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于苗族而言,因信仰自然宗教,崇尚原始力量,其图腾丰富而不单一。如蝴蝶、枫木、神犬、天牛等,与其民族的起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皆为民族图腾。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上古神兽,炎黄部落的图腾,竟然也受到了苗族人的青睐,成为其民族图腾之一,如今仍崇拜不已。
接龙入室,祈祷家财兴旺,是湘黔鄂地区苗家人的盛大民俗活动。也为苗族最为古老的传统祭祀活动之一,常在夏历九月到十一月之间进行。
如何接龙?
“接龙”仪式,在苗民心中极为隆重,必须请苗寨中资历和巫术极为高深的老司做法事,方可成功。
除此之外,想接龙入室的主家,还必须请母舅前来,由母舅代表主家去请龙神,寨中族人则都来帮衬,一同参与仪式。主家的母舅来时,主人须到村口迎接,用茶盘奉上酒两碗,包封一个。母舅则必须将酒悉数喝完,再随众人一同到主人家举行接龙。
母舅到家,苗家的老司穿上红色的法衣,便开始做法,两人皆一手摇铜铃,一敲竹槽,口念敬龙词,唱敬龙歌,边歌边舞。
如此,法事一直进行到中午时分,其中一名老司带领母舅和主妇前去“接龙”。主妇须盛装,头戴银冠,身穿绣花衣裙,作为“龙女”。同去的女性亦须盛装,孕妇忌往。
出了寨门,老司带领“接龙”队伍来到离寨三四里路的“龙泉”或“龙溪”处。此时,老司开始念《请龙词》和唱《接龙歌》,亦是边歌边舞,并将早已准备妥当的银壶装满“龙水”,如此便表示接到了龙神。
一番仪式之后,老司将“龙水”交“龙女”带上,在鼓乐鞭炮声中转回。
苗寨之中,在家的苗族男子会各拿纸钱和敬神香,由另一老司带领到村口迎接。“接龙”队伍到门口时,老司要行“请五龙”仪式,而后“接龙”户主在堂屋内朝门外三跪九拜,从而接龙入室。
到此,仪式暂时告一段落。与其他苗族的祭祀不同的是,母舅和客人不会留下来,与主家一起享用祭祀的祭品,而是各自回家。
来日(一般为第二天),老司回到主家,在堂屋内事先挖好的一小坑中,起念《安龙词》,和“龙女”一起将“龙水”倒入安在坑内的花瓷碗里,内放白银、朱砂、金粉、白酒、大米、小米等物,用一瓷碗覆盖,再用岩板压上,岩板上放一卵石,称为“龙室”。
随后,老司摇铃念咒,主人家不分男女老幼(除了孕妇和来月事的女性),绕“龙室”走三周,寨中人燃放鞭炮,礼毕。老司用土将龙室掩上,仅露卵石上端在外,以为标记。
两天下来,接龙入室的祭祀活动结束,请龙神的主家人,将得到神的庇佑,越来越家殷财厚,自然不在话下……
PS:苗家传统的祭祀活动,由于千百年的发展和不同地域的演化,已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接龙入室,苗疆不少地方如今仍然年年举行,只不过各有差异罢了。
网友评论