不可少。
《How to be Strategic》
作者:Julie Zhuo
到底什么是战略思维?怎样才能更有战略?来看看 Facebook 产品副总裁 Julie 分享的人人都能用上的战略思维。其实我还挺怕看这类文章的,因为即便看完,也往往沦为「空谈」。但作者是怎样分析自己遇到的瓶颈的,又是怎样思考的,就非常值得读了。
《Listening is The Job》
作者:Andrew Bosworth
信息太多,时间太少?是时候提升有用信息密度了。有用信息密度?嗯,我根据上面提及的「知识密度」瞎掰的,大意是,在相同时间单位内,哪个渠道带给你的有用信息更多?例如,进了两个微信群,群一八卦闲聊,群二深度探讨专业知识,那不难理解群二的有用信息密度更大。如果你理解这个想法,那么,这篇文章提及的几个方法就能帮助提升有用信息密度。比如,不能光伸手索取而不反馈信息,这样会削减分享者的热情,结果人家不分享了,你也失去了一个有用信息源。
《整个世界都是你的已知条件》
作者:老喻
最近在做一个小程序,不可避免地遇到数据计算问题,如用户量有多少,增长率又该如何……然而并没有可靠又全面的基础数据支撑(也许是我方法欠妥没有找到有用信息),所以只能估量。这个过程就让我极其困惑,真的只是估量啊,万一最后偏差太大,那可要坑一班兄弟的。基于这些估量出来的数据来做决策,讲真,让我毫无底气。但看了这篇文章提到的「费米估算」,方才舒了口气。
大多数人都不擅长跳脱完美主义和正确答案的束缚。而费米估算,就是帮助扭转这种旧思维的有效工具,在掌握八成或只有六成资讯时,就做出有所本的决策,甚至解决没有过往答案可循的问题。
我想我就是太要完美主义了,这才困惑其中。找数据支撑无非是为了减少不确定性,但要知道我们不可能拿到客观上完整的数据,所以,要敢于利用手边现有的有限信息及知识,推论出貌似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慌慌张张,不敢思考、判断、决策。就像标题说的,整个世界都是你的已知条件。 对我来说都升华成鸡汤了。
《Ideas That Changed My Life》
作者:Morgan Housel
我们总在寻求智慧,但是,当智慧到来,我们是不是又能理解和运用呢?作者 Morgan Housel 提到的几个改变他人生的几个 Ideas 就是这样的智慧。
《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getting the right answer》
作者:Daniel Lemire
You may think that by studying hard, by learning all the answers, you will get better at asking great questions. I am not sure it works. In fact, knowing too much can harm you. I would take a B student who has fresh questions as a Ph.D. student over a typical overeager A+ student who frets about getting everything right.
如题,提出正确的问题,比得到正确的答案更重要。
延伸阅读:
《The Surprising Power of The Long Game》
作者:Farnam Street
大多数人都难以抵抗眼前的诱惑,而那些懂得延后即时满足感,愿意放长线钓大鱼的人往往赚得金箔满盆。这样的总结似乎有些俗气,但就是这样子。
延伸阅读:
《Mental Models》
作者:Slava Akhmechet
从生产效率到沟通、产品设计、决策等方面心智模型的汇总。每一条拎出来都能是大文章。作者会不定期添加新的模型进来,可以收藏着慢慢看。
《The Problem With Problems》
作者:Thomas Petersen
问题的背后总会隐藏着你意想不到的问题。因为 Functional fixedness(功能固着心理)的倾向性,我们又很难解决这些隐藏性问题。或者说,对已有经验的依赖,会限制我们用更创新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更可怕的是,通常,这些问题都要经过长时间的经历才能被暴露出来:
Not all problems are even instantly recognizable. Instead, they only reveal themselves over time or through years of experience. This also means that many of these problems require a certain age and experience to even notice let alone understand. Perhaps this is one of the reasons why the average age of a founder is 38 and with 16 years of working experience behind him.
《How to teach yourself hard things》
作者:Julia Evans
作者关于自学 Hard things(实在不知道该怎么翻译「Hard things」)的方法:① 一定要明确自己不明白的知识点是什么(如果要好多个不明白,那就辨别出最重要的那个);② 对自己明白的知识点抱有信心(97% 确认跟 100% 确认是两码事);③ 将不明白的知识点转化为具体的问题并提问(向谁提问、怎么提问,又是一门学问);④ 做调查(至少,要学会怎样高效使用 Google 吧)。另外,遇到困惑点就意味着自己又可以学点东西的乐观心态也很重要。那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