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住一座城市,有时是因为对美食,舌尖上的记忆。
一大早天还没亮,街头的小摊就一个个摆起了,摊主的脸庞笼罩在热气袅袅·“嘿----“一把粉细细长长地下到锅底,盖上盖子,煲汤的香味都遮不住,惹的直让人流口水。将米粉放进纸盒里,撒上佐料,酸菜,行人们就站在街头,端着一碗热腾腾的米粉吃了起来。清晨吃上一份美美的早餐,一天就开始了。
在小城的街头小巷有一家店开了好几年。这个店藏得颇深,不是我告诉你,一般人绝对找不到------本人闲适之时,随便晃悠,却瞧见一店的门匾上刻五个大字楷书:一碗牛肉面。莫名起兴,踏进店门,门内的中央上题这一首打油诗:茶馆酒楼万万间,面饭小食处处鲜,要问哪家是最爱,人人都说此一间。蓦然觉得店主也是文雅之人,私下一问是四川人,小店开了也是多年,店主戴着眼镜,俨然是个老教授,一家人平常上班,老教授忙的时候就叫上小儿子来店里帮忙。说话间,老教授摘下眼镜擦了擦又戴上,双手在身上的褶皱的围裙擦擦,内敛腼腆地笑笑说赶紧坐,坐,想吃什么面?
周边的人们往往隔几天就会来吃上一碗面,店里的伙计忙忙碌碌,人们在寒冷的天里吃上这样一碗热腾腾的面,心里也是惬意。
面已上桌,面条十分劲道,上面撒着葱花,香菜,酸菜,碎牛肉,一层一层的铺在上面,味道就散出来了。辣椒是自家种的也是十分干净,说到辣椒,要将红辣椒摘了用竹筐装起来,挂在门檐上,晒它个几天,然后再用棒头打一打,拍―拍,将红辣椒翻个顶朝天,然后再准备一口大锅,起火,清炒。进了厨房就是一股辣椒的香味扑鼻而来,不禁让人十分兴奋。炸出来的油也是又辣又香。这时候下面条要煮开水,放面条切忌太快,只―会云中有雾,雾中有云了。再将面条放进温水里浸泡一下,方能将其捞出。
旁边不知什么时候进来了一个壮汉,大喊一声,老板,来碗面!厨房内回了一句,好嘞!只不一小会,就从里屋热腾腾的端上一碗面,吆喝道:面来喽,―您慢用!壮汉稀溜溜地将面条吃完,不禁感慨"在这里待这么多年了,好久没吃到这么正宗的面了,真是让人想家啊"我问,你不回去吗?壮汉注意到我说话,眼里带着难言之情,"以前啊,家里穷,没钱上学,早早就到这边来打工,现在我一家老小都在这个城市十几年了,我家就在这,不是不想回去。”
他顿了下说家里已经是物是人非,这里也有工作有孩子,不回去了。又看着我,突然咦了声,说"孩子啊,就要好好读书,考上好大学不用那么累给工厂打工。没学历的人,就是出的体力活。你们现在的生活都变好了,以前的人穷啊。”
我沉默起来,这话我听的不少,只是人心底处处是围城,做什么都尽力而为不让自己后悔才是对的。
后来我去的次数多了,看到过一些人和事。有―次,我突然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人站在外面犹豫着进来,这时天空已是滴了小雨。看着他那个样子,店主的小儿子神色有点不好,却也没说什么也没去理会。看到过很多新闻,曾经说过有一些清洁工人想吃饭,店里的服务员却却一脸嫌弃不愿意让他们进店,她们就抱着吃的坐在外面吃。
难道今天也会这样吗?
那个人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我走过去说站着冷,你坐吧。他连忙摇摇头摆摆手说,不了,不了,怕弄脏了座位。面上很不好意思。我也不再强求,就让他站着。
这个时候门啪嗒开了,老人从外面走了进来,里面的人喊了一声,爸!你怎么来了!老人注意到了那个人,又看见他就骂道:混账小子,这么冷的天怎么就让客人站着,快给人家端碗热面!那人连忙摆了摆手说不用了不用,没有钱。老教授拉他坐下,说都是这一片的人吃碗面没什么!那人也不敢坐,说怕把店里弄脏,两个人推推搡搡你让我也让谁也坐不下,去,老教授就说:你这要是不坐,就是不给我面子!又对着里面喊赶紧上面!儿子磨磨蹭蹭地―脸不悦把面条端过来,老人骂道:那么慢干嘛!面端上来,老人和那人亲热地攀谈了起来,走的时候死活不愿意收钱,说是下次吧下次吧。
那人后来偷偷的把钱压在了桌子底下,皱皱巴巴地一角五角的数张纸钱。
一碗牛肉面,承载了多少人对这个城市,对这个地方的记忆,有时你出去走一走,会发现在大街小巷,往往有些开了很久很久的老店,是藏在小巷里或者街尾的,它们也许并没有多少人光临,却都是一些常来的老客。真正的老店,大家喜爱常去的店,也许并不是朋友圈里刷爆的网红店,排着队等那么久并不一定就是好的。能一直让你流连忘返,真正能记在你心里,能让你感到温情的地方,说不定才是最珍贵,最值得你去珍惜的。
说来惭愧,这是我对故土唯一的记忆了,不过短短三年,故土的一切都渐渐远去了。眼看就要回去了,莫名就想到了这家店,也不知道还在不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